标题 |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内容传承 |
范文 | 刘永平 刘丽梅 关键词:艺术类欣赏课的重要性 ? 搏克的由来 ? 上身结构 ? 下身结构 ? 制作过程 ? 承載民族情结 将民族文化作为艺术类欣赏列入到本科院校艺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着力于质量提升与特色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核心和必然选择。如何立足本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理解并发扬其中的文化特质,并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搏克”的由来 中国蒙古式摔跤被称为“搏克”。在蒙语中,“搏克”一词代表着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又有“攻不破、摔不倒、持久永恒”的深层含义。“蒙古搏克”历史悠久,作为一种文明现象渊源流长,早在13世纪既已盛行于北方草原。搏克、赛马、射箭,自古被称作蒙古族人民“男儿三艺”。现在不论是草原盛会那达慕还是祭敖包,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赛事主项,并于2010年被列入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不说扣人心弦的精湛对决,只看那艳丽威武的跤服就已经令初到草原的游客为之倾倒。 蒙古族服饰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沉淀与智慧的象征,蓝天白云、绿草红衣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和谐画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是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既源流分明,又不断融入新的源泉,生出新的生命。正因为有继承,有发展,有创造,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多姿多彩,欣赏到文化多样性的枝繁叶茂。 一、服装结构 (一)上身 1.“召德格”,蒙古语,指牛皮制的短坎肩,穿着时袒露胸部。后背正中心镶嵌一块银制或铜质圆镜,上面镌刻着吉祥图案或跤手的名字,全身镶嵌或128颗、或256颗、或512颗银质或铜质铆钉。具体镶嵌多少颗视比赛规模的大小和参加比赛的摔跤手的人数而定,一般以256颗居多,代表有256位跤手参加比赛。这256颗铆钉通常会分布在领围60颗左右,腋下两边各60-70颗,袖边两端分别分布30-40颗,其余全部均匀分布在背部铜镜周围和坎肩下摆处。制作“召德格”所用的皮革为草原特制上等香牛皮,具有结实、耐用、装饰性等特点。 2.“将嘎”,蒙古语,指跤手脖子上戴的项圈。项圈上系着色彩鲜艳的七彩绸缎,颜色通常为:红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和橙色。其中红色代表太阳与火,蒙古族崇尚火,认为火是上苍赐予蒙古族的神物;蓝色代表蓝天、绿色代表草原一望无际的碧绿。蒙古族人忌讳黑色,他们认为黑色是逝者的颜色,所以通常黑色是不会出现在吉祥的物品当中的。将嘎所系的数量可不是为了好看想系多少就可以系多少的,凡是将嘎选手必须是在一定规模的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是摔跤手荣誉的象征。蒙古族人崇尚单数,1、3、5、7、9、13、17、19等等被寓意为吉祥数字,因此在配饰数量上无处不在的体现着吉祥的单数。 3.“离微勒”,蒙古语,指跤手腰间系的三色绸缎围布。蓝色在最上边,代表天空;绿色在最下边,代表草原;这两种颜色和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中间可以根据跤服主人的喜好选择红色或黄色,黄色象征吉祥,红色代表火,象征着光明。蒙古族人民崇拜火神,每年腊月二十三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火仪式。 (二)下身 1.“班思勒”,蒙古语,指肥大宽阔的白色摔跤裤,所使用的面料通常为白色丝绸。丝绸织物密度大,结实且透气性好。宽大的跤裤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在身上,也适应运动特点,使对手不宜使用缠腿动作。套裤,蒙汉语皆称套裤,是指裹在膝盖上的布,一般用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而成。边缘绣以蒙古族特有的犄纹、卷草、卷云纹、万字纹等,也有的中间绣自己或家乡名字的蒙古文字,色彩鲜艳且图案绚丽。 2.蒙古靴。跤手足蹬蒙古靴或长筒马靴,这样装扮起来的摔跤手光彩夺目、威武雄壮。坚固的皮靴既能使跤手倒地得以缓存,又能避免足踝受伤。因而,尽管摔跤是一项对抗直接性竞技运动,却鲜有选手意外受伤。蒙古靴纹样大方庄重,服装各部分搭配恰当、浑然一体、挺拔威武,极具民族特色。常用的有卷云、盘肠、花鬘等具有吉祥寓意等花纹。 二、制作过程 量体——选料——坎肩——将嘎——腰带——大跤裤 (一)量体 由于自然人体与标准人体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不能直接套用现成的服装号型标准,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体型,实际测量就更为必要。通过测量,直接获取人体各个部位的数据,并对被测者的体型特征有了理性的把握,才能在制图中作有目的的结构调整,保证制作出的服装适合人体。搏克手的体型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为了既能在比赛中发挥出选手正常水平又能保护搏克手,量体裁衣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跤服需要实际测量的部位有: (1)坎肩长——由侧颈点经过肩胛凸点,向下测量至所需长度。 (2)胸围——以乳点为基点,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 (3)腰围——在腰部最凹处,用皮尺水平围量一周。 (4)肩宽——从左肩端点经过第七颈椎点,测量至右肩端点的距离。 (5)裤长——从腰节线向下量至所需裤长。 (6)裤口——由脚踝处水平测量一周放量至所需裤口宽。 (7)上裆——被测者取坐姿,从腰节线量至蹬面距离。 (二)选料 坎肩:选用上好的香牛皮,表面光洁无瑕疵,薄厚均匀。结实且韧性好,以对折后再展开不留折痕为上品。 将嘎:各色绸缎。 腰带:选用上等牛皮。 大跤裤:白色绸缎。 套裤:结实的布料或绒布。 蒙古靴:选用上等牛皮。 (三)坎肩的制作过程 1、打板:依照坎肩各部位尺寸制图。 2、画皮:用白色油性笔将板图复制在香牛皮上。 3、裁皮:用剪刀依照板图裁好各部位。 4、裁肩部、腋下、袖边、底边贴条:形状详见坎肩制图,宽度为5cm--8cm左右。 5、标出泡钉位置:用白色油性笔将要打的或128颗、或256颗、或512颗银质或铜质铆钉标出具体位置。一般以256颗居多,代表有256位跤手参加比赛。 6、沿肩部、袖根部贴条边:裁5cm的红色薄皮革边,其中外部和里部分别留2cm ,中间皮子厚度用1cm,将肩部、袖根部贴条沿边,沿边所用粘合材料选用工业胶或鱼珠胶都可以。 7、打泡钉:先在皮子上打眼,然后将泡钉穿过皮子,把穿透后留下的钉子根部安装好金属垫圈,再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掰开,用锥子固定。 8、备线:选用结实的粗渔线,大致规划好所有用量的长度。 9、缝贴边:将已经打好泡钉并沿好边的肩部、腋下、袖根部、底边贴边缝制在坎肩上。 10、钉穿带:将穿带(俗称裤鼻)缝在坎肩底边,分布要均匀,以备穿腰带。 11、安装背部铜(银)镜:将錾刻有跤手姓名或跤手家乡名字的大圆铜镜安装在坎肩后背正中央,经济条件好的跤手选用银质圆镜,比较奢侈,效果非常吸睛。 12、附里子:裁里子板,选用结实的帆布作为里料。 13、缝边:裁同等长度、宽5cm的黑色薄皮革,将坎肩的肩部、腋下、底边全部缝边。 14、将袖子卷筒缝边:裁同等袖围长度、宽5cm的黑色薄皮革,将袖子底边全部缝边。 15、成型。 (四)大跤裤制作过程 1、打板:依照大跤裤各部位尺寸制图。 2、裁布料:依照板图裁剪面料。 3、合侧缝:将裤子前后片合缝。 4、合裆:将前后裆合缝。 5、沿裤腰边、装橡筋:3~5道橡筋。 6、沿裤口边、装橡筋:3~5道橡筋。 (五)套裤制作过程 1、打板:依照套裤各部位尺寸制图。 2、裁面料和里料:依照板图裁剪面料、里料。 3、拼贴花边及图案:边缘绣以蒙古族特有的犄纹、卷草、卷云纹、万字纹等,也有的中间绣自己或家乡名字的蒙古文字,色彩鲜艳,图案绚丽。 4、合面料侧缝、里料侧缝:将面料、里料侧缝分别缝合。 5、缝合底边。 6、缝制系带:缝制两条长约30cm、宽1cm的系带,固定在套裤的后侧顶、底两端,以备挽系。 三、着装禁忌 在蒙古人心目中,蒙古族服装服饰是神圣的。在穿蒙古袍时要头戴蒙古帽,脚穿蒙古靴子,扎腰带,这样全套穿着才叫美观整齐,合乎礼节。讲究不能歪戴帽子,那样不吉利。蒙古族刺绣的花纹图案讲究不用黑色;蒙古族数字讲究单数为吉祥数字。蒙古族人穿衣服时有很多禁忌,视服装衣帽为神圣的文化符号,对衣物有着尊重的礼仪,尤其是帽子、袍子和腰带。帽子不能隨便乱放,不能跨踩,不能反戴,不能同时戴两顶帽子,互相不能换戴帽子,不能将帽子送人,帽子不戴的时候要放在高处,不能落在别人家,不吉利。叠衣服时衣领朝北,不能朝南。忌讳在长者面前敞怀露胸。缝衣服是忌讳留线头。将腰带视为人的附神,不能随意乱扔,不得随意踩踏,不能借给别人,不清洗。衣领不能踩踏。蒙古族衣服不穿时要叠好放置整齐,切不可乱丢乱堆。叠衣服的程序也是有顺序和讲究的,尤其是年长者,对叠放袍子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习俗彰显了蒙古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固守和传承。 四、结语 蒙古民族喜欢摔跤,善于摔跤,也崇尚摔跤,优秀的跤手成为备受草原人民赞誉的英雄。马背民族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以搏克自娱自乐,无论是搏克服饰的造型特点还是制作工艺,无不体现出蒙古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民族服饰带给艺术类学生无尽的灵感源泉,如何将蒙古族各部落典型服饰特征运用到时装的设计课程中,在传承与创新中如何把握设计元素,是设计师们唯美设计的永恒追求。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依托。如何利用有效手段将传统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教学形式传播,一直以来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努力尝试的目的与方向。建立民族文化资源库就是构筑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平台,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共同传承支脉,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和课程改革特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塑造优质教育品牌。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体育、艺术专项课题“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本科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传承与开发”成果,课题编号:NGHYS201851;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一般课题“民族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有效利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SZY1813。作者简介:[1]刘永平,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2]刘丽梅,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