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策略探析
范文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部提高了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学校也积极开展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开展,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思想道德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性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实践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應用,具体分析了如何促进实践性教学应用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上。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策略探析

    教育部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们积极地改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据有关的研究表明,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小学生公民核心素养的效果。只有经历了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让小学生真正地认识社会,增强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健康快乐地成长。道德与法治需要教学的理论与学生的实践有效地结合,才能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高作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教学的实际,对小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活动,实践性教学是指相对于教材的理论知识学习,更侧重于实验、设计、调查等活动,目的是让小学生获得理性的知识,掌握技巧,技能,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激活和提升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健康成长。

    一、 当前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现状

    就目前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堂上,一些教师们一直坚持传统的道德法治授课模式,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这些教师的道德法治课堂上,教师们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面讲述相关的课本教材中的知识,丝毫不顾及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们过于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深入探析,也忽略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教学影响,因此使得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兴趣提不起来,不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授课的效率,也增加了教师们的授课压力,不利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

    二、 实践性教学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应用的意义

    当下面对着的是高速发展着的信息化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构成的社会,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就会受到其他的价值观的影响,小学生一旦接受了错误的价值观,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行为,且这种价值观已经形成,就很难发生改变,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就不能有效地进展。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它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对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再到基本实践能力的形成再到创新精神的塑造”,实践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自主探索学习模式、能力塑造与培养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环境氛围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师通过实践性的教学,可以及时地引导小学生,使小学生的行为受到及时的制约,提高小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教学做统一”是中国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所谓的教学做统一,就是将教育学习和实践进行结合,重视起社会教育、生活教育,由此得知,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们通过采用实践性的道德与法治的授课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社会,热爱生命,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将小学生逐渐地培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爱心的上进少年,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自身健康快乐地发展。

    三、 实践性教学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

    (一)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在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程中,生活和实践密不可分,生活就是小学生实践的一部分,“教育的根本就是在于生活之变”,这是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大体意思就是说让学生在生活的变化实践中,去领会教育的本质。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生活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让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社会实践当中来,让小学生自主地发展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在课堂上将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来。例如,在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安全护我成长的课题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就可以让学生布置课外实践的作业,让小学生在家长的培养下自主地观察生活的安全知识的特征。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公交汽车、坐电梯、户外运动等方式,来仔细地观察询问这些存在于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学习到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加强了小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小学生应该重视起自身的生命安全,热爱生命。

    (二)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第一单元中,关于小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本单元中,《我们爱整洁》《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等课文,都对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活动中来。例如,教师们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桌面、整理衣物,达到小学生讲卫生的标准;让小学生积极地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其他任务安排,帮助小学生克服做事马马虎虎的问题……这些活动,都属于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师们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认知,提高小学生的协调性,锻炼了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的公共意识

    在一些公共场所中,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们在将实践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时,可以适当在一些公共场所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中对《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等教材课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师们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在路过一些公共场所的时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导小学生轻声细语地走过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自觉地维护公共场所的设备。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实际的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学生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教师们通过这些将道德与法治实践性的例子,更好地提高了自身课堂授课的效率,在将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当中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化进展。

    (四)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前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大数据时代也悄然来临,面对这种情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本也对小學生的正确使用互联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四年级上册的信息万花筒单元中,《健康看电视》《网络新世界》《正确认识广告》等课文,教导学生不要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教师们要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带给学生的便利,关注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充当小学生的良师益友。网络是把双刃剑,教师们要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授课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吸取的正确通道,不要受到其他错误信息的影响,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迷恋互联网的时间太长,否则对小学生的视力以及思维敏捷能力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教师们要积极地创设相关的教学场景

    据研究表明,教师们要想将实践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带到课堂当中来,就离不开教师们开设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情境,在三年级的安全护我成长课题中,《生命最宝贵》《安全记心上》等课文,要求小学生在生活中,要时时刻刻地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例如,在小学生的自救自护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就可以帮助学生创设出相应的生活背景,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课堂问题,如在生活中自己受到过什么样的伤害?如何有效地去解决这些伤害?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活跃了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活跃度,激发了小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小学生便纷纷地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当中来,通过列举自己在生活中被烫伤、抓伤等等的多个角度来积极地回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面对这一现象,在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这些伤害,增强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同……通过创设出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情境,实践教学增强了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四、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实践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生活中的内容与道德与法治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思考和更新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知识,同时,小学生能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来了解生活,将两者之间进行很好地结合,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践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帮助小学生获得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认同,用正确的方式来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学生在将来的生活学习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教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2]顾为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20(9).

    [3]杜欣垣.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学生道德水平[J].教育观察,2018(18).

    [4]林秋兰.激活“道德与法治”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

    作者简介:

    诸葛育敏,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