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提升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范文

    摘 要: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初中物理考试中计算题是主要综合类题型之一,除了考查学生是否充分了解初中物理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物理综合能力。近年来,在初中物理试卷中计算题占据重要的分数比例,所以计算题解题是影响学生解题效率的重要因素,必须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基于此,文章详细介绍了提升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策略

    在初中阶段,与其他学科相比之下,初中物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化、复杂化、生活化,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感觉吃力,尤其是解答物理计算题时,容易出错,但计算题是历年来中考物理科目中一个重点题型。因此,为了可以让学生在中考中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计算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 采用梯度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都害怕做物理计算题,容易形成恐惧和焦虑的不良心理,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这样就容易降低计算题的教学水平。而梯度分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考虑每个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可以从解答计算题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分解问题的难度,将大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小的问题,慢慢的加大问题难度,可以尝试着多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主动解答问题。

    (一)就教学梯度分层来讲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的例题来分析讲解,学生可以从教师精心选择的例题讲解中,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在下次碰到相同类型的问题时,迅速的想出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计算题“甲灯和乙灯分别标有字样‘6V 3W和‘9V 6W,若将两个灯串联接进电路,求解两点允许增加的最大电压。”对于该题,教师可以将以小组的形式来探讨,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着改编这道题目,将其分解成很多梯度不大的问题。比如:“如果甲灯发光正常,求解电流。”“如果乙灯发光正常,求解电流。”“将甲灯和乙灯接进电路后,对电路两边电压连续扩大,最先烧坏的是甲灯还是乙灯?”“将甲灯和乙灯串联接进电路,求解两点允许增加的最大电压?”在小组探讨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感受到题目难度越来越难,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使学生掌握解答计算题的方法,培养解题思维。

    (二)就作业梯度分层来讲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实施梯度分层教学,也可以实施梯度分层课后作业。为学生合理布置难度和题量都适合的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尽量多选择题目,在相同类型的题目中选择适宜的计算题来改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而且可以緩解课余压力。比如:对“密度”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题目“将质量108g的铝制作成50cm3的球,那么请问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教师布置给学生完成时,要求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成不同层次: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求他们采用一种解题方式将题目解答出来;对于层次中等的学生,要求他们采用两种解题方式将题目求解出来;对于层次高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要求出本道题目,也要再提问“如果这个球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求出水的质量。”这种分层的教学,不仅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去动手解题,而且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从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 加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力,引导学生知识应用

    与其他课程相比,物理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多。学生可以将日常生活中了解的知识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解决物理计算题,所以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必须要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多应用教材知识,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计算题的一些小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估算题,例如“人在跳绳的过程中身体做功消耗的能量是多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在体育课上跳绳时,关注一下同学每次跳绳的高度,再结合自身的体重来创设相应的模板,再结合公式计算跳绳中人体消耗的能量。例如:要估算人体的体积?我们可以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体重和人体的密度,利用公式就可以轻松得出结果。此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更加准确把握知识的各个重难点,而且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但不能解释的问题。

    三、 正确使用物理公式,培养学生的解题和表达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涉及大量的计算题,一般都可以在知识学习中简单的套用物理公式,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解答计算题,鼓励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中经常使用的物理量单位以及物理公式等等。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了解物理计算题的常规格式以及物理量等等,进而避免解题错误。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该要求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可以及时改正自己错误的想法,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密度”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实验室需要购买8kg的酒精,用9.0L的容器可以装下吗?”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问题后,继续向学生追问“4.5L的容器可以装下的酒精有多少kg?”该问题既可以实现一题多解的目标,又能够让学生对密度的公式,以及密度的变形公式进行灵活的应用。利用此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在解答完问题后,可以举一反三,这样必定可以加强学生对公式的利用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四、 充分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解题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在教学中为了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题解题能力,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解题的热情,使他们对物理课程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一,在进行解题训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从不同的角度认真分析题干,理顺清楚问题的实质。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口头表达的方法来分析题干,时间长了学生就可以在读和说中掌握题干中重要的信息。第二,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其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置学习任务,而且针对学生开展分层训练。比如:对“杠杆”进行讲解时,教师提前准备两块石头和一根木棍,石头应该选择轻重不同的,要求学生举起重量小的石头,这时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地举起,但是对于重量重的石头,学生想要举起来,是非常吃力的。但是如果教师将重量小的石头作为支点,将重的石头放在木棍的另外一边,这样轻轻压着石头的另一端,就可以马上抬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工具有很多,比如:老虎钳以及筷子等等,这些都运用杠杆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以提高学习效率。

    五、 加强审题能力训练

    物理计算题往往都有特定的情境,其要求学生可以将题目中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鉴别物理条件,明确物理场景以及研究对象,发现物理现象变化中的一般规律,直至将问题解决。在很多情况下,以往的训练直接将简化后的物理情境给出来,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学生不能准确识别物理场景以及物理现象,也不能有效处理物理问题。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第一,说题法。以往的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很少独立思考。“学生说题法”是指让学生可以通过说话的方法将自己对计算题中包含的物理规律以及已知条件等等分析表达出来。“学生说题法”提出学生应该确定题目中创设的物理过程以及物理情景,这样可以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让学生自己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可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过渡到主动学习。此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强化知识迁移,让学生可以优化整合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在训练强度达到某个高度时,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计算题,这样就可以实现审题的教学目标。第二,图解法。图解法是在读题的同时画图,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以及场景等等画出来。从文字信息到示意圖,其思想跨度相当大,重点在于很多学生自己不知道怎样画图。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采用示意图画法,尽可能将思维障碍全部消除,此过程教师不可以代替,而对于复杂的题目,只是依赖学生来思考,即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可以准确解答出来。所以草稿纸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将已知数据或者已知信息写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已知条件,便于发现方法,清楚理顺思路。比如:就电学计算题来讲,包含很多数据,题目变量相当大,采用图解法分析串联或者并联,清楚标注数据,对单位进行统一,这样可以获得明显的效果。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初中生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方法多样化,必须要引起注意的是,采用任何方法,都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制定教学方式,保证可以在培养学生计算题解题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莉.提升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8-10.

    [2]刘日红.微课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探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

    [3]陈锦鸿.提高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策略[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3):330-332.

    [4]王洪安.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七法[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2(10):48-49.

    作者简介:

    陈旭,江苏省常熟市,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7: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