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契机的把握策略
范文

    陈建峰

    

    

    

    摘要:纵观地理课堂,在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教师对教学契机的生成仍把握不足。究其原因,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够;对学生学习的信任不够;判断把握契机的方法策略不足。学生表现有被动学习明显;学习方法和能力欠缺;在课堂中缺乏人性关怀。要改变上述情形,需深化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落实新课程教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教学契机的生成成为教学的常态化。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契机;把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27-2

    教学契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时机。教学契机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学资源,隐藏着无穷的教学价值。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把握学生的错误契机,让教学走向生态

    每位学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体验、情感参与课堂活动中,难免在课堂上出错,出错正是学生的一种真实经历,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要智慧地把握住学生的错误契机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产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

    以“热力环流”教学为例。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热力环流图(合作完成)。

    2.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凸凹方向有何关系?(在图中画出)

    3.比较A、A′、B、B′四点的气压高低。

    典型错误举例

    错误1:等压面的凹凸方向画错。

    错误2:学生普遍得出A′>A、A′>B′、B>B′、B>A

    分析:错误1是学生自我认为等压面上的气压与该地气压要相反。绝大部分同学的正确画法是照搬书本的。错误2可以说几乎全体学生认为气压为高则气压大,气压为低则气压小。

    排误:你们认为气压高则为大,气压低则为小,那为什么垂直方向上气流从低压流向高压呢?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明白了热力环流图中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而气压的高低不是垂直方向的比较,而是水平方向的比较,只有在水平方向上气压高则大,气压低则小,可以直接比较大小。

    在解决错误1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验证法证明等压面弯曲是否正确。在学生错误的基础上画了a、b、c三点(如下图),通过刚才分析的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结论,学生讨论出A′气压高,a海拔低则气压更高,B′气压低,b海拔高则气压更低,同理c气压也更高,而a、b、c三点在同一等压面上气压要相等,前后产生矛盾,所以该画法是错误的。正确画法应该是气压高等压线上凸,气压低等压线下凹。

    因此,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住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刻意放弃的错误契机,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地交流、讨论和探究,让纠正错误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把握学生的意外契机,让教学焕发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态,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师生、生生以及生本之间不断互动,迸发火花,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和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学生的认识和体会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即时形成。教师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的意外契机,精彩生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以“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为例。在学生讨论交流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多的对策时,突然学生说可以通过战争、瘟疫的手段来控制人口数量,引来了其他同学的笑声和嘘声。面对学生意外的回答,让我一时不知所措,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契机。我先问学生:张文涛,战争、瘟疫的方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他说:是我从网上看到过的。我没有马上评价,而是简单介绍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观点和马尔萨斯陷阱,接着让学生讨论这种措施是否可行,说说理由。同学们讨论一致认为不应该采取战争、瘟疫等手段来控制人口,这是不人道的行为,也是违背人类发展规律的,应该通过宣传教育,计划生育等手段控制人口增长。我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赞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還可以获取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和生存空间满足人类的发展,避免战争等残酷手段控制人口,引导学生树立关注人类发展,热爱生命、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让我们人类更和平、幸福、繁荣地生活。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回答虽有“哗众取宠”之嫌,学生随意一说,他自己也不知道对错和好坏,我们教师不能简单压制或置之不理,要善于把握住了这样的意外契机,正确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优秀的品德和人格品质。

    三、把握学生的质疑契机,让教学具有深度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建构新知识,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并质疑,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使自我认知呈螺旋上升。

    以“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为例。

    材料一:苏化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位于张家港市乐余镇东沙化工区,公司占地1145亩。为改善苏州城区综合环境、实现苏州蓝天工程,2005年6月12日正式启动从苏州古城区搬迁至张家港(图中E处搬至A处)。通过四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各套生产装置陆续投入试生产,搬迁工作圆满完成。

    1.问题:苏化集团为什么搬离苏州?

    2.读图分析,从环境因素考虑,苏化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的区位选择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甲:合理。因为化工厂有水源污染,应该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布局在张家港市长江段的下游是合理的。

    学生乙:老师,我们小组认为化工厂还会污染空气,应该还要考虑盛行风向,根据图上的风向玫瑰图判断出苏州为季风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布局在A处是城区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还比较合理。

    学生丙:老师,我们小组有疑问,苏化集团布局在张家港长江段的下游,却布局在常熟市、太仓市的上游不就有污染了吗?

    我没有回避这个质疑但也不能偏离教学主题深入下去,通过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后总结,重度污染的企业在区域布局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不是完全合理而是相对合理,而要消除污染就要从工业的本身采取措施,但要消除污染企业必须实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代教学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肤浅和形式的。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中,产生认知冲突,生成高质量的理解,在理解中知识得到升华。

    四、把握学生的智慧契机,让教学彰显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学习者有着各自的学习风格,所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既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又检验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或独特理解是否科学,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讲评课,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教师很难放手让学生去学,因为他们对学生不相信、不放心,生怕知识点的遗漏,生怕考试考到了自己没讲到的。其实我们教师应该扪心自问:为什么老师反复讲过的知识学生还记不住?为什么反复做过的题目还做不对?叶澜教授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因此,教师要大胆“让位”,放手让学生去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