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成见”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
范文 | 郎立壮 一、准确、客观和真实的关系 探讨新闻的真实性可能要从三个层次上展开:首先,是否准确;其次,是否客观;第三,是否真实。泛泛而言,这三个词汇的意思具有相似之处,但是放到新闻的制作细节上来认真衡量,就会发现其实相差甚远。 准确记录是古今中外的媒体对记者的基本要求。美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曾经说:“只要有了良好的记录手段,现代新闻报道就可以极为准确。”①从笔记本、录音机到今天的高清摄像机,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对“良好的记录手段”的渴望越来越接近完善,特别是在今天,全天候的高清监控设备、SNG卫星直播车、高清摄像机、高速摄影设备、显微摄影设备、红外拍摄设备等等层出不穷,早已远超视力最佳的眼睛。 但是,准确记录是否意味着客观?这个问题实际上从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存在争议了。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曾经明确地指出:“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②也就是说,从记者的角度来看,准确记录并不等同客观真实。因为对于多数的新闻事件来说,记者能够前程目睹事件全过程的毕竟是罕见情况,他所能直接展示的也只能是某些“瞬间”。多数情况下,记者了解和展示事件全貌,必须依赖第三者的转述,需借助“当事人”“知情者”“旁观者”等角色的述说。但是,在李普曼看来,在第三者的转述中,“成见”几乎无所不在。人们在叙述一个事件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在叙述其真实所见,而是他“理想中的真实”,也就是经过“成见”洗涤过的真实。这样的真实,自然已经打折扣。 在讨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时,不少人仍然会提出“客观性”这一话题。客观是否就意味着真实?如果是,那么镜头的客观性显然超过人的口述和笔记,是否就意味着“有图就有真相”呢?我觉得,这仍然值得打一个问号。今天的广播电视新闻,长则三五分钟,短则几十秒,对于事件本身来讲,其实只是一些片段而已。所有的新闻必须经过采集、剪接等等环节,在这诸多环节中,实际上已经埋藏了可能造成“失真”的元素。粗浅来说,至少在以下环节,都会造成新闻对事实表现的失真: 其一:剪接的失真。(报道手段局限) 其二:屏蔽的失真。(囿于法律规定或者道德原因有意的屏蔽) 其三:傲慢的失真。(意识形态的选择或者成见造成的盲区) 其四:遗落的失真。(记者调查能力不足) 其五:其他原因造成的失真。(如技术原因等) 换言之,声像新闻最终展示给受众的只能是衔接成组的“瞬间”,精彩的“瞬间”让新闻更加饱满同时,极有可能伤害了对“全体真实”的再现。在今天,无论是严谨的主流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制片人,已经很少有人会去针对新闻中的每个“瞬间”进行质疑:这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这是面对话筒、镜头的表演还是发自内心的表露? 二、“滤色镜”无处不在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全国观众的满意度到底有多高?从2011年到2014年的春晚,央视自己的统计和网络的统计数字总是相距甚远。比如2011年春晚央视《新闻联播》发布的新闻说:“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了同步电话调查的方法,对全国406个区县电视观众收看春晚的情况进行了访问,其中81.92%的家庭对春晚的节目满意,比去年增加了0.32%。”③但是,民间的看法几乎完全相左。在1万多人参与的新浪微博小秘书发起的调查中,对该春晚表示“满意”的只有6%,认为“一般”的有25%,还有59%的人表示“失望”,10%的人“没看”。④ 但是,如果我们因此说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据是“造假”,恐怕也未必客观。其中一个值得留意的差别是:央视公司采取的是“同步电话调查”,新浪网友采取的是对微博进行统计。我们可以想象:大年三十晚上,央视市场研究公司的人打电话到观众家里询问对春晚的意见,我想多数善良的中国观众不会在除夕夜这么不给人“面子”,直言不满意。更何况,调查对象的差异也很大,平时热衷上网的人,对电视节目的满意程度显然低于平时喜欢看电视的群体。 这样的现象在新闻采访中也会经常遇到。其中特别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迎合”。按照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话语即权力”的观点,⑤我们可以认定其实这是对“话语权”的迎合。当然这种“迎合”本身也有不同的目的:在今天的注意力时代,迎合媒体的采访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出镜”机会,可能就意味着诸多的好处。但是,也有一些采访对象,可能纯粹是出于一种善意的考虑,觉得是在“配合”记者的工作。这种情况在社会相对弱势的群体中表现可能更加明显,比如老年人、儿童、灾难的受害者等等。因为这类人群对于媒体给予的关注可能存在“报答”心理:他们特别渴望来自社会的关注,媒体的报道便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部分。我不能提供其他的报答,因此我乐意说出你希望我说的内容。 除了这种刻意的“迎合”。实际上,个人的“成见”同样会扭曲记者对于真相的发现和表述。李普曼曾经对“新闻广告人”(press agent,类似今天国内所谓的报料人)的作用进行阐述,他说:“新闻广告人为记者制作的画面乃是他希望让公众看到的画面。他既是检查官,又是宣传员,他只对雇主负责,只有在符合雇主的利益时,他才会对整个真相负责。”他指出:“在绝大部分的重大新闻中,事实并不那么简单,也根本谈不上显而易见,而是需要选择和判断,因此,很自然,每个人都希望见诸报端的是他自己喜欢看到的事实。”⑥ 在民间意见得以广泛表达的网络时代,记者在被迎合的同时,也很容易陷入对“网络民意”的迎合,进而出现各路媒体扎堆的“围观”和“起哄”。2010年发生在浙江的钱云会事件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官方新闻发布和各路媒体所展示的细节,其契合度之低令人几乎难以置信是来自对同一个事件的调查,但是媒体之间对细节展示的契合度却颇高,连遣词用句都极端相似。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我爸是李刚”案件中,纵使官方和参与报道的各路媒体均承认当事人曾经说出这五个字,但是对当时语境、语气的还原过程不同,令对这句话含义的解释南辕北辙,而当时多数媒体的报道倾向和网络并无二致。 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一些制作人员为了求得某种效果,会在镜头前使用“滤色镜”。按照规范,新闻的拍摄一般是不允许使用“滤色镜”的,但是仅仅从上述两个极其常见的现象,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无形的“滤色镜”几乎是无所不在的。记者的阅历、立场、思维方式、敬业精神,等等,使记者不可能变成“非我”的机器,新闻的可信程度也就再次被打上问号。 西方某些学者悲观地认为,这种经过“滤色镜”被扭曲的新闻是新闻的常态。早在上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中就曾经指出:传播会把公众塑造成丧失辨别能力而不假思索的单面人、一维人。⑦ 三、披沙拣金需要提升素质 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媒体都会制订《记者手册》,这对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职业规范原则,比如路透社的《记者手册》开宗明义就提出:“我们永远不能为了追求新闻发布的速度而牺牲报道的准确性。”但是现实中,国内的媒体印发这样实用性强的《记者手册》的并不多。 我认为媒体在对记者的入职训练中,应该将准确性列为首要原则。准确是记者能够实现的标准,比宽泛地提出“真实”更容易操作。从现实来看,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真实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使新闻尽量地接近真实,特别是“整体的真实”而非片段真实、瞬间真实,需要记者具有相当长时间的历练,还需要记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但是,如果一个记者连准确性都达不到,那么客观、真实就等同于梦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曾经被认为是新闻走向更真实的契机,正如传媒大亨默多克在2005年所欢呼的那样:“少数编辑控制媒体的时代结束了!”但是现实却是,互联网将人们拖入了一个碎片化的时代,透过网络提供的碎片,我们对真实的判断并不是更容易,而是相反。而且因为网络上“群”的兴起,人们更容易寻找到和自己想法相似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间,“成见”会更深地互相影响,人们会更多地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新闻”。因此,对于真实的追求就显得更加艰难。鉴于网络的广泛参与性和即时性,传统媒体很难企及,但是主流媒体的作用可以从“发现新闻”逐渐过渡到“核实新闻”,以其对新闻事件的把握和披沙拣金的功力,实现和新媒体的合纵连横。 问题是,这种“核实新闻”对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是否准备了足够的记者队伍,记者是否做好了准备,都是面临的现实问题。简言之,它要求记者具有更宏观的视野、更扎实的功力和更严谨的态度。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项素质对记者进行培养: 政治素质。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要熟练使用群众能够明白喜欢接受的方式,也就是新闻的方式。三是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呼声和要求。四是勇于揭露违背、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此外,还应该把有正气、有骨气列入这种素质。 和政治素质相关的是理论素质。一个记者的眼光是否长远、嗅觉是否敏锐、考虑问题是全面还是片面,都涉及理论素质的高低。 其次就是业务素质。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几个方面: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语言能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 最后还有就是科学技术素质。近年来很多的虚假报道,就是来自记者的无知,一些初中课本就已经明确的基础常识,竟然被各类型号的“大师”肆意扭曲,被媒体广泛炒作,根本还是源于一些记者,虽然在中学时代就学习过基础的科学常识,但是却没有起码的科学素养。 注释和参考文献: ①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p.271。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同上,p.66。 ③2011年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④2011年1月5日,新浪网《央视春晚官方民间评价悬殊》。 ⑤福柯“话语即权力”的观点见之于其《话语的秩序》及1970年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演讲。此处所谓的“话语”并非指语言学的话语概念,而是指“话语”是权力的工具,也是权力的体现。掌握话语的人也就拥有了一种权力,即话语权。 ⑥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p.273。 ⑦拉扎斯菲尔德、罗伯特·默顿:<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黄林译,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秦皇岛广播电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