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媒体在科技舆论热点中的伦理导向作用
范文

    李栖梧 胡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科技问题相关的新闻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尤其是具有争议性的科技手段容易引发争议。例如引发舆情关注的“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事件,以及历史上诸如“额前叶切除手术的应用”、“电击治疗精神病”等等。在这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媒体应该承担一个怎样的角色值得探讨,如何把控这样的舆论热点,怎样报道此类的事件,事件产生后的跟踪报道如何进行,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在这里笔者试图从典型事件出发,从伦理规范、价值导向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科技新闻与媒体的伦理底线

    伦理,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的规范和准则。科技新闻,与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不同,科技新闻的主体是科技事件的采编人员。科技事件是客观存在,而决定科技新闻价值的是采编人员能否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稿件.一个科技现象、手段或者是产品,能够成为新闻,往往是出于它对社会的适用价值,对社会现有状态可能造成的改变。虽然新闻讲求实效和突发性,但面对科技新闻,媒体仍应该保有一丝谨慎的态度,在报道中符合伦理的规范。

    以被热议的“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牛”事件为例,2018年11月26日研究者贺建贺宣布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当天众多媒体纷纷报道此事件,在新闻标题和消息中着力突出“首例”、“历史性突破”等字眼,给读者受众传达的是一种正面的宣扬态度。人民网率先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为题报道了这桩事件,随后新浪科技、搜狐、腾讯等众多平台纷纷转稿和发布新闻稿件。

    从人民网的报道开始,在26日上午众多平台纷纷转稿,经过几个小时的发酵,下午便开始涌生出质疑的网评文章。随着舆论发酵得越来越激烈,到27日批判性的报道和指责便成为了主流。不到一天事件便出现反弹,从最开始的拍手称赞变成了千夫所指,原因是学界众多科学家联名指出此项实验的不道德,违背学术伦理。这样的反转无疑是媒体的一次导向性失误,不仅容易让公众恐慌,产生不信任感,也给媒体行业的声誉造成影响。

    诚然,媒体的工作在于陈述客观事实的真相,但是对事实的价值导向却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对科技类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查明真相和细节,考虑到大众的接受程度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冲击,符合伦理规范是最起码的底线。

    二、科技报道与价值导向

    如何去报道一个科技新闻事件,怎样撰写报道,采用哪些信息源都是媒体在面对一个新闻线索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报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受众进行价值输出,只有运用好报道方式才能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

    1.真实性

    在面对一个科技新闻线索时,应该秉承客观谨慎的态度,力求新闻的真实性,了解事件的细节。媒体角色在于帮助读者完成“学科跨越”,需要专业的记者及专业的媒体。专业新闻的大众阐释作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当融合报道,双向促进。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人民网最开始的报道仅仅来源于贺建奎及其团队的陈述内容,并没有去深入探究这场实验在程序上的合法性。随后当天人民网删除了原稿,进行后续的曝光,才了解到在实验之前申报伦理委员会的书面文件中,贺建奎团队谎报了实验对象。《南方周末》、《新京报》等传统媒体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传统媒体深度调查、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事件當灭,《南方周末》以《聚焦“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风波》为专题,发布了《起底贺建奎,全球首例基凶编辑婴儿“缔造者”》、《“世界首例基凶编辑婴儿”疑云,引发学术界大量质疑》等大量优质评论文章,第一时间给受众指明了问题所在。《新京报》也在当灭刊发了《中国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犯了多少伦理大忌》、《富人更富穷人更穷?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引发伦理争议》等文章。以专业的视角,可靠的信息源深度挖掘了事件背后的起因动机以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谴责了此次事件违反的伦理规则。除了这些传统媒体外,果壳网、丁香医生等知名新媒体大号也在第一时间刊发了科普文章。

    因此,当媒体面对这样一个突破性事件时,应该客观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科学突破不是一天就实现的,在此之前都会经历提出假设、实验论证到最后的结论公布的过程,媒体在面对这样一个现象时,不应该只把焦点对准实验结果,也应该追根溯源,客观地了解整个环节。媒体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媒介,应当有对公众判断的感知力,从“认识一判断一行为”这样一个连续的环节来合理把控报道方向,认识事件本身的性质,进而判断公众可能产牛的舆论争议,最后进一步引导和处理舆情。

    2.全面性

    在采用信息源时,应该多方位全面地征求不同立场的观点。一个科学突破是学术界、科学家和大众之间的博弈。科学家的实验有了突破,还需要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更需要社会大众的接受才能说明这项技术的普适性。以“安乐死”为例,作为一项饱受争议的医学手段,从1976年在日本举行第一次国际性会议开始,到今天这个问题依旧是全世界国家的争议性议题。1986年,陕西人王明成为身患绝症的母亲实施“安乐死”,被公诉机关以故意杀人罪被提起公诉,后被法院宣布无罪释放。2003年他凶为病痛离世,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20多家媒体纷纷关注,再次挑起关于“安乐死”的话题。在对王明成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征求了多方机构不同立场的观点,进行了探讨。从王明成本人、陕西省汉中检察院、西安交大第二医院、提出安乐死议案的人大代表、医学专家等多方面信息源进行整合,阐述“安乐死”医学手段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争议来源、立法问题等等。这场事件的报道就更客观全面,也更能为大众所理解,能够引发大众的思考,推动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3.长远性

    科技事件报道应该具有长远性,有预见地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科学史上著名的黑历史“额前叶切除手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1949年葡萄牙医师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发明了额前叶切除术,后来美国医牛弗里曼据此发明了“冰锥疗法”。由于弗里曼本人非常善于宣传,经常在电视节日中举行“医疗秀”,并宣称这项手术没有任何危险,对于治疗精神异常的强大功效,于是这项手术被大范围地滥用,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众多患者出现了痴呆、智力下降、躁郁症等千奇百怪的后遗症,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这项手术背后的风险。直到今天,额前叶切除手术已经被明令禁止,医学界和受众群体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场医学手段的普世应用是具有时差效应的,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前几年引起争议的“杨永信电击疗法”事件也是如此,在当时被吵得沸沸扬扬,几个月前又有人曝光其实验依旧在进行。因此,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事件的时候,报道也应该追踪这样一个事件链条,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

    新闻报道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更掺杂了多方面的因素,从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上都很大。科技新闻具有突发性,这种突发性迎合了新闻的时效诉求,但是与持续性报道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差异。因此媒体更应该把握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全面、客观、长远地向公众表达新闻事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