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易暴
以暴易暴用暴虐代替暴虐。指统治者虽然改换了,暴虐的统治还是相同。暴:凶残暴虐。易:替换,改换。
以暴易暴❶谓以一种暴政替换另一种暴政。章炳麟《致段祺瑞书》: “北都政变,以暴者易暴者数矣。” ❷比喻用一种坏东西替换另一种坏东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 “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 ●《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俄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首阳山: 即西山。亦称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武王: 姓姬,名发,灭殷建立西周王朝。伯夷、叔齐: 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灭纣是以暴臣易暴君,其行非仁义之举,故耻为周民,因此,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饥饿而死。
以暴易暴yǐbào-yìbào表示以残暴的势力代替残暴的势力,或以暴行代替暴行。语出《史记·伯夷列传》。 商朝时,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南)国君在生前曾嘱咐在他死后由三儿子叔齐继位。国君死后,叔齐不肯即位,说:“按规矩,应由长子伯夷继位。”而伯夷说:“既有父命,应当服从。”二人互相推让,并先后出逃。君位便由二儿子继承了。 后来,出逃在外的伯夷、叔齐又在路上相遇了。但这时他们年岁已大,听说西伯姬昌为人十分仁爱,对老人很敬重,便去投奔。可是待他们赶到时,姬昌已死,由他的儿子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周武王看到商纣王暴虐无道,便决定起兵讨伐。伯夷、叔齐得知后,急忙赶来,在出兵那一天,拦住周武王的马头,劝他放弃伐纣。武王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挥师攻破商都朝歌(今河南北部的淇县),灭了商朝,建立周朝。 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作为诸侯,去讨伐天子商纣王,就是背叛,就是不忠;作为儿子,在父亲刚死还没有安葬时就大动干戈,这是不孝。商纣王虽然残暴,但臣子用武力去讨伐他,也同样是残暴。因此,他们对周武王建立的新政权周朝采取了对抗态度,跑到首阳山(又名西山,今山西省永济市南)隐居。他们“不食周粟”(不吃周朝的粮食),以野菜维生,最后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 在饿得快要死时,伯夷、叔齐作了一首歌自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这段歌词的大意是: 我们登上西山采食野菜;武王以暴臣代替暴君而不知道自己错了。神农氏、虞舜、夏禹这些圣明君主统治的时代已经沉没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安身呢?唉,我们今天饿死,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圣明的君主,真是命运不济啊! 后来“不食周粟”也被用为成语,有两种意思: 一是比喻某人很有骨气,一是比喻某人过于固执。
以暴易暴yǐ bào yì bào〈成〉原指统治者虽然更换了,但暴虐的统治没有变,也指除掉一个祸害却换来另一个祸害,现多指用暴力行动对付暴力行动:以暴易暴不可取。
【以暴易暴】用残暴来代替残暴。《史记·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形容统治的人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方式依然不变。
以暴易暴yǐ bào yì bào〈成〉指用凶暴势力代替凶暴势力。《史记·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竟事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一家失势,他家代之。以暴代暴,无有已时。” 以暴易暴
以暴易暴用暴虐代替暴虐。指统治者虽然改换了,暴虐的统治还是相同。暴:凶残暴虐。易:替换,改换。 代替
代替代(~人;代换;顶代) 替(替代;~班;~工) 折过 顶名 顶挡 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代替其位置:取而代之 拔赵易汉 拔帜易帜 拔帜立帜 拔帜树帜 自己取代之:自取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来代替救济:以工代赈 用冲突动乱来代替团结一致:以乱易整 请人代替:倩代 互相代替:相为 互相补充代替:补摄 依次代替:递代 顶冒替代:顶换 代替并继续下去:交替(新旧~) 嬗替 禅代 能代替:抵(一个~两) 巧施手段,以此代彼:以羊易牛 擅自代替:辄代 用其他事物代替:顶替 新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新陈代谢 新故代谢 以一种有弊端的举措代替另一种有弊端的举措:以弊易弊 用暴政代替另一种暴政:以暴易暴 以暴易乱 (以甲换乙,起乙的作用:代替)
另见:调换 替换 事物 工作 责任 代替的人
应付的方式
应付的方式用很少的人或物对付很多的人或物:以寡敌众 以简便的方法对付复杂的事物:以简驭繁以简御繁 以简驭烦 采取措施、对策以应付出现的情况:应对酬对 酬抗 酬酢 应待 应和 应副 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应付:随机应变 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应付得周全:八面驶风 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将计就计 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急脉缓灸 用恶人来对付恶人:以毒攻毒 用毒攻毒就毒攻毒 用残暴手段对付残暴手段:以暴易暴 以暴易乱 以暴易暴易:改换。以一种暴力代替另一种暴力。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孤竹国的两位君子伯夷和叔齐认为武王所为不孝不仁,曾竭力阻拦伐纣,但未成功。二人从此隐居首阳山中采薇充饥,坚决不食周粟。他们快要饿死时,曾经作歌吟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见《史记·伯夷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