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内蒙古日报》改版:表达力提升 传播力凸显 |
范文 | 范永 今天,互联网正在重塑一个时代。伴随众媒时代的到来,党报过去的话语权优势和资源优势正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如何在媒体转型融合背景下实现传播力的提升和话语权的提升,是个新的时代话题。而改版是党报提升新闻内容生产专业性和创新性,实现主流读者回归的有效途径。 从今年5月30日正式改版以来,《内蒙古日报》在报纸的整体风格、新闻的整合力、评论的表现力、新闻的可读性,以及融媒体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发力,实现了表达力和传播力的全面突破。 一、从科学调研中寻找发力点 改版是报纸寻求自我突破的开始,但必须知道其短板在哪里,只有在充分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才可能重获新的生命。今年3月20日至4月7日期间,《内蒙古日报》以信息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先后在6个盟市2个旗组织了7次读者座谈会,参会人员累计70余人,收回各种调查问卷125份,收回书面发言稿15份,并结合过去大规模读者调研和采编内部多部门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在报纸的整体风格、新闻的整合力、评论的表现力、新闻的可读性,以及融媒体内容的呈现方式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发力,新闻的导向艺术提升,实现了新闻话语权的重构,版面的美学追求、版面的个性化呈现、新闻的解读力等得以全方位呈现,报纸凸显新气象,读者反馈良好。 二、报纸整体风格凸显,新闻整合力提升 许多党报给人的感觉是“千报一面”,表达中规中矩,形象较为刻板,亲和力不够,读者往往敬而远之,即使发行量很大,影响力也不成正比。因此,整体风格重塑是党报突破自我,进行话语权重构的有效路径。报纸的风格从根本上看,是版面风格的具体体现。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兴东所言,“报纸的版面风格是报纸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纸个性化和成熟的标志,在长时期内而不是短时间内与其他报纸区别开来,形成稳定的读者群”。 报纸风格的形成,前提是报纸内容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并对读者形成长期的影响。一张报纸的风格,凸显的是它的特色追求、美学追求,它包含了更多价值创造的元素。此次改版,《内蒙古日报》力求在整体上实现个性化的风格转换,在不同版面的版式设计上,字体的运用,标题的语言,都实现了不同版面的风格特点;但在整体上又浑然一体,不会有分裂感。如副刊版“北国风光”4个字在字体的选择上使用的是行草体,杂文与诗歌使用的是楷体,散文类体裁使用的是宋体,多类型字体的运用使版面更加赏心悦目,且不会有杂乱感,凸显了新的美学追求。因此,它与其他版的风格表达上有了形式上的区别。如专刊《收藏》的标题与新闻版的《小康图景》的标题风格就有细微的差别。《收藏》版刊发的《古锁:被遗忘的风景》一文,标题韵味十足,“被遗忘”凸显了版面的内容特色“收藏”,“风景”则彰显了锁的潜在市场价值,强调了锁的收藏价值。而《经济周刊》中《小康图景》的标题则体现了另一种风格,《种丑梨的村庄美美的》的标题与新闻报道的农村题材很契合,一个“美美的”群众语言就把读者的距离拉近了。 注重个性化,但又体现整体性和秩序感,在不同内容的搭配、不同版面元素的使用上,同时也体现了方便读者阅读的版面节奏和美学追求。 同时,在版面的视觉构建、留白、特殊线条的使用上,《内蒙古日报》追求的大气、疏朗型的风格凸显。此外,该报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征集报纸logo的活动,最后选择了适合报纸风格的logo,实现了报纸形象标识的系统化表达,报纸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更加明显。 如果说报纸版面语言的构建是报纸的形式风格表达,而其对新闻的整合力更多层面是报纸的内容表达。今天,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同时,由于其缺少把关人的信息发布方式,使用户极容易陷入信息选择迷津。所以,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专业化选择,对身处众媒时代的受众仍有现实的需求。 拥有简单的信息已不再是媒体影响力的关键,而善于归纳信息并对信息做出深度解读才是媒体影响力构建的决定因素。因此,新闻的整合力对传统纸媒尤为重要。 改版后的《内蒙古日报》在新闻整合力和表现力上有了新的突破。如6月6日12版推出的《思想周刊·e言》版中,《博士教中学,庙小菩萨大?》一文,整合了来自新华网、中青在线以及部分网友的言论,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观点充分释放,评论的开放性凸显;该版的另一专栏《燃烧吧朋友圈》,针对没公车不下乡由此引发的车轮上的懒政问题进行评论。文章以该报虚拟新媒体主持人的对话形式,集合了网上多种观点,并加进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表达形式新颖,互动性增强。而《思想周刊·评论》中的《辣语》专栏,则是采用各媒体的评论摘要,编辑对摘要文章进行再评,多维视角的构建,不仅使评论的信息量增加,而且彰显了本报的声音。如《地方时评》专版,以选取各盟市党报评论精品并加入新闻背景的方式,经编辑再次加工创作而成。这是该报和盟市党报联动办报,开拓党报融合发展渠道,提升两级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益探索。 不满足于简单的来料加工,进行创新性的整合,使整合后的信息呈现不同的风格和内容厚度,这是《内蒙古日报》改版后的新特点。而这些特点在各个版中都得到体现,并且在稿件的大与小、多与少,以及不同的内容元素组合方面,彰显版面引导艺术。 三、可读性增强,表达力提升 可读性是衡量一张报纸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可读性是吸引读者阅读并提升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众媒时代开启的话语权转移,不仅是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和高度互动的结果,而且是可读性争夺注意力的结果,新闻的基本属性并没有变。改版后的《内蒙古日报》在可读性上有了质的变化。如增加了篇幅较大的《视觉周刊》,增加了《影响力》《读图》《亮丽新家园》《看天下》等图片专版,各个版使用图片量也有了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个研究机构使用了一种目光跟踪器设备,对美国读者阅读报纸的习惯进行的研究发现,几乎100%的读者会将目光首先落在右边的版面上,而看一个版面时,98%的读者会将目光首先落在照片上。在所有的读者中,80%的读者会关注图片设计。因此,在电视和互联网开启的视觉阅读时代,依靠图片构建可读性是报纸必不可少的方法。 同时,在可读性构建方面,《内蒙古日报》以讲好内蒙古故事为可读性破题,许多版都开设了故事性的专栏,如《故事财经》《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流金岁月》等,改变了过去“生硬冷”“大而空”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报道方式。此外,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也有了提高,在内容的通俗性上和解读力方面有了明显进步。新开设的《经济周刊》把目光对准微观经济和经济中的人,即使在解读宏观经济的题材,也注重从微观入手,触摸可感的经济问题,从过去的简单的枯燥的数字经济报道中解脱出来。该周刊开设的《柴米油盐》《政策解读》《经济茶座》《故事财经》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如6月2日9版刊发的《一个肉羊合作社的供给侧改革》,以嘎查牧民杨洪武养羊发家为主线,对其与昭乌达肉羊合作社以及背后的草原金峰畜牧公司的合作形式进行了报道,对供给侧改革这个较抽象的经济名词作了生动的实践诠释。 此外,在以科技生活为内容定位的《微特稿》版,以历史、文化、军事以及趣闻和解密类题材为定位的《文摘》版,都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的内容结构,使可读性构建成为常态。 而以风格化明显的标题话语体系的重塑和在一些栏目植入相关内容的视频二维码,以及与读者互动的《读者》版的开设也成为此次改版的亮点。这些变化,丰富和提高了报纸的表达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徐 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