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广播“小”新闻如何报道依法治国“大”主题
范文 吴博 冯丽
随着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获取重大信息的途径也呈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广播作为其中之一在现代传媒领域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与其他传播媒体相比,广播媒体最大优势在于先声夺人,它能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生的事件传播给听众,因此深受欢迎。对于一些“大”主题的新闻事件,比如“依法治国”的报道,如何利用广播媒体更好地吸引听众,传播国家的法治进步和改革呢?笔者认为要着重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一、着眼“小”视角
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其政策内容与国民经济、国家政治以及法律体系息息相关,对受众而言,枯燥的播报式的传播,难以产生倾听的吸引力。因而,在传播此类新闻主题方面要采取另一种眼光,像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天灾类题材的新闻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大的社会力量,正是源于“小”视角也可以做“大”报道这一原因。依法治国关乎国计民生,在广播中要想引起受众的兴趣,就要从小视角出发。具体说来,“小”视角的“小”是要让依法治国告别“庙堂”,走向“江湖”,这类新闻要从平民视角、生活视角出发,具体阐述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对依法治国的报道,新闻主题应紧扣“服务性。听众平日里最关注的就是自身利益,对于依法治国的新闻报道,高谈阔论其理论内容并不会吸引大众的关注,关键是要从新闻的内容中获得实际利益。这个“利益”就要着重阐述依法治国对大众群体相关的服务措施,让广大群众从中获利,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其次,对依法治国的报道,新闻内容应讲求“贴近性”。广播新闻要在第一时间抓住听众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在对依法治国的广播报道中,内容要尽量与受众的日常生活相连,如这项基本国策在落实过程中对受众的具体影响,受众的生活会发生的改变等。最后,对依法治国的报道,新闻语言应讲求“趣味性”。既然是从平民视角出发,就要采取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关于依法治国政策的广播新闻,语言不能过于学术化和理论化,而是应该通俗易懂,扩大受众范围。
二、关注“小”事件
关于依法治国的新闻报道,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背景、内涵、实施、影响等各个方面,内容相对枯燥,而且对受众的要求也很高,因此,普通大众很难真正理解这项政策,也没有耐心去理解,这将影响依法治国的传播效果。为了提高传播效果,广播新闻要将关注点放在小事件上,才能进一步促进依法治国理念的传递。
一方面,广播新闻报道要尽可能具体,具体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依法治国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每个人都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此,广播新闻的具体内容可以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反面教材或正面事例。正所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小事件入手,传播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广播新闻要尽可能接近生活。这要求新闻中关于依法治国的内容要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像日常居民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也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一旦违反交通法规,当事人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穿插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有利于让依法治国观念深入民心。
三、突显“小”人物
从“小”人物身上,体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法治的进步和个人生存价值的提升。广播媒体的新闻人要深入基层、走访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从每个个体身上挖掘新闻价值。将“依法治国”的宏大叙事默化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实现依法治国报道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突显“小”人物,实际上将依法治国报道的大内容能够于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法治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工作休闲、社会参与都与法治息息相关。“小人物”的力量依旧不可小觑,广播新闻仍然可以借助宣传小人物事例来阐述依法治国的主题,而且通过介绍突显小人物的先进事迹往往更能够打动人心,吸引听众的兴趣,因为这些小人物真实可靠,就像你,就像我 ,在听广播的过程中,听众能有一定的切身体会。
总之,广播新闻媒体要立足于传媒责任感,勇于承担自身的使命。对于依法治国这类主题的报道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了将广播新闻媒体变成政府与群众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传播渠道,广播新闻的写作需要灵 活应对。在对依法治国这类大主题的报道过程中,广播新闻可以通过着眼小视眼、关注小事件、突显小人物来吸引听众,传播新闻价值。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