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写好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稿件
范文 张文雯
【摘 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稿件,是时代也是受众对现代新闻的要求。本文结合基层工作经验从采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稿件,新闻工作者应该走基层、接地气,同时勤学习、多思考,在采写上下功夫。
【关键词】深入基层 新闻线索 新闻事实 新闻角度。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提高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一、深入基层 写接地气的文章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坚持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三贴近”根本原则的重要举措,是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性工程。
“走基层”是途径、是载体,“转作风”和“改文风”是目的、是重点。基层是锤炼品质的广阔天地,实践是学习提高的最好课堂。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是用脚板在基层走出来的,是在群众中间用心体验出来的,是用百姓最朴实的话说出来的。只有深入基层实践、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不断回应时代的新要求、满足群众的新期待。“走基层”并不是简单地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写几篇文章,而是要通过“走基层”来增强群众观念、实践观念,来加强品德锻炼、提高素质修养,来实现“转作风”、“改文风”,不断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新闻工作者要担当重任、胜任本职,就必须要自觉做到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要有博学精湛的业务修养,更要弘扬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的好传统。要行万里路、访百家人,进村镇、入社区、下厂矿,蹲点调研、实地采访,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真实感受实践的脉动,真实反映老百姓的愿望,只有动了真情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二、增强学习 在采编上下功夫
新闻工作者不仅是记录者、观察者,而且也是思考者、建设者;新闻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作风建设不仅影响新闻业态、舆论生态,更关系着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动向。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要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工作者还要增强学习,在采编上下功夫。用最朴素、最真实的镜头和语言,通过讲故事、说道理、树典型,通过真挚的感情、生动的细节感染人、打动人,为改革发展立言、为时代进步存照、为先锋模范树传。
1.发现新闻线索
基层,作为火热的生产生活第一现场,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我们的新闻来源有很多方式,可以从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取有用的新闻线索,可以由基层通讯员提供新闻线索,从地方报刊杂志中发现值得深度挖掘的新闻线索,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司空见惯中淘新闻等等。许多事,常人看来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不会在意。但新闻人却必须多个心眼,思考我们是否把这些事情当做新闻,或者是否想过它背后有没有值得挖掘的新闻。无论新闻源从哪里来,都需要新闻工作者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感知时代的跃动、企业的发展、生活的温度,需要新闻工作者培养对新闻的敏感性,练就一双新闻眼。
2.挖掘新闻事实
有了要写的新闻,或者发现了新闻线索,要通过采访来挖掘新鲜的新闻事实。不管是哪条战线发生的新闻,多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连一些自然现象也不例外。我们在挖掘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新闻事件当中的人打交道,通过层层深入地提问,了解更多的细节。基层采访中,我们打交道的是最普通的群众,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面对过镜头,胆怯被采访。采访中我们需要融入群众中,和群众做朋友,他们才更容易打开心扉,才能获取更多的新闻事实,在新闻采访中我们才能将最真实、有温度的新闻呈现给观众。
在采访公路摊铺工人时,由于连续作业,工人们满身油污和汗水,他们觉得自身形象不好,不敢于面对镜头,在记者采访询问他们工作状况时,往往躲着跑。为了真实反映摊铺工人的工作状态,记者在工人午休时,和工人们一同从饭盆里打饭,一起躲到路边树荫处坐在地上吃饭。在边吃边聊中,融入了摊铺工人的群体,工人们敞开心扉,同记者讲述工作的苦与乐、成就和自豪。记者将获取的新闻事实完整展现在新闻中,使新闻变得不只是干枯的数据和描述,显得有温度,有人情味。
3.巧选新闻角度
新闻报道角度的选取决定了最后的呈现形式。新闻事实一般都是现实生活中内涵丰富、形态各异的社会现象。反映一件事物,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揭示。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新闻价值,收到不同的宣传效果。要想使新闻作品有思想、有温度,就需要我们仔细琢磨,找好作品的切入角度。
在报道优秀党员采访中,我曾经采访过一个50多岁的老村支书,他子女小有成就,家庭富足,本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但他甘愿呆在最偏僻的乡村、最基层为村民服务。采访中我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选择了他帮助村民戒赌的一段真实故事,以及查看村里水源等镜头,表现村支书为民服务的主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管媒体融合之路怎么瞬息万变,记者所肩负的责任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永远奔跑在去往采访的路上。我们将牢记职责使命,像“秤砣一样沉入水底”,像“钉子一样钉进木头”,走到群众中去,讲百姓话,想群众事。在贴地皮中把准时代的脉动,在接地气中感受民生冷暖。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努力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真正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作者单位:西丰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2]王卫明、倪洪江《通讯员新闻采写一本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2;[3]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3-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