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探讨 |
范文 | 苏士奇 摘? ?要:在不断对玉米高产栽培措施的探讨和试验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板茬抢墒早播、加深播种深度、选择适合的优良品种、正确密植和调控、科学施肥、适时害虫防治、提高用肥水平等,从而达到玉米的高产栽培。基于此,简要列举了几项玉米高产栽培的措施,随后从5个方面讲述了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以供相关人士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是许多地区的重要粮饲作物,实践证明,品种“十五”与“九五”相比,产量增加1 110 kg/hm2,增产幅度大约15%,其种植面积稳定在1.03万hm2,单产7 200 kg/hm2。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耗费数年总结出了几项关键措施应用于玉米的高产栽培。 1? ?采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意义 玉米作为第三大粮食作物,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和经济总体发展都与玉米生产的丰收息息相关。另外,玉米的丰收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但是不同玉米品种在培育方面的差异巨大,所以应科学掌握玉米的生产规律,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当采取种植措施,从播种时间、化肥类型、药品选择、密植型品种等方面进行考虑,充分发挥玉米的市场价值和用途。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具体措施 2.1? ?选择正确适宜的玉米品种 品种是直接影响产量的决定因素之一,为了协调玉米和小麦的播种时期,应严格筛选玉米的品种,选择生育期在95~105 d的玉米品种。第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该类型的玉米不仅可以通过提高粒重而达到理想产量,还能够取得预期的穗粒数;第二,选择株型紧凑的品种,通过增加密度而达到理想的产量;第三,玉米生育期内频发不同灾害,选择稀植大穗型品种大大提高了遭害可能[1]。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应扩大新品种,淘汰老品种,大范围普及优质品种,很大程度加速了当家品种的更新换代,充分提高了玉米产量。 2.2? ?推广板茬抢墒,并增加播种深度 通过板茬抢墒,不但可以实现全苗、旱苗,且避开了夏季容易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保证玉米播种不受到影响,又可以使玉米生长发育需水高峰出现在雨季,减轻灾害损失的同时又提高了抗灾能力。另外,利用夏播玉米深播的方法可以避免播种时天气炎热造成的地表土层干旱。深播一般是指播种深度在6~8 cm。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适宜密度播种也可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 2.3? ?改善用肥水平,寻找追肥时间 由于多种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前期夏玉米形成壮苗,其中包括气温高、耗养大、肥力不足等因素。由此看来,施足基肥才是夏播玉米的重要条件。调查显示,施纯氮330~360 kg、五氧化二磷72~79 kg、氧化钾180~250 kg、硫酸锌75 kg可以实现玉米单产量9 000 kg/hm2。 具体施肥方法为:先将有机肥与磷、钾、锌肥混合后于播种前施入土壤,之后再将氮肥或者玉米种肥随着下种施入沟穴。以氮肥为主体追肥的施肥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玉米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且为玉米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合理调控,构建高产群体 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玉米生育期大大缩短,植株和果穗都随之变小。只有通过合理调控,才能提高生产水平,获得理想产量[2]。 (1)保证足苗和匀苗是争取适宜穗数的前提,播种数量是适宜穗数的1.5~2.0倍。而在5叶期,按适宜穗数的1.0~1.3倍间苗是最优选择。 (2)生化调节。施用生化调节剂作为生化调节的重要手段,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高产群体质量。为了调节植株高度,增加穗粒数目、限制上部叶面积和促进其生根发生,可以在玉米发育大喇叭口期施用维他灵2号357 mL,其不仅能提高籽粒产量,同时改善了灌浆结实期的库源关系。 2.5? ?防治害虫,适时收获 夏播玉米最为严重的三大害虫分别是玉米螟、蚜虫和红蜘蛛。玉米螟的出现会造成植株折秆和养分断流,从而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造成整株绝收。而红蜘蛛和蚜虫则吮吸玉米叶片雄穗的汁液,致使玉米叶片干枯,进而影响授粉。所以,加强病虫害防治是玉米生产的重中之重。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在惊蛰节气之前处理干净玉米秸秆,防止虫源滋生。在灌浆期一旦出现虫害,及时使用药剂防治。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向其心叶内投放不同药品。 3? ?结束语 由于玉米產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而如今又处于传统栽培方法向农业转型的艰难时机,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管理模式粗放,同时受到人力和资金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因此摸索出一套玉米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 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测试,得到了大量培育高产玉米的先进方法,从人力和财力以及时效上解决了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高产量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1 ] 张强.郸城县夏玉米高产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生产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24):110. [ 2 ] 张随成,付显菊,肖宝珍,等.襄阳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8):329-3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