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成效与措施 |
范文 | 陆进 摘? ? 要:对湄潭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成效;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2-0109-02? ? ?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 ? ?文献标志码: B 水稻占据着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全面深化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对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1]。2020年湄潭县向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申报并实施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含义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是水稻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都采用机械化生产,具体包含整地、育种、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耕—种—管—收环节[2]。同时,在劳动的全过程中,坚持绿色生产理念,严格肥料的选择,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保证水稻的质量。 2? ?水稻全程機械化绿色增产模式的攻关成效 2.1? ?示范区增产增效明显 2.1.1? ?经济效益 2020年通过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150.82 hm2,辐射带动周边面积279.19 hm2。 (1)稳产增收(35.24万元):水稻机插秧或机直播可以提高种植密度,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产量达460.6 kg/667 m2(特色优质常规稻“大粒香”),比当年手工栽插产量425.2 kg/667 m2增产8.2%,增产35.4 kg/667 m2,按市场价4.4元/kg计算,可增收155.76元/667 m2,150.82 hm2可增收35.24万元。 (2)节省劳动力增收(157.8万元):实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整地环节可节约劳动力1.5个/667 m2、育秧环节节约0.8个/667 m2、插秧环节可节约1.15个/667 m2、收获环节可节约1.2个/667 m2,共可节约劳动力4.65个/667 m2,按成本150元/个计算,可节约劳动力成本697.5元/667 m2, 150.82 hm2可节约劳动力成本157.8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形成1个连片集中、较大规模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试验示范区,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平均节本增效400元/667 m2以上,除去增加成本74.32万元,项目区150.82 hm2共计实现节本增效118.12万元。 2.1.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可节省劳动力投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加种稻效益,既能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能带动更多粮食生产企业、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体,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推广,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3]。 2.1.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减少农用薄膜、农药、化肥的用量,减少了白色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和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加快了农村种、养协调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改良了土壤结构[4]。 2.2? ?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相较于人工劳作,水稻全程机械化具有明显的特点——快。在播种、插秧、病虫害防治及收割方面都明显优于人工,使得水稻生产的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3? ?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措施 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效,离不开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包括优良品种统一化、集中育苗、密植统一化、肥水管理统一化、病虫害专业防治统一化、机械化生产统一化等。 3.1? ?优良品种统一化 优良的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核心,推广优良品种统一化,能促进区域水稻产量的有效提升。水稻品种繁多,经过实践研究,考虑到项目实施地——湄潭县永兴镇界溪村的实际情况,认为全面推广宜香优2115、大粒香、玉珍香等绿色优质特色稻品种较合适。推广品种优良统一化,可保障优质品种集中种植,面积达一定规模,实现生产周期步调的一致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5]。 3.2? ?集中育苗 在示范区采用统一集中育苗的方法,能够极大地降低催芽和烂秧风险,将发芽率提升到最大化,从而充分保障秧苗的质量,在根本上为水稻土地产出率打好基础,最终提升水稻的产量。 3.3? ?密植统一化 示范区的秧苗插种全程采用机械化,整体规划,统一进行。钵苗机插秧,播种规格为28 cm×20 cm,理论密度1.2万穴/667 m2;半旱式秧盘毯状育苗,播种规格为30 cm×18 cm,理论密度1.2万穴/667 m2。 3.4? ?肥水管理统一化 通过对示范区土质样品的检验,结合水稻的发育情况及当下的气候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科学合理地安排水肥时间,对示范区的水稻进行统一集中的水肥管理,改变传统施肥“一炮轰”等现象。 3.5? ?病虫害专业防治统一化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要采取绿色环保手段,考虑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运用机洒、地面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手段,但要切记统一集中[6]。全面推广水稻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性诱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防治、太阳能杀虫灯及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 3.6? ?机械化生产统一化 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是机械的使用。首先是机械的采购。根据示范区条件选择履带式旋耕机、东方红旋耕机、轮式拖拉机等高效耕整机具,全面推广绿色高效机械化耕整地技术,积极推广机耕同步施肥机;选择大疆T20植保无人机、大疆T16植保无人机等高效防控机具,积极推广飞防、移动式、高地隙机械化植保技术;选择谷物联合收割机等高效机收机具,推广使用全喂入、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具。其次是对于机械的使用。要对操作员集中统一培训,熟练掌握机械的使用方法,后期能够对机械进行保养与维修。 4? ?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的管理工作策略 4.1? ?高效组织领导,优化宣传部署 示范区的工作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这是所有工作開展的精神领导。在正式开展工作的前期,成立湄潭县2020年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湄潭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担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建设组织协调、资金筹措、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湄潭县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农机推广工作站。在高效组织的领导下,制订基本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基于实际情况的调查,做好各个功能部门的部署,优化宣传,扎实推进该项目的开展。 4.2? ?技术指导入户,发挥骨干力量 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其生产技术是关键。要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栽培、生态保护、施肥技术、生物防治等环节的技术骨干队伍。成立湄潭县2020年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技术指导组。以县种植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相关人员为成员,负责项目建设中的技术指导,编制技术方案、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和开展项目技术培训等工作,保障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的顺利进行。 4.3? ?各部门之间协同分工,强化检查督促 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涉及部门和人员之广,想要取得期望的成效,就需要他们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并且相互监督,在完成阶段性任务的推动下实现最终的目标。农技与农机人员要统一作业,相互融合,对各项工作监督检查。 4.4? ?深化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机装备的添置、土地流转、农业贷款、烘干仓储中心、场库棚的用地等,都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植和资金投入。 4.5? ?创新运行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的全程需要多方参与者的支持,想要最大化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就必须发挥市场经济的效力,创新运行机制,培育新型的经营主体。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个体进行合作,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的发展,实现共赢。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作业,一方面能够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作业的效率,促进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上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轻水稻种植的劳动强度,破解农村现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劳动成本。其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还能够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值得继续深化推广。 参考文献: [ 1 ] 罗锡文,王在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装备,2014(1):23-29. [ 2 ] 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品种的要求[J].中国稻米,2015(4):191-192. [ 3 ] 高秀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10):20. [ 4 ] 罗伟雄,曾广和,李锦华,等.始兴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初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103-104. [ 5 ] 罗品忠,朱铁生,栾书荣,等.沿江高沙土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推广[J].北方水稻,2015(6):53-56. [ 6 ] 练瑜兰.关于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农家科技,2019(8):1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