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灰裂腹鱼水霉病的防治试验 |
范文 | 杨林 刘桂兰 詹会祥 周礼敬
摘 要:2019年3月24日至4月22日,选择三个患水霉病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养殖池,设试验1组、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通过Vc应激宝、霉立净、聚维酮碘及应激活力源等水产药物,试验2组通过氯化钠、小苏打两种药物,进行了一个月治疗,病鱼身上小白点消失,恢复正常摄食和游动,试验1组、试验2组成活率分别达到88.2%、81.7%,而对照组病鱼身上小白点未消失,不摄食、游动迟缓异常,成活率为65.4%。 关键词: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水霉病;防治 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乌江、南盘江、澜沧江、龙川江等湍急的水流中[1],肉质细嫩鲜美、经济价值高[2]。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培育灰裂腹鱼鱼种过程中发现受伤的鱼体易感染水霉菌,症状表现为在鱼体头部、躯干部、尾部等均有小白点,呈灰白色或白色棉絮状,严重影响鱼种培育生长效果。水霉病极易在20 ℃以下发生,是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3],危害渔业生产。现已报道感染水霉病的鱼类有红点鲑、月醴、花鲈、昆明裂腹鱼、斑点叉尾鮰等[4-8],然而对灰裂腹鱼发生水霉病的防治尚未见报道,现将灰裂腹鱼水霉病的防治效果做一简要介绍,以便为今后养殖灰裂腹鱼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时间 试验地点选在毕节市鑫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赫章县双坪基地进行,长方形流水池,面积48 m2、池深1.2 m、水深1.0 m;试验时间为2019年3月24日至4月22日。 1.2 试验材料 以感染水霉病灰裂腹鱼鱼种为试验材料,病鱼体表有灰白色棉絮状小白点,摄食减少,游动迟缓异常,体长(12.3±1.2)cm,体重65~75 g。治疗药物:Vc应激宝、霉立净、聚维酮碘、应激活力源及氯化钠、小苏打等。 1.3 试验方法 根据池内鱼体情况对各种药物用法用量作适当调整,选取三个患病鱼池,分别设试验1组、2组和对照组。 试验1组操作过程如下: 第1至2天不投喂饲料,使用Vc应激宝,用量48 g/次,加水混匀,全池均匀泼洒3次,时间为07:00、12:00、17: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3天不投喂饲料,使用霉立净,用量4.8 L/次,加水混匀,全池均匀泼洒3次,时间为08:00、13:00、18: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4天不投喂飼料、不使用药物,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1次/h。 第5天不投喂饲料,使用霉立净,用量4.8 L/次,加水混匀,全池均匀泼洒3次,时间为08:00、13:00、18: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6天不投喂饲料、不使用药物,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1次/h。 第7天使用聚维酮碘溶液,量取14 mL,加水混匀稀释,全池泼洒2次,泼洒时间为08:30、18: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8天不投喂饲料,使用霉立净,用量4.8 L/次,加水混匀,全池泼洒3次,泼洒时间为08:00、13:00、18: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9天不投喂饲料、不使用药物,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1次/h。 第10至17天用应激活力源拌饲料投喂,应激活力源用量为8 g/kg饲料,日投饲率为1.5%,投喂3次/d,投喂时间为07:30、12:30、17:3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1次/h。 第18天不投喂饲料,使用霉立净,用量4.8 L/次,加水混匀,全池均匀泼洒3次,时间为08:00、13:00、18: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19天不投喂饲料、不使用药物,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1次/h。 第20天使用聚维酮碘溶液,量取14 mL,加水混匀稀释,全池泼洒2次,泼洒时间为08:30、18: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21天不投喂饲料,使用霉立净,用量4.8 L/次,加水混匀,全池均匀泼洒3次,时间为08:00、13:00、18:0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次/h。 第22天不投喂饲料、不使用药物,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0.5~1次/h。 第23至26天用应激活力源拌饲料投喂,应激活力源用量为8 g/kg饲料,日投饲率为1.5%,投喂3次/d,投喂时间为07:30、12:30、17:3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1次/h。 第27至30天使用江团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2%~3%,投喂3次/d,投喂时间为07:30、12:30、17:30,池内水体交换次数为1次/h。 试验2组操作过程如下: 整个过程中使用氯化钠+小苏打联合治疗水霉病,其使用浓度为2 mg/mL氯化钠+1 mg/mL小苏打。 对照组不做任何药物处理。试验期间水温为14~18 ℃,pH为7.0~7.9,溶解氧为5 mg/L以上。 2 试验结果 试验1组、2组经过不同药物组合治疗,达到了预期试验效果,灰裂腹鱼鱼体上病鱼身上小白点逐渐消失,体表裸露伤口逐渐愈合,恢复正常摄食和游动;而对照组未得到药物治疗,病鱼消瘦、游动迟缓、不摄食。其中试验1组、2组成活率分别达到了88.2%、83.7%,而对照组成活率为65.4%。 具体结果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本试验对3个患水霉病鱼池通过设试验1组、2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1组、2组分别使用Vc应激宝、霉立净、聚维酮碘、应激活力源等药物及氯化钠和小苏打联合进行了一个月有效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鱼体身上小白点消失,摄食、游动活力逐渐恢复,成活率分别达到了88.2%、81.7%;而试验2组成活率低于试验1组,这可能与使用药物种类及鱼体患病程度有关。对照组未进行药物治疗,鱼体身上小白点未消失、食欲差、游动迟缓,成活率为65.4%。 由于水霉病具有生存水温低、易感染体质弱或有伤口的鱼体的特性,日常养殖过程中预防鱼体受伤、加强鱼体抵抗力是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患病鱼体应选择对环境污染小、药效强的药物进行治疗,这对提高培育灰裂腹鱼苗种及养殖成鱼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康祖杰,杨道德,黄建,等.湖南鱼类新纪录——灰裂腹鱼[J].四川动物,2015,34(3):434. [2] 王思宇,郑永华,唐洪玉,等.灰裂腹鱼肌肉营养分析与评价[J].淡水渔业,2018,48(02):82-88. [3] 张礼虹, 胡维宏, 薛晖,等.春季池塘循环水系统养殖鳊鱼水霉病防治实例[J].水产养殖, 2018, 39(08):48-49. [4] 李爱华,聂品,卢全章.花鲈水霉病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9,23(4):388-390. [5] 朱玲.月鳢水霉病病因分析与防治[J].科学养鱼,2006(4):53. [6] 杨林,詹会祥,周礼敬,等.昆明裂腹鱼水霉病的防治试验[J].河北渔业,2016(3):46-47. [7] 刘德建,陈奇,郑伟力.斑点叉尾鮰水霉病的防治技术[J].科学养鱼,2006(9):56-57. [8] 史秀杰,刘荭,高隆英,等.患病北极红点鲑的病原分离与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2):223-227. (收稿日期:2020-03-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