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用心书写爱
范文

    徐建军

    关键词:学困生;平等;健康成长;努力

    2010年下学期,我任教131班英语兼班主任。新学期的第一天,其中一个男孩子给我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愁眉苦脸的家长带着一个看上去就很顽皮的小男孩,要求插班,家长担心我不接,便事先找校长,还找了一个她熟悉的老师跟我打招呼,我打开他的学生守则一看,他是其他中学转来的,该生成绩差,表现不好,还谩骂老师,原来的老师不管他了,他去过其他学校都被拒之门外,这明摆着是将这个“破皮球”踢到我这里来了。看到孩子用乞求的眼神望着我,教师的天职驱使我毫不犹豫地接收了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并没有把李×当差生看待,凭着我的感觉,他的智商并不差,于是我每天都留心观察他,努力在他身上找闪光点。后来,我发现他在搞班活动时能踊跃参加,而且大方。在上体育课时,跑步快、打羽毛球、滑滑板也不错,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踢毽子、跳绳都比较厉害。于是在下学期一开学,我便指定了他当体育委员,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认可。他担任体育委员工作非常负责,而且每天来得很早,便带领同学们在操坪跑步。我心里暗暗高兴,经常找他单独谈心,当他表现好时,我及时给予表扬、肯定。慢慢地我把他引导到学习方面来了,鼓励他,说他是班干部的一员,就是要做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要学习成绩好,慢慢地他对学习也感兴趣了。我还经常到他寝室里去问寒问暖及询问生活情况,不到一年,他跟我的距离拉近了,他很信任我,什么都跟我说,他完全变了一个人,进步很大,在期末考试中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现在他临近毕业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强,他先前的野性、任性、懒散荡然无存了,成为一个勤奋向上的好学生。

    看到李×同学的转变,我想起了一句话:“作家是为作品活着”,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是为学生活着,让我们谨记: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呵护,需要爱,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充足的爱!即使是一个被遗弃的“破皮球”,我们还是要毅然拾起,耐心修补,使之重放光彩。我们教师绝不能“破罐子破摔”,不能把“好”与“差”看绝对了,一定要用师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有一次,美术老师请假,叫我代课,于是我想趁机教育一番学生,所以我故意晚一点进教室。看到我进去,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了,于是我就说:“因为你们经常吵闹,不遵守课堂纪律,美术老师就不高兴给你们上课了!此时的学生个个唉声叹气,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看出来了,他们有的在埋怨,有的在自责,……总之一个个很不满,不情愿地把美术书整理了下去。正好我也在赶进度,所以这一节课当然是做我的语文作业了。上完课我回到办公室还有点得意洋洋呢!告诉同事们今天我代课简直是一举两得,既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又完成了语文作业。可是,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几天后我收到了学生写给我的一张纸条,纸条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老师,您说那天美术老师不来给我们上课,是因为同學们很吵。可第二天我们问了美术老师,美术老师说他生病了。老师您谝了我们,为什么呢?您不是一直教育我们要诚实,不能撒谎吗?……读完学生的这段话,我的心里紧张、沉重、难过……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在每天的教育中,我虽然在想方设法教好学生,但从这件事情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得做到,虽然我的谎言是善意的,但也要不得。正是我欺骗了学生,所以才遭到了学生的质疑。也许这样一来,我在学生中的威信失去了很多,也许我的教育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也许我会为人民教师的形象抹上污点,也许……我不敢再往下想了,顿时心中立即闪出了一个念头:我不是经常教育学生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吗?道歉,对!向学生道歉!第二天我郑重向学生道歉,讲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于是我得到了学生的谅解。虽然学生原谅了我,但我内心的自责感永远也抹不掉,所以我告诫自己:以后千万不能再撒谎了!我始终牢记那次撒谎后的教训:我一定要给学生做个好榜样,不欺骗学生,说话算话。望着班级中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我知道他们渴求的不仅是知识的甘霖,更是如何做人的真谛。

    我每天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对照反思:自己在学生面前注意礼貌了吗?平时看到地上有纸屑弯腰捡了吗?每天注意整理自己的讲台了吗?平时在校的每一天,我都很庆幸,庆幸的是从学生的模仿中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我也很欣慰,欣慰的是从学生的变化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师,我要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自己崇高的师德塑造人。我要为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努力,再努力!

    参考文献:

    [1]谭峰,李瑾.综合干预让学困生健康成长[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10):75.

    [2]胡振友,刘保团.学困生需要更多的关爱[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Z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