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城市河流景观回归自然之路 |
范文 | 丰华 何武璋 许先升 杨定海 摘要:台湾“宜兰河再生计划”的控制性规划以长15.4 km的宜兰河为主体,对自中山桥至铁路桥长2.2 km的都会区段宜兰河滨公园进行了为期十余年的生态性低水护岸修缮、高滩地设计、生态堤防改造与堤顶绿色廊道营造以及水环境品质改良,以提高、保障城市防洪能力为前提,近自然化生态设计为要旨,丰富滨水游憩空间体验、实现多功能利用为目标,营造山、水、人、城为一体自然融揉的城市河流景观。 关键词:近自然化设计;宜兰河滨公园;防洪;滨水游憩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61-0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西线城市在高速发展中忽略了都市自身特色,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诸多难以逆转的环境与城市问题逐渐突显出来。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高峰会议”引发可持续发展思潮全球化,台湾景观与建筑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1999年发生于台湾南投的“九二一大地震”对台湾政经、社会文化产生全面冲击。从专业者到普通民众到相关部门,人们开始对建筑与景观功能、公共绿地的角色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固有认知重新打上问号,开启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全面省思与新一轮的绿地系统更新革命。 宜兰河位于台湾宜兰县境内,为兰阳溪北岸最大支流,发源于五十溪山西峰及大礁山(EL.1161)与小礁山(EL.1147),并先后汇集五十溪、大湖溪、大礁溪、小礁溪,于员山大桥后进入中下游,再围绕宜兰市北流至壮围乡后,于东港附近汇入兰阳溪,流域面积共计149.06 km2。包含上游小礁溪、大礁溪、五十溪、大湖溪,及宜兰河主流高滩地,全长约15.4 km。流域涵盖员山乡、礁溪乡、宜兰市及壮围乡。从1901年日据时期开始逐步修护宜兰河西乡土堤。后因常年遭遇洪泛灾害,1985年“第一河川局”将堤岸整建为混凝土坡面堤防,改变了宜兰河原有面貌。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渐提高与游憩需求的增加,宜兰河再生计划在民意需求、多部门共同参与推动中,于1997年完成整体规划与设计。 1设计思想与决策 “宜兰河再生计划”是动态化设计过程中由多方参与协作的共同结果。其中涉及水利、河川、道路桥梁等多部门的不断沟通与协调。项目组突破层级法规的限制,协助争取项目经费的分期补助,在策略优先级与工程评估下,把宜兰河都市段切分成几个项目来分段分期执行。整个宜兰河的规划与设计均基于宜兰城都市特质,力求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通常,对河岸治理的概念会是生硬的阻隔人与河流、人工痕迹严重的堤岸硬质化处理。而宜兰河治理前后除了在沿岸巧妙增设的基础设施,几乎看不出来做了哪些改变。体现出对城市河流“治理”的不同理解。一条河遵循自然法则,承载生命永续流淌,水满则溢,水枯则竭,泛滥、干涸、汹涌、静谧……都曾是它在某一时刻某一时期的特征。人在自然环境中,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的欣赏、学习、包容与适当干预成为另一种生态人文视角下的滨河景观设计理念。宜兰河再生计划整体规划即是以这种思想为核心理念,在确保洪泛安全基础上,以经济环保为前提,尽量少人工干预,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宜兰人愿意俯下身来,最大程度地保留符合城市特质的宜兰河乡土气息,还原生态自然的环境,方便人们跨越河堤去亲近、了解河流;人工设施的比重被很好地控制在较低限度,却更为人性化地服务人们的休闲游憩活动。城市与自然有机融为一体,这一份优雅与从容的生态价值观实现了美好的诗意栖居理想。 1.1规划理念 项目从宏观之都市设计角度,到中观之宜兰河滨公园规划与设计,再到微观之近自然工法运用都与生态息息相关。宜兰河再生计划使河堤尽量谦卑平和地消融于土地中,同时适当开辟更多无障碍通廊使市民方便游走于都市、河流景观、乡野自然之中。打破了封闭的空间边缘地带,活化旧城边缘,整合零散公有绿地,串联小区、公共绿地,形成山、水、人、城一体有机的自然环境(图1)。 1.2设计决策 宜兰河河滨公园整体规划于1997年完成,从下游至上游分别规划为河口生态区、农村生活区、都市生活区、田园景观游憩区、山坡地保育区等。其中都市生活区范围为自中山桥至铁路桥的宜兰河滨公园规划,全长约2.2 km。宜兰河滨公园位于宜兰河流经都会区段,在生态自然的基础上,力求与都市纹理自然连接,形成从都市到河滨公园、城市山水、郊野景观的完美过渡。 1.3近自然化设计 宜兰县在生态工法上的实践始于宜兰河。该县多年来推动观光事业发展,注重河川生态保持,宜兰河也被列为重点发展区带。基于宜兰河先天优良的自然环境与相关部门、民间保育组织的长期关注,都会区段沿岸人文历史特质得以良好保存。在此基础上,项目组采取适地适宜的低水治理、高滩地设计、绿色堤防改造等手段,通过近自然化设计丰富了宜兰河使用功能,使其成为多功能景观利用典范。 2设计内容与工程技术措施[1] 宜兰河滨公园主要规划理念为:在符合防洪、排洪保障民众安全和水利功能基础上,运用当地设计语言,营造集水陆生态、景观、游憩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绿地。宜兰河滨公园整体设计结合都市纹理,呼应周边景观;维持地方特色,发扬场所精神;尊重历史,强调人文,维护生态。创造柔性林荫堤顶休憩空间;开设绿草如茵与视野宽阔的高滩地草皮;营造自然生态低水护岸与亲水平台;为民众提供休闲活动与游憩利用之地(图2)。 2.1生态性低水护岸修缮 因宜兰河滨公园位于特殊的都会区段,规划设计从水利防洪的角度出发历经整治,部分堤防、河床作硬质化处理。项目将主河道河床去硬质化,加筑缓坡,通过合理选用当地石材设立亲水河谷、步道、石面护岸、亲水平台等多项设施。石块间预留的透水缝隙,也为河川环境创造更多生机。这种运用兼顾防洪与生态的近自然手法,具水土涵养功能又营造了自然休闲的生态环境而广泛受到当地民众欢迎(图3~5)。 2.2高滩地设计 项目采取分区分段进行施工。第一期:中山桥至庆河桥段;第二期:庆河桥至宜兰桥段;第三期:宜兰桥至铁路桥段。第一期工程河岸水道笔直,规划设计一段可开展划龙舟或独木舟等水上活动的人工河道,满足节庆和水上运动需求。这期工程成功整治了河岸滩地,以及加设的滨水游憩设施。第二期庆和桥至宜兰桥段位于河道的转弯处,弯折的河岸曲线更适宜复原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第三期规划为“运动休闲区”,滩地增设了一定面积篮球场等运动设施。 宜兰河滨公园为都市生活区段,但整个宜兰城民风淳朴、人情味甚浓,都市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也依然保持其独有的稻田、远山、童话风格的都市设计,坚持保留与传承都市特质。因而宜兰河滨公园段希望达成预留以远山为主角的空旷视野,营造绿荫环绕的宜兰城市生活圈,满足市民便捷性高、可达性强的“可以散步的”城市需求,和享有轻松、悠闲的都市时光的美好愿景。 河岸线的设计力求因地制宜,基本保持、恢复宜兰河乡野气息,寻求早期航运、渔船码头的历史遗迹,在移步异景中亲切体验宜兰城都市风貌。 2.3生态堤防与堤顶绿色休憩廊道营造 通过充分考虑地质、地形、水文、植生情况、生态环境需求(如特定物种保护与复育)等该流域环境特征,要在保证水利防洪基础上实现宜兰河近自然化生态环境、贴近乡亲感情的滨河景观,首先就要打破水泥加固的防洪堤坝,去除硬质化,还原乡土自然。 充分考虑各区段安全因素后,项目组采取分段加强河堤稳固性。以破堤方式逐步拆解旧堤防,将堤防横向切开,中间以L型挡土墙保固,边坡覆土夯实后栽植绿植,重新构筑为绿色堤防。堤顶设自行车道,沿河堤靠河岸方向间隔设计口袋公园以便游憩。在河堤两旁坡内种树、植栽,创造柔性林荫堤顶休憩空间。 3复原后成果与评价 3.1防洪与水利功能提高 改造后的宜兰河不仅在形态上更趋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在强暴雨来临之时也能够更好地抵御洪流,抗击灾害以及实施灾后重建。 3.2河流景观自然化 改造后宜兰河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有所提高,动植物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缮。河流景观更趋于自然有序,山水之间草木弥生,人的出现却并不突兀,“亲山亲水”尽在咫尺之间。河床去硬质化,并恢复乡土植物生长空间;河岸高滩地广植宽阔草坪,沿河疏密有致地种植乡土树木,实现拥有远山视野、贴近乡亲感情的河滨公园。 宜兰河生态治理之成功也被“公共工程委员会”评选为生态工法溪流整治的示范点。全主流河域环境规划推动河川生态环境保育工作,可为其它河川各项后续建设计划提供依据与规范。改造后的宜兰河环境更趋自然,水体也逐渐恢复自身调节能力,硬质化堤防得到全面改善。 3.2.1水体改良 宜兰河再生计划规划设计结合城市规划、水利部门、设计单位、民间组织多部门、多方位合作研习,对水流水量进行严格测绘与精细考虑,最终针对不同区段进行分区规划施工。改造后的宜兰河水质清冽,自然植生对水环境改良起到进一步促进作用,同时营造出富有野趣的乡土氛围。经由严格测算,水量在枯丰季节均得以保障,旱季河水盈盈,水生环境优良。 3.2.2恢复生物多样性 改造后的宜兰河不仅重塑了景观环境,本土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改善和恢复。合理规划的植物景观吸引了昆虫、鸟类,鱼类在这里寻回了栖息地,微生物和两栖动物也重置了河岸“家园”,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真实、微观的自然,精心设计的细节成功实现生态显露设计,宜兰河也因为人的参与使动植物重焕新生。 3.2.3都市与景观自然融合 宜兰多年来以优美的自然环境、特有的兰阳文化、清新的城市特质和浓浓的人情味闻名。宜兰县多年来与景观规划团队施行的都市改造运动、市区绿地整合与环境改造,以及始终心系自身环境的宜兰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逐步建立起其独特的都市风貌。宜兰河再生计划将新旧城区重新串联,活化边缘空间带,焕发老城区活力,实现了都市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揉。全新的水与绿交织的兰阳新城也因此吸引越来越多各地学者与相关机构慕名过来学习借鉴。宜兰也因此多次举办研讨会。2003年召开的宜兰河生态工法博览会即吸引大量外宾及其它城市团队交流学习作为多项目利用典范的宜兰河的生态工法运用和防洪管理措施。 3.3游憩空间质量提高 改造后的宜兰河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生态环境优良的宽阔草坪不仅保留了宽广的视野,营造了优美的景观,更为市民们提供了广阔的休闲环境,成为宜兰人业余时间散步、慢跑、锻炼、遛狗等的好去处。重新规划修建的自行车道自然环境优美,成为宜兰最适宜骑行的自行车道之一。河堤的生态整治更是成为宜兰城一抹新绿,逐渐弱化其阻隔人与自然的缺陷,消融于土地当中,人可从城市到河边通畅行走。河堤之上又具有游憩、生态教育和观赏河流之最佳观景点。兴建时间较早、以机动车使用为主的庆河桥,伴随着城市发展,桥两岸交流日益紧密,又设计加建一条附挂人行、自行车道桥。加设的津梅栈桥促进两岸交流,加深乡亲感情,也丰富了河流观景点与游憩体验,更成为兰阳平原极具地域特色的景观之一。宜兰河滨公园岛屿、喷泉、湿地、水生植物一体的景观构成都市生活区内的野趣大自然,人们在此能享受轻松休闲的都市生活,又能学习自然法则与生存智慧。 4借鉴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河流污染、空气污染和雨洪内涝等问题。在反思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之际,宜兰河再生计划的改造成功为我们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通过一条都市河流的生态设计焕发都市边缘地带之新生,成为同类城市河流整治项目学习借鉴之典范。 4.1防洪措施 在水利水防方面,宜兰河由下游至上游分别规划为河口生态区、农村生活区、都市生活区、田园景观游憩区、山坡地保育区等集生态、文化、游憩、教育多功能为一体的五个区域,对不同区段的水量进行数据分析后再进行规划设计。改造计划以生态性低水护岸营造、河岸高滩地设计、生态堤防建设为主要途径。日常为市民提供宽阔休憩场地,在灾害来临时则作为临时集散地,洪汛时期则充分增大洪流横截面积提高泄洪速率,增强防洪能力。尊重地域性而保留及种植本土水生植物,并顺应河岸线自然生长,使其在灾后能起到积极自我修复作用,助力河流河岸线恢复。 4.2可持续性目标要明确 重新认识、审视都市与河流的关系,在保证防洪和水利功能基础上尊重河流自然属性,实现生态显露设计;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与植物,运用近自然工法经济有效地实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以最低限度干预河川自然发展,提高河流自我修复能力。 4.3优化游憩系统 宜兰河再生计划致力于恢复生态功能和提供优质的游憩系统,规划设计了完整的自行车道、游步道和休闲设施,整体互不干扰,休闲体验也不同,但又相互成景、相映成趣。河流沿线不同的水流形态、浅滩、生态跳岛、高滩地草坪与丰富的植生构成连续自然的观景体验。都市区段消融堤防阻隔了人与水环境,在现有条件下整合、串联零碎公共用地,提高亲水可达性,为市民提供无障碍开敞滨水休闲绿地。宜兰河再生计划使得新旧城区从都市到宜兰河到远郊、稻田、远山,再到轮廓清晰的天际线,形成良好的衔接与过渡,营造亲和隽永的山水宜居环境。 4.4恢复具有地域特征的河流景观 改造后的宜兰河恢复了生态自然的乡土景观,沿岸景致优美、水质优良、生态资源丰富,是在都市区段保留的乡土野趣自然景观。项目注重地域特色恢复与传承,融合本土元素,关注土地,营造出独具特色的都市景观。 文中图1来源于参考文献[1];图2来源于参考文献[3];图3来源于参考文献[2];图4~7为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1] 宜兰县政府主办.宜兰河生态工法说明书[M].宜兰:宜兰县政府,2003: 1-22. [2]宜兰河生态工法博览检讨报告[R].宜兰:宜兰县政府,2003:2-3. [3] 王士芳.生命河流宜兰河再生[J].风景园林,2011(5):44-45. [4]日本土木学会. 滨水景观设计[M]. 孙逸增译.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7. [5] 河川治理中心. 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M]. 刘云俊译.湖洪营校.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3. [6] Forman R T T, Godronm. Landscape Ecology [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86. [7] 付飞,董靓.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 (12):8-11. [8] 俞孔坚, 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2003(5):29 - 32. [9] 达良俊, 颜京松. 城市近自然水系恢复与人工水景建设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5(1):9-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