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州黄埔村祠堂建筑使用现状调查及其改善策略 |
范文 | 赵建华 曾梓韵 赵晓铭 摘要:祠堂是我国传统乡土礼制建筑,承载了我国传统宗族文化和儒家礼制思想,但现在却面临着弃置或使用不当等问题。如何更新与利用传统祠堂,使之重新焕发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黄埔村为例,分析了传统祠堂的价值特征,对其使用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指出影响使用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优化功能选择、创意性使用、完善配套设施、明确管理主体四方面提出了祠堂从传统宗族纽带向现代公共社会职能转变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祠堂建筑;现状调查;活化与再生;古黄埔村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4-0048-06 收稿日期:2017-06-28 修回日期:2017-07-11 祠堂作为我国传统乡土礼制性建筑,是宗族文化和儒家传统礼制思想的传承载体。在传统社会里,祠堂具有承办祭祀明礼、聚会议事、财产分配等重要宗族事务的功能。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与发展,人们宗族观念逐渐淡化,祠堂的宗族功能减弱,并面临着空置、弃置甚至被拆毁等严峻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使祠堂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活力、传承和发扬岭南传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广州黄埔村是广州市传统历史文化村落的主要代表之一,传统宗族文化底蕴浓厚。2013年开始,广州市海珠区每年10月在黄埔村举办“岭南祠堂文化节”,开展饮菊酒、开笔礼、广绣、珠绣、剪纸等岭南传统习俗与民艺等系列活动,传承岭南传统文化,使千年祠堂重获新生。 研究小组现场查勘发现,黄埔村原有祠堂30余处,现存18处,其中4处空置暂未使用。通过调查目前开放使用的14处祠堂的利用情况,发现祠堂的职能已由传统宗族功能转向现代社区功能,并对传统祠堂建筑的活化与再生提出优化与改善策略。 1黄埔村祠堂的价值分析 黄埔村(现为黄埔社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珠江黄埔涌西岸,属琶洲街管辖,是海上丝绸之路中黄埔古港遗址所在,在广州对外海上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前港后村、港村一体”的黄埔村 黄埔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自古便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发展为广州对外贸易外港。1757年成为清政府一口通商的唯一口岸,黄埔挂号口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必经之口。黄埔古村因而兴盛,店肆鳞次栉比,夜市通宵,俨然“是一个住有几千人的市镇”。鸦片战争后,广州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被上海取代。黄埔古村由港口贸易经济转向农业自然经济,逐渐衰落沦为一般村庄。 新世纪来,随着广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琶洲地区成为广州市会展贸易区。凭借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黄埔古村古港逐渐发展为广州风格独具的对外商贸历史文化旅游区。 今日的黄埔村“水环村、村环水”“前港后村、港村一体”的空间格局较完整。祠堂、民居,庙观、古码头遗址等保存较好,极具传统岭南村落特色(图1)。 1.2黄埔村的祠堂价值分析 1.2.1名人贤士与祠堂 黄埔村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村民接触外来文化者众,历史上从政留学经商者较多,涌现出一批名人贤士。如著名的十三行行商梁经国,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官“黄埔先生”胡璇泽,近代铁路专家胡栋朝,广东现代糖业创办人冯锐等。故而,修建祠堂光宗耀祖蔚然成风,清末村内祠堂数量多达30余处。 宗族的财力势力和用地规模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祠堂的平面型制和规格。从姓氏上来看,黄埔村属于广府地区典型的杂姓混居聚落,主要有冯、梁、胡、罗四大宗族,及少量关、黄、卫、陈等杂姓。与其他村落不同,黄埔村各宗族和谐相处,少有纷争,各姓祠堂混聚在一起,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甚至建有少见的合姓祠堂——胡梁家祠。现存的18处祠堂中,冯氏祠堂最多,有7处,其次是梁氏6处、胡氏4处、罗氏1处。 1.2.2祠堂的艺术特征 黄埔村祠堂多数分布在村落中心区,依主街、河涌、水塘而建。盘石大街、夏阳大街、拱北大街等村内主要街道分布最为集中。祠堂前一般带有宽阔的广场或水塘,附会风水中以水聚财之说,也有防火救灾之用。 祠堂型制规整、中轴对称、工艺讲究、装饰精美。多为一路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三进祠堂规模较大、型制较高,一般是供奉姓氏太公的大型宗祠或等级较高的分祠,共6处,如胡氏祠堂(图2~3)、罗氏祠堂、云隐冯公祠、晃亭梁公祠等。两进祠堂一般为房份分祠,规模较小,空间层次相对单一(图4~5)。 2黄埔村祠堂使用现状调查 目前,黄埔村祠堂多数保存情况良好,院落式的空间布局宽敞灵活,能满足多种现代使用功能需求,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现代社会,祠堂一方面仍担负着传统宗族纽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公共性社会职能。 黄埔古村古港保护规划实施和旅游开发以来,知名度大大提升,古村古港焕发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岭南祠堂文化节活动举办以来,公众对祠堂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增强,祠堂利用类型更为多样,利用率大大提升。 2.1使用功能调查 祠堂的使用可分为传统节庆日的特殊使用和平日生活中的常态使用两种情况。一方面,祠堂在傳统节庆日仍发挥着重要的宗族礼制功能,如拜祭、议事、祭祖等:另一方面,祠堂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是居民平日生活游憩的重要场所。 据调查,目前黄埔村祠堂除4处暂空置外,其余14处再利用的祠堂,除节庆日举办传统宗族活动外,还有商业经营、行政办公、文娱活动、文化展览、教育培训等使用功能(表1)。 2.1.1节庆期间的传统礼制功能 岭南地区传统宗族意识相对较强,在特殊节庆期间传统祠堂仍是村民祭祀礼仪的重要活动空间。 每年逢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以及北帝诞、娘妈诞等岭南特有节日,都有在祠堂祭拜、表演等风俗。此外,宗族聚会或村民婚嫁寿辰时也经常在祠堂及前广场广设宴席,款待亲朋。 2.1.2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社会功能 平日,祠堂则是居民日常交往活动,游憩休闲的重要场地。作为城市边缘区的历史文化旅游地,黄埔村对市区游客吸引力大,周末游人如织。因此,祠堂的社会功能较为多样,使用率高,主要有商业经营、文化展览、休闲娱乐等功能类型。 1)商业经营——以化隆冯公祠为例 祠堂空间置换为商业经营功能的主要有化隆冯公祠、敬波梁公祠、潮江胡公祠。这三处祠堂都位于村中心主要旅游路线上。 譬如化隆冯公祠位于村内中心商业区祠堂街上,以木板文创产品制作和销售为主,是广州木版年画艺术实践基地。基地不定期举办传统拓印亲子活动,利用率较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功能改造上围绕中间庭院布置商业空间。头门和两廊为展览区,正殿为木板年画的创作区、销售区。 2)文化展览——以梁氏祠堂为例 梁氏祠堂位于村西古港与古村间交通节点上,正对黄埔公园,环境优美,前有河涌蜿蜒而过,前广场空间开阔。2012年升级改造为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 祠堂历史建筑后有新建展馆,风格较统一。展览馆生动展示了广州海上贸易发展史和黄埔古村“前港后村、港村一体”的历史环境。除了图片、模型等传统静态展示,还采用了3D动画、电子沙盘、“幻影成像”“老人讲古”等创意互动式展示,对游客吸引力较大,使用率高。 3)休闲娱乐——以美石冯公祠为例 美石冯公祠位于村外围东侧,靠近新建村民小区。曾做加工厂使用,破坏较大,仅存正殿和寝殿,头门已不存,现为村文化活动中心。设有棋牌桌、电视、沙发等简单设施。 虽只在平日开放,但因临近居民生活区,使用率高,附近老年人每日都会聚集在这里喝茶聊天、打牌消遣。因头门不存,前面有较大空地,周末有较多儿童玩耍活动。 2.2祠堂使用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小组对现有14个再利用的祠堂使用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共回收问卷92份,有效问卷80份,其中当地居民26份,商铺经营者10份,租客13份,游客31份。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满意度较高的是美石冯公祠、梁氏祠堂、胡氏公祠:而晃亭梁公祠、罗氏祠堂、禄贤梁公祠等满意度偏低;其它祠堂的满意度较为接近,在40%左右(图6)。 究其原因,祠堂的使用满意度主要受可达性、功能类型、配套设施、管理方式4方面因素的影响。 2.2.1祠堂的可达性 祠堂的可达性是影响使用满意度的首要因素。 对于游客来说,分布在黄埔古港主要旅游路线上、人流密集新村的祠堂使用满意度较高,使用率较高。譬如梁氏祠堂靠近凤浦牌坊和黄埔公园,离黄埔古港景区最近,游客可达性高,参观游览数量也就较高。 对当地居民而言,便捷性是影响使用频率的主要原因。满意度最高的美石冯公祠,虽然偏居一隅,但紧邻人口密度较高的环秀新街多层生活小区,许多老年人日常都会到祠堂内消遣娱乐。 而满意度偏低的罗氏宗祠等3处位置较偏的祠堂,可达性较弱,使用频率低。 2.2.2创意性功能不足、公众参与程度低 作为旅游地,黄埔村祠堂的功能置换应更复合、多样,才能满足游客的现代需求。目前,村内祠堂的利用方式仍较为保守,缺少具有创意的利用类型,与江南地区历史建筑创意化利用方式仍有一定差距。总体来看,仅有化隆冯公祠以木板文创工艺品为特色,显得较有创意,使用满意度也较高。而大多数祠堂仍以单一的展示性销售为主.公众参与程度较低。 有些祠堂存在“有名无实”,甚至封闭使用的情况。虽挂牌为艺术培训实践基地或社区学堂,实际上较少使用,也极少举办公益性活动。 此外,仅在传统节日开放以祭祀功能为主的祠堂,以及榕川冯公祠等4处空置的祠堂,都亟待进行功能置换,通过公众的体验式参与,发挥更大的潜在价值。 2.2.3配套设施缺乏、使用对象受限 祠堂承担了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职能。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定配套设施的祠堂,使用率和满意度越高。但多数祠堂的服务设施缺乏、存在类型单一、质量不高、数量偏少的问题。尤其,具有标识性、引导性的现代服务设施匮乏。 2.2.4管理方式的差异 管理方式不同是影响祠堂使用满意度的另一因素。有专人管理、开放时间规律的祠堂维护较好、使用满意度普遍高。 经济实力较强的冯氏、胡氏等宗族祠堂由宗亲会负责日常管理、修缮等,聘请族内中老年人作为日常管理人员,由宗亲会基金支付劳酬。而宗族实力较弱的姓氏祠堂,多空置或使用率低,缺少专人管理。 作为社区中心及办公使用的祠堂,一般由社区选派该宗族的后人为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商业用途的祠堂,直接由租户管理负责,环境改造有一定特色。 3使用价值提升策略 针对上述黄埔村祠堂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使用价值提升策略。 3.1优化功能选择 根据不同祠堂的规模、位置及空间布局特点,结合不同年龄游客和居民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功能置换方案。 作为村庄公共场所,多数祠堂地理位置优越,不仅可以被利用成商业经营、文化活动场所,还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空间载体,与民间传统活动或公共文化节日结合,成为举办节庆活动的场所。 对于规模较小,空间狭促或位置较偏的小型祠堂可利用为村委等办公场所,既延续了祠堂的聚会、议事功能,又保证祠堂常规的维护保养,以免荒废闲置。 3.2开发创意性功能活动 要注意祠堂使用中平日的常态功能和节假日的特殊功能相结合。避免平时闲置,不利管理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一方面可增设图书室、活动中心等社区性服务设施:另外,结合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有岭南特色的创意工艺品,在设计一展销一教育一体验不同环节加入创意元素.不仅注重祠堂文教功能和商业价值的开发,也使游客有更多机会参与体验岭南传统文化。 3.3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充分发挥祠堂的使用价值,必须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对于作为展览、商业等旅游开发的祠堂,应增加厕所、垃圾桶、指示牌、护栏、服务管理处等配套设施,提升旅游品质。 对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祠堂,其配套设施要注重多样性,满足不同年龄使用对象尤其是老年人的使用習惯和需求。 3.4明确日常使用和管理制度 传统祠堂在处理宗族事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宗族统一管理使用。现今村庄已由乡规民约的自治管理转向现代社区化管理。村集体应组织好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负责祠堂物业出租与管理,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鼓励艺术与经营相融合,明确日常管理主体,建立祠堂使用管理条例,使祠堂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有章可循。 除了宗亲会和社区管理,还应加强祠堂具体使用对象和公众的参与意识宣传和教育,多方面做好祠堂日常管理维护。 4结语 综上所述,岭南传统祠堂作为乡土礼制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祠堂正由传统宗族中心转型为公共文化中心,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文化建设中重新焕发活力。传统祠堂再利用不仅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更能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延续传统文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