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主体价值取向与融合 |
范文 | 沈敏 农村义务教育不仅要提高少年儿童民族素质,学习普适性公共知识,还承载着农村文化传承的希望,扛有“守土”“爱土”之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让农村义务教育中“去农化”“城市化”“现代化”等价值取向困境在新的历史际遇中融合,回归本源价值追求。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一直是重要的教育体系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说明,“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由此可知,引导孩子内在发展,提高民族素质的价值导向是义务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总结学术界对农村教育内涵的分析和探讨,有区域论认为农村教育是“在农村”“靠农村”“为农村”的教育性质;对象论认为农村教育是包含全部农村人口在内的全面的和适切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功能论认为以促进农村转型为要,包括扫盲、基础教育、“宽实活”的职业教育和“短平快”的成人继续教育和有关高等教育在内的旨在促进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但无论哪种看法,针对农村教育都表达出为三农服务的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价值取向应既体现出义务教育根本价值,也能彰显出农村教育特征,具有普适性,多价值融合性和适切性。 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价值取向困境 1、“去农化”教育目的,弱化乡村少年“爱土”热情 40年前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社会发展速度远远不及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城乡社会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当村民有机会成为市民时,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之一:正在人格定型,树理想、定展望阶段的乡村少年,似乎唯一的要求就是“考出去”、“读出来”,实现“逃离农村”的梦。农村成员对教育的普遍价值判断是,希望通过普惠制义务教育获得改变原本贫穷落后状态的机会,考上更好的高中,更好的高校,并留在大城市,实现教育脱贫,实现几代人身份的转变,从而遮掩掉乡土身份。而在这样的价值判断环境中长大的乡村少年已从心理上不认同乡土文化和环境,“身”在乡村,但“魂”早已远离乡村。 2、“城市化”教育内容,加深乡村少年“离土”共识 文化传承中教育无疑是最重要工具的之一,文化或成为教育内容或影响教育方式,在教育培养人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延续与传承。长期以来,尽管义务教育阶段教材有多个版本,但在国家主导下,在某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采用的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但农村相比较于城市,农村少年除了缺少好的学习条件,文化知识起点低,基础差,见识少,知识面窄的弊端事实,同时还要“费尽心力”地去理解“城市化”生活场景,而与农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尤其是与农村流传久远的优良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在农村教育中“难觅踪影”。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一致性中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偏好”,尽其所能地追逐实现“城市价值”的梦想,進一步加深乡村少年对乡土身份的否定与摒弃。 3、“现代化”教学方式,加剧都市村民身份认同困境 受统一教材教学目标培养出来的教师,无论是否来自农村,但到了农村任教,唯一的目标就是把农村孩子“教出来”,让其不再“一辈子待在农村”。伴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的增大,现在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也常更常新,尤其在互联网+的时代,一方面这是对乡村学生快速学习新知识一种更加便捷的方式,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然而,乡村少年们不知道的是即便摒弃自己原生环境,遮掩乡音习俗,也很难被城市了解和融入,认同与接纳,除了加剧“非此即彼”的身份尴尬,更多的是加剧了内心的无助与不安。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冲击下,乡土文化呈现出虽认同、也重视、但却无人接盘的囧镜。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义务教育价值取向融合提供契机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从这里看起码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乡村要发展要振兴,主体是乡村,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之后,农业人口占比依然超40%,乡村发展要靠自身释放更多潜能和动能;目的是改变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其次,乡村的振兴与城市的发展路径有别,曲线反超亦未可知,某些发展好的乡村,这已成为现实。所以乡村发展要有自己的理念思路、原则规范、路径选择、发展方式方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也应遵循核心理念来指导,发展好“立足农村、为了农村”的义务教育。 简言之,趁着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农村义务教育既要遵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现代化并无必要牺牲珍贵的乡土文化,乡村义务教育也有责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担,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融合,首先,要着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尊重村落的主体性,尊重自然环境和青少年天性,重视地方特色和特点,正视农村青少年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使命,让乡土和乡音成为乡村少年留住乡愁的最好印记,让优秀传统在地方课程中代代相传、继承和发展。其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和学校特点。让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成为一本历史厚重的书,随手一翻就是时代经典和地域标志。再次,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直接最有保障的队伍,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教出一群“走得出,守得住,不忘本”的乡村少年。 (作者单位:238300 中共无为县委党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