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良种杉木在岑溪市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范文

    

    摘 要:

    岑溪在广西杉木栽培区划中划分为一般产区、边缘产区,近年來杉木越来越受到林农的喜爱,每年种植面积以几百公顷的速度增长,如何探索出一套适合岑溪本地的“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科学种植、合理管护”丰产栽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于2014年10月起,对岑溪市马路镇伏六村耙齿冲一块杉木新造林地从整地备耕开始直至种植、抚育管护等进行了全程指导和生长观测等工作。

    关键词:

    杉木;一般产区;边缘产区;丰产;栽培技术;人工整枝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130023

    杉木(学名:Cuninhamia lanceolata ),属杉科(Taxodiaceae)杉木属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径可达2.5~3m,树皮灰褐色;冬芽近圆形,雄球花圆锥状,雌球花单生,球果卵圆形,长2.5~5cm,径3~4cm;种子扁平,遮盖着种鳞,长卵形或矩圆形,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杉木在广西栽培区划分为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边缘产区。岑溪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梧州市南部,地处E110°43′10″~111°22′10″,N22°36′40″~23°12′43″之间,属于广西杉木一般产区、边缘产区。

    近年来国家与自治区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要求所有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两侧一面坡和江河两岸一面坡都要实施林相改造,公益林区和所有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均禁止种植轮伐期不足10a的用材树种。而岑溪市范围内经广西区人民政府公告划定的市镇两级集中式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共有23处,村级水源地保护区40处,涉及林地总面积达1.33万hm2,全市划定的国家级与自治区级公益林面积达4.33万hm2,桉树在岑溪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年林农对杉木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4—2018年累计新种植杉木1300hm2左右。如何在杉木边缘产区种植出高产高效的杉木速生丰产林,对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尤为重要。为研究探索适合岑溪市的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笔者从2014年10月起在岑溪市马路镇伏六村耙齿冲选择一块杉木新造林地作为试验示范林,从整地备耕开始直至种植、抚育管护等进行了全程指导和生长观测等工作,现将试验研究初步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 试验示范林地理位置与立地条件

    试验示范林位于广西岑溪市马路镇伏六村1林班(小地名:耙齿冲山庄),地处E 110°50′45″~110°51′11″,N 22°57′54″~22°58′06″之间,总面积16.2hm2,属商品林区。造林地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22.0℃,1月份平均气温12.0℃,年降雨量1400~1500mm。林地最高海拔370m,最低海拔180m,坡度25°~30°,属丘陵地貌。林地土壤为砂页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土层厚度80~100cm,腐殖质层厚度3~5cm,表土层厚度15~18cm,微酸性,石砾含量20%左右,立地指数16,立地条件中等。林地类型为荒山,地面植被主要有蕨类、杂灌木、藤蔓、五节芒、棕叶芦等,植被盖度90%以上。

    2 试验示范林建设采取的主要营林技术措施

    2.1 清炼山

    使用人工与割草机相结合,将造林地内杂灌木、藤蔓、蕨类、五节芒等全部砍除。铲修防火线,防火线水平20m宽,外方全铲净10m宽,待砍倒的杂灌木及藤蔓、杂草晒干后,再全面炼山。

    2.2 整地挖穴

    实行定点挖穴整地。水平株行距1.5m×2.5m,初植密度2667株/hm2,沿等高线水平为行,行间水平距离2.5m,在行上定株距1.5m,品字形排列。挖穴规格长50cm、宽50cm、深40cm(底长45cm、宽40cm),按定点挖穴,穴距离要均匀,挖穴时将挖出的表土堆放在穴的左侧,心土堆放在穴的右侧。

    2.3 施基肥回坎

    使用磷肥作为基肥。为确保施放肥量均匀,统一用口径14cm的碗作为肥料定量容器,每穴施放0.5kg。将肥料施放于穴内后,将挖穴时堆放在旁边的表土和穴的上方锄表土回填至穴高度的1/3,用锄头将肥料和已回填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再挖穴上方及堆放在穴边的心土回填至高出穴面5~10cm,成反坡形。回土时结合扩宽穴口至80cm。为避免肥料有效成分挥发,当天上午施放的肥料必须在当天上午回土,下午施放的肥料必须在当天下午回土。

    2.4 种植

    2.4.1 苗木选择

    选择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西山林场培育的良种杉实生苗(Ⅰ级苗木)造林。苗木为轻基质无纺布营养袋苗,苗高≥35cm、地径≥0.5cm,叶色青绿,无机械损伤。为确保植苗造林成活率,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 植苗造林一定要在雨后穴内土壤充分湿润、阴雨天气进行,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2.4.1.1 起苗、选苗

    从苗床一头开始起苗,选择合格苗,竖立叠到箩筐或专用包装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折断苗木,杜绝不合格苗木出圃装车运输。

    2.4.1.2 假植炼苗

    由于苗木经长途运输,再经转运入山,苗木生长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事先要在造林地坡脚下平整好一块临时苗圃地,苗木运到后摆放出来进行假植,淋水、炼苗,等待合适的天气条件再造林。

    2.4.1.3 苗木处理

    苗木上山造林前要对苗木进行处理。事先挖好1个坑,并用薄膜垫好底部与四周,然后用水桶装好100kg洁净的清水,倒入坑内,再加入白蚁药200g,同时加入呋喃丹100g后充分搅拌溶解后,再将装好苗的泥箕或箩筐垂直放入坑内浸泡根部,浸泡2min后挑上山种植。

    2.4.1.4 放苗

    在每一个已回好泥土的穴里边垂直摆放1株苗,及时种植,防止日照曝晒,影响造林成活率。

    2.4.2 定植

    种植时使用定植锄在穴中间开挖1个深15~20cm的小穴,把苗木垂直放入已挖好的小穴內,用手将细碎泥土从四周填土压实,注意不能在苗木的上方往下压土,这样会损伤根系影响成活,然后再回填1层松土。采用适当深栽方法,深栽程度根据整地和挖坎深度及苗木高度而定,一般苗高在40cm以下的,栽植深度是苗高1/2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则以20~25cm为宜。栽植要做到苗直、根舒、压实,苗尖向下不“反山”。

    2.4.3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在杉木造林地的山顶和两侧山脊线设置宽度10m的生物防火林带,按株行距1.5m×2.5m种植火力楠,与杉木种植同时进行。营造林技术措施同杉木。

    2.4.4 查漏补缺与补植

    定植结束后立即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发现有定植不合格及漏种等现象的,必须及时纠正、及时补种。定植后10~30d内开展成活率检查,发现有枯死缺株的,使用同种合格壮苗及时补植,确保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

    2.5 幼林抚育

    为确保杉木试验示范林达到速生丰产栽培目的,种植后及时做好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关键。

    2.5.1 除草

    造林当年7—8月进行带状铲草, 第2年、第3年的3—4月各进行1次除草,7—8月进行1次全斩草抚育。

    铲草带宽度1.5m,以树干为中心,上、下方各铲草带宽度75cm,铲净带内的杂草,杂灌。

    2.5.2 追肥

    2.5.2.1 挖施肥沟

    为确保肥效能快速、全面吸收,在造林当年、第2年幼树树冠未交接、幼林尚未完全郁闭时采取挖“八”字形施肥沟,第3年开挖“一”字形施肥沟。施肥沟开挖位置在幼树两侧树冠滴水位置的外侧,“八”字沟规格长30cm、宽20cm、深15cm,“一”字沟规格长50cm、宽20cm、深20cm。不能挖得太近树根,以免追肥时肥料烧伤幼树根系而发生肥害。

    2.5.2.2 追肥

    造林当年、第2年、第3年幼树分别追施N∶P∶K=15∶15∶15的复混肥0.5kg/株、0.75kg/株、1kg/株。施肥时使用不锈钢汤碗定量容器把肥料均匀撒入2条“八”字沟内或“一”字形沟内,然后覆满土盖肥。当天施放的肥料必须当日及时覆土盖肥。

    2.5.2.3 人工整枝

    在加强除草、追肥、抚育管护的同时,第3年春季还需结合除草抚育施肥对杉木进行强度较大的人工整枝,用砍刀对侧枝生长茂盛粗壮的植株进行较大力度的修整,从根部向上砍除侧枝至树高的1/3处。

    3 试验示范林建设成效初报

    按试验示范林建设方案,在造林地内按上、中、下、左、中、右共设置面积667m2固定标准地9个,于每年12月底开展生长量与成活(保存)率测定。测定结果详见表1。

    据上表测定结果反映:一年生试验示范林平均树高1.2m,平均成活率95.1%; 二年生幼树平均高2.5m,平均成活率94.1%;三年生幼树平均高4.7m,平均胸径6.6cm,平均保存率93.9%;四年生幼树平均高7.2m,平均胸径8.8cm,平均保存率93.7%。测定结果对照广西杉木速生丰产林生长指标(三年生平均高3.5m;五年生平均高5.6m、平均胸径5.9cm),试验示范林四年生平均高、平均胸径已超过广西确定的速生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广西岑溪市种植杉木林,要达到速生丰产栽培目的,必须严格执行并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选好造林地。要求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腐殖质+表土层厚度20cm以上,坡度35°以下,海拔高不超500m。

    细致整地并确定合理密度。穴状整地,穴底宽40cm见方,深30cm以上。岑溪市属于杉木一般产区、边缘产区,培育中小径材为主,初植密度不少于150株/667m2。

    施放基肥,以磷肥为主,每穴0.5kg以上。

    使用良种苗木适时造林。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原则,推广使用柳州融水、融安良种杉容器苗造林。

    及时做好幼林科学除草追肥抚育。追肥以含磷较高的三元复混肥为主,每株0.75kg以上。

    适时开展人工整枝。在第3年进行人工整枝,不仅能促进树高年生长1.5~2m,顶端优势非常明显,且树干白蚁危害明显减轻。而对比测量的未经人工整枝的杉木树高年生只长高了0.9~1.1m,且顶端生长不明显,树干白蚁危害较严重。原因是经人工整枝后,杉木下部通风透气,减少徒长侧枝对营养的抢夺,促进顶端生长,保证干形通直,同时雨水对根部的白蚁泥路的集中冲刷可惊扰白蚁,减轻危害。

    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从第4年起,每年对生物防火林带进行人工铲修,在林地周边设置防火标志,加强防火宣传工作,杜绝火灾隐患。

    参考文献

    [1]陈代喜,黄开勇.杉木速生丰产林组装配套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64-66.

    [2]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S].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

    [3]陈代喜,黄开勇.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 [Z].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3-28.

    作者简介:

    卢斌(1973- )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