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
范文 | 方文兵 杨敏 陈丽秋 赵冬琼 吴锐
【摘要】 目的 观察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皰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 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疼痛部位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和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分。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和B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4.40±0.88)、(3.90±0.91)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6.00±0.65)、(5.70±0.8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 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1.80±0.83)、(1.10±1.20)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95)、(3.90±0.8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不仅缓解疼痛, 解除患者因疼痛带来的焦虑, 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避免炎症进一步扩大, 有利于疱疹愈合结痂。 【关键词】 干扰电;点式直线偏振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1.04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0例。治疗组男11例, 女9例;平均年龄(71.30±10.87)岁。对照组男9例, 女11例;平均年龄(70.30±9.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1];②所有患者的疱疹累及范围为头、面之外, 经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 睡眠、食欲、精神受到严重影响; ③患者的依从性好, 愿意接受试验者。排除标准:①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的带状疱疹患者;③发生于耳的带状疱疹患者;③与其他重大疾病并发的患者;④孕期及哺乳期妇女患者。 1. 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抗病毒、消炎、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 照射疱疹疼痛部位, 治疗时间为20 min, 10 d 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①干扰电治疗方法:疱疹及结痂期将3组电极交叉放置于疱疹外围, 禁忌放置患处;痂脱落期将3组电极交叉放置脊神经根及其支配的疼痛部位, 输出强度为感觉阈或感觉阈上, 治疗时间为20 min, 10 d 为1个疗程。②点式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方法:根据急性带状疱疹发生的部位不同, 采用B型照射头对神经节及节段照射, 疱疹疼痛区采用C型探头照射。对疱疹分布在颈、躯干部位采用脊神经根和疱疹疼痛区照射;疱疹分布在上肢采用射臂丛神经、同侧星状神经节及疱疹疼痛区照射;疱疹分布在下肢采用坐骨神经及疱疹疼痛区照射;输出功率为50%~80%, 间断照射(照射2 s间歇4 s), 治疗时间为10 min, 10 d 为1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7、14 d)的治疗效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 VAS评分和BPI评分。 1. 4. 1 疼痛评分 采用VAS记录疼痛程度, 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 1. 4. 2 疗效判定标准[1] 以VAS评分判定治疗效果。治愈:0~1分, 症状消失;显效:2~4分, 大部分症状消失;有效:5~7分, 症状减轻;无效:8~10分, 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3 生活质量 根据BPI评价与疼痛关联的睡眠、精神状态、饮食、日常活动4项。各项评分0~10分, 0分为状态最佳, 10分为最差。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BPI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和B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4.40±0.88)、(3.90±0.91)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6.00±0.65)、(5.70±0.8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 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1.80±0.83)、(1.10±1.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95)、(3.90±0.8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7 d的效果比较 治疗后7 d, 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效果比较 治疗后14 d,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高发且常见病, 多因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神经节受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而发炎、坏死出现剧烈神经性疼痛, 病毒沿周围神经分布皮肤出现水疱疹, 可持续数月, 疼痛程度剧烈,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 部分患者甚至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本研究选取本院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观察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和B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4.40±0.88)、(3.90±0.91)分, 均低于對照组的(6.00±0.65)、(5.70±0.8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 治疗组VAS评分和BPI评分分别为(1.80±0.83)、(1.10±1.20)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95)、(3.90±0.8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 其能快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改善睡眠,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恢复。而单独的红外线照射作用慢, 疗效较差、病程长, 患者的神经痛依然存在, 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在疼痛治疗上应用广泛, 如骨关节周围损伤痛、膝关节炎、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2], 治疗时能输送出高功能光能, 照射瞬间可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浓度的辐射波, 直接作用于投射部位或病损区, 且输出的波段频率高, 具有扩张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可使疱疹区域炎症消散, 疼痛减轻[3], 能促进活性物质再生, 并加速致痛物质的代谢, 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4]。将干扰电电极放置于疱疹及结痂外围, 产生强但舒适且接近痛刺激起始作用的感觉异常能够明显提高痛阈, 对大直径的传入纤维起兴奋作用[5], 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有利于炎症消散;当电极放置于神经节或神经节段时可产生区域作用、反射作用,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起到镇痛作用[6]。 综上所述, 应用干扰电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不仅缓解疼痛, 解除患者因疼痛带来的焦虑, 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避免炎症进一步扩大, 有利于疱疹愈合结痂。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 [2] 严相默. 疼痛的激光治疗进展.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5, 16(6):380-381. [3] 马超, 伍少玲, 曾海辉, 等. 直线偏振光照射联合局部浸润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的临床观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22(4):360. [4] 朱永军, 刘丹, 欧阳庆斌. 围针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33(12):937. [5] 孙利群, 白玲, 周士枋. 干扰电疗法机制探讨和临床疗效评估.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5, 25(3):112. [6] 陶思攸, 邓惠文, 兰才生, 等. 立体动态干扰电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7):688. [收稿日期:2019-04-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