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乡村旅游优质旅游分析 |
范文 | 龚诗酌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环境。本文将围绕李金早同志提出的“优质旅游”概念,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状态,探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优质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1 什么是优质旅游 1.1 我国优质旅游概念的诞生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提出,中国旅游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优质旅游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的旅游。优质旅游是更加安全的旅游、更加文明的旅游、更加便利的旅游、更加快乐的旅游,是旅游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优质旅游这一概念正是在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崭新概念。 1.2 优质旅游的内涵 所谓优质旅游,代表的是中国旅游的新理念、新阶段、新征程、新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假日制度的执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我国旅游进入了二十年的井喷式发展。这一时期中,旅游行业的突然火热,实际上是揭开人民生活水平飞速上升的面纱后,所展现的精神和心理疲惫状态。旅游行业,实际上是对于人民带来愉悦和舒适感受的精神补给和压力缓解的行业。优质旅游的内涵,即是要明确以人民为本的行业氛围,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真正让游客在旅游时体会到放松和惬意。 2 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2.1 发展迅速规模庞大 乡村振兴战略无疑给予了乡村旅游发展一个级其重要的信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意义巨大。近年来,乡村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并且还存在有十分巨大的开发和扩大空间,在我国12.8万贫困村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由相关大数据统计,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的7.2亿人短短五年增长到2017年的28亿人,经历了一个短暂且呈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之后,在近两年呈现逐渐稳定的上升趋势。 2.2 消费群体和消费特征明显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乡村旅游的消费主要群体构成十分年轻化,25-40岁的青年和中年人所占比例在65%以上,乡村旅游是“年轻化的旅游”。而据不完全统计,对于乡村旅游的消费者们来说,“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和“与亲友增进情感”的占比分别达到30.70%、23.10%和16.96%,三者合计达到71%;亲子游、体验美食、娱乐健身等目的占29%。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交通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条件上升的大背景中,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压力催生下,年轻人们作为消费主体,秉承“拥抱自然,回归乡村”的消费目的,成就了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正如王铄(2007)所说,中国居民独有的怀乡情结和对紧张忙碌城市生活的逃避, 是促进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的原因。 2.3 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越来越重要的周末休闲消遣方式选择项目,调查显示,約有65.4%的居民最近一次乡村旅行是在周末,乡村出游已经成为居民周末休闲的主要选择。相比2017年春节期间调研结果,一个月以内进行一次乡村旅游的比重由77.2%增至83.0%,乡村旅游频率稳步增加。相较于国庆节(占5.9%)和中秋节(占17.7%)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观点从距离远、消耗大的跨省或出国旅游形式转为距离近、时间短、舒适感强的乡村旅游。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到今年2018年,我国的乡村旅游行业距离目标已经越来越近,可以说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优质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庞大的数据增长中,我们要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我国乡村旅游的人数增长,还应该将目光聚焦于这样短时间的跨越式发展的乡村旅游背后,乡村旅游发展中量的提升与质的提升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3.1 景区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首先,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的乡村旅游景区,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规划。部分乡村旅游在景区建设和项目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性指导,许多同质化建设问题日渐突出。由于旅游是新兴行业,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健全,加上监管力度薄弱,导致经营者没有形成良好的经营规范,造成产品单一,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许多乡村旅游的景区开发中存在利益不公、村民景区管理参与权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导致许多村民对乡村建设和发展热情度不高。乡村旅游的景区建设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群体增长时,显得十分混乱。 3.2 乡村文化挖掘浅薄,利用率低下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缺少了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对于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即25-40岁的人来说,文化特色无疑是旅游中极其吸引人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显得非常匮乏。一味地将乡村旅游产业化,急于做出创造利润的产品,导致许多乡村旅游景区风格单一,产品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低下等普遍存在。如何挖掘和发扬乡村文化,构建独具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是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3.3 人才匮乏、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乡村旅游从产品开发、模式创新、运营等步骤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然而乡村旅游发展中这类人才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缺口。一方面乡村留不住本村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大多数人选择进城务工,把进大城市作为荣耀的体现,缺乏基本的家乡归属感。另一方面,乡村景区引不进外来人才,由于我国农村生活条件一直以来都处于相对较差的状况,加上物质回报低下,极少有乡村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各类人才愿意来到农村就业。人才的匮乏加重了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的目光短浅现象,当地村民缺乏知识,开发商看重收入,一味的把利益最大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物质精神文化传承、游客第一印象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4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4.1 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 各乡村旅游景区不协调性和无序性发展的现状显然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来改善。制定和出台景区具体的建设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帮助景区提高发展效率,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增强乡村景区服务意识等。在景区的产业管理上,应该督促他们将发展目光投放在产品质量和产品多样性以及产品与景区文化的共鸣等,实现景区与景区周边产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4.2 加强本地乡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 王兵(1992)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生态环境、农事活动以及传统民俗为资源, 集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文化景观是乡村发展中的根基所在,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强旅游景点对本土乡村文化的相关挖掘和宣传工作,围绕乡村的本土文化打造景观,才是长远之计。 4.3 扩大乡村旅游发展人才队伍 作为旅游行业,乡村景区的建设和规划,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队伍。首先要鼓励人才回归,依托乡村振兴的大背景,调整福利待遇和人才引进政策,大幅度地鼓励现代化的城镇旅游专业人才回归乡村,带回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的先进理论,等等。其次要挖掘本土人才,加强本地村民对当地旅游参与度,深度挖掘了解当地景区地貌和文化特色的本土人才,这样“内外”结合,强化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队伍,让乡村景区合理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庆生,张行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J].渤海大学学报,2018(05). [2] 冯颖.旅游扶贫勇挑重担[N].中国旅游报,2015-12-07(001). [3] 王铄.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7(09). [4] 宗美琪.长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8(18). [5] 李尾咕.我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路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8(06). [6] 丁娜.鄉村振兴战略下河南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8(20). [7]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