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长期套袋对常温货架下秋洋梨果实香气的影响 |
范文 | 魏树伟 王少敏 童瑶
摘要:为探讨套袋对秋洋梨果实香气的影响,利用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不套袋(CK)、单层套袋(KK)、双层套袋(KW)下,秋洋梨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生长期套袋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秋洋梨常温贮藏期间乙烯的产生,单层套袋可显著降低贮藏后期果实的乙烯释放,双层套袋可推迟果实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时间。套袋改变了秋洋梨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香气物质含量大小依次为不套袋>单层套袋>双层套袋。 关键词:秋洋梨;生长期;套袋;乙烯;香气 中图分类号:S661.2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20-0209-0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梨果生产国,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秋洋梨口感甘甜,水分多,果肉绵密、软糯,老少皆宜[1-2]。套袋是我国果品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措施,可提高果实商品性、减少农药残留[3]。刘晶晶研究结果显示,套袋处理能够抑制雪花梨果实常温贮藏初期的乙烯释放速率[4]。马慧等研究表明,套袋的嘎拉苹果乙烯高峰和呼吸高峰比对照果实早20 d,造成果实提前衰老[5]。前人研究表明,套袋会减少苹果香气物质,特别是酯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减少桃果实特别是果香型化合物的成分种类,导致其果实风味变淡,影响食用价值[6-7]。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套袋对秋洋梨采后乙烯释放量和香气物质组分和含量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以秋洋梨为试验材料,探讨在常温贮藏期间,不同套袋方式对秋洋梨果实乙烯释放量和酯类香气物质的影响,旨在为秋洋梨套袋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8—2019年进行,试验果实为秋洋梨,采自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天平湖示范基地。试验设不套袋(CK)、套单层袋(KK)、套双层袋(KW)3个处理,每个处理3棵树,3次重复,8月25日采收,采收时选择树冠外围、成熟度一致、无病虫机械伤的果实,每个处理采收果实150个,3次重复,置于中转箱内,迅速运回实验室,在室温下(20 ℃左右)进行试验。 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ShimadzuGCMS-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3-壬酮;乙烯气体;去离子水;磁力加热搅拌器;分析天平;聚四氟乙烯丁基合成橡胶;50 mL锥形瓶;10 mL试管;1 000 mL烧杯;1 mL注射器;电子天平;GC-9A气相色谱仪;SPME萃取头(blue);锡箔纸;保鲜膜;冰柜;PerkinElmer Turbo Matrix 40 Trap顶空进样器。 1.3 试验方法 1.3.1 乙烯含量测定 试验时取出冷藏的果实,选取大小、形状类似,无机械损伤的果实,不套袋(CK)、套单层袋(KK)、套双层袋(KW)3个处理,每个处理30个,将每组样品装入大烧杯中,用保鲜膜密封放置2 h。用1 mL注射器反复抽拉抽取空气,进样至GC-9A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连续测定1周。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与标准谱图对照,采用面积外标法,由以下公式计算样品中的乙烯含量,取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记录: 含量=乙烯标样的总量×样品峰面积/乙烯标样的峰面积。 1.3.3 酯类含量测定 将选择的CK、KK、KW组果实去核,每组样品均匀切成0.5 cm×0.5 cm×05 cm的小块,混合后称质量取20 g,加入10 μL的 0.4 μg/mL 3-壬酮后用锡箔纸密封,在40 ℃温度下加热30 min,同时用SPME萃取头(blue)吸附香气,吸附后注射进样解析。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每种组分的酯类含量: 含量=各组分峰面积/(内标峰面积×样品质量)×内标浓度×内标体积×1 0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期不同套袋处理对常温货架期间秋洋梨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CK、KW组秋洋梨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KK组秋洋梨果实在常温货架期乙烯釋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K、KK、KW组都出现了乙烯释放高峰,但出现时间和峰值不同。CK、KK组在贮藏的当天到贮藏后2 d期间乙烯释放量迅速上升,在2 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11 483.10、11 596.68 μL/kg,二者差异不显著。CK组在2 d到 4 d 期间下降平缓,到5 d时乙烯释放量显著低于KK、KW处理的果实(P<0.05),之后又开始快速上升,到6 d时乙烯释放量是初始值的12.76倍。KK组在2 d时乙烯释放量达到峰值之后乙烯释放量持续下降,到6 d时分别为CK、KW组的1505%、1405%,并与CK、KW组差异显著(P<005)。KW组乙烯释放量在贮藏的前3 d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到3 d时达到峰值,峰值显著低于CK组(P<0.05),分别为CK、KK组峰值的8102%、80.23%。之后开始迅速下降,5 d后其乙烯释放量开始迅速上升,6 d时分别比CK、KK组高7.11%、611.73%,与KK组差异显著(P<0.05)。 2.2 生长期不同套袋处理对秋洋梨香气物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CK、KK、KW组秋洋梨果实共检测出63种化合物。CK组检测出44种化合物,其中醇类10种(22.72%),酯类20种(45.45%),酮类1种(2.27%),烃类12种(27.27%),还有一种草蒿脑。KK组检测出44种化合物,其中醇类10种(22.72%),酯类18种(40.91%),醛类1种(227%),酮类1种(227%),烃类13种(2955%),还有一种苯甲醚。KW组检测出41种化合物,其中醇类8种(19.51%),酯类22种(5366%),酮类1种(2.44%),烃类9种(2195%)。其中,1-己醇、3-壬醇、6-三癸醇、2-甲基-1-丁醇、醋酸甲酯、乙酸乙酯、醋酸正丙酯、乙酸异丁酯、3-甲基-1-丁醇,醋酸、2-甲基-1-丁醇,醋酸、乙酸戊酯、丁酸丁酯、5-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己酯、丙酸己酯、乙酸,庚酯、1-辛醇,醋酸、醋酸,2-乙基己酯、辛酸乙酯、丁酸,2-甲基,己酯、己酸异戊酯、己酸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壬酮、2,6,10,14- 四甲基十五烷、α-铜烯、α-金合欢烯等4类27种化合物是CK、KK、KW组共有的。在检测出的63种化合物中,环癸醇、3-乙酰氧基十三烷、二十一烷、十甲基环戊氧烷、石竹烯、α-异丙烯、1,5,9,9-四甲基-1,4,7-丁香稀、草蒿脑为CK组特有的化合物;2-甲基-6-庚-1-醇、乙醛、八丙氧十六烷、5,5- 二乙基十三烷、8-甲基-庚二烷、5-(2-甲基丙基)壬烷、二环[10.6]十八烷烃-1(12),15-二烯、长叶烯、Z-5-九烯、苯甲醚为KK组特有的化合物;1-辛醇、4-己醇,乙酸酯、3-(甲基硫氧)丙酯、8-异丙基-3-甲基-1,2,4,5,8,8-6-碳醛、9-甲基-壬烷、正庚烷是KW组特有的化合物。 从化合物含量来看,CK、KK、KW组都是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分别占82.74%、83.59%和8877%;其次为烃类,分别占11.39%、11.60%和7.14%;而醇类、醛类、酮类等相对含量较小。果实套袋后各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导致了果实风味上的差异,除醛类化合物外,醇类、酯类、烃类化合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香气物质的总含量也都比CK组果实低,分别为CK组的80.36%和67.31%。结果表明,套袋使秋洋梨果实香气物质含量降低,套双层袋果实香气物质含量低于套单层袋果实。 3 结论与讨论 吴友根等研究发现,室温下贮藏的翠冠梨果实,套袋果乙烯释放峰值是不套袋果的66.99%,表明套袋抑制了翠冠梨贮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实衰老[8]。曾凯芳等研究指出,套袋对芒果果实呼吸强度影响并不显著[9]。本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期套袋对秋洋梨果实常温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影响显著。CK、KK、KW组果实均出现了乙烯释放高峰,CK组与KK组的秋洋梨果实乙烯释放高峰时间和释放量变化规律相似,但单层套袋抑制了果实贮藏后期乙烯释放量。KW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高峰峰值与CK组差异显著,且出现的时间较CK组推迟,贮藏后期与CK组的乙烯释放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双层套袋可以抑制秋洋梨果实贮藏前期的乙烯释放量,这与刘晶晶对雪花梨套袋的研究结果一致[4],但是本研究还发现双层套袋推迟了乙烯释放高峰时间,这与刘晶晶的研究结果[4]不符,推测可能是品种差异造成的。 香气是果实风味的决定性因素[10],其含量和种類对果实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香气物质含量与种类越多的果实其整体风味更优[11]。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处理对果实香气物质的影响程度不同[12]。冯帅帅等研究结果显示,套袋抑制了瑞雪苹果酯类物质和烯类物质的产生,促进了醛类物质的生成[13],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套袋明显改变了秋洋梨果实香气物质的含量和组分。一方面使香气物质种类减少,KW组的果实比CK组的果实香气物质减少了3种;另一方面使香气物质含量降低,KK组与KW组的果实香气物质含量均低于CK组的果实,分别为CK组的80.36%、6731%。由此可得出结论:套袋不利于秋洋梨果实香气物质的合成,这与王少敏等在鸭梨果实上、魏树伟等在栖霞大香水和皇家嘎拉苹果上的结论[14-16]一致。本研究结果发现,不论套袋与否,酯类物质均是秋洋梨果实香气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因此套袋虽然显著抑制了香气物质的产生,但是并没有改变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这与刘珩等在早富1号苹果上的研究结果相同[17]。Jia等对湖景蜜露桃果实的研究发现,单层套袋的果实比不套袋果实的香气物质含量高,本研究结论与之不一致,推测可能是由果品本身特性或套袋的方式不同导致的[18]。 参考文献: [1]李振茹,王文辉,贾晓辉,等. 4个西洋梨品种适宜采收期研究[J]. 中国果树,2007(5):22-25. [2]Hiwasa K,Nakano R,Hashimoto A,et al. European,Chinese and Japanese pear fruits exhibit differential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during ripening[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4,55(406):2281-2290. [3]柯凡君. 不同皮色梨品种果袋筛选和套袋对果实品质及糖积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刘晶晶. 套袋对雪花梨果实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5]马 慧,范崇辉,郑文君,等. 套袋对嘎拉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7(2):89-91. [6]邓 瑞,袁仲玉,夏 雪,等. 瑞阳苹果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品质的比较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54(1):74-79,88. [7]罗 华,李 敏,宋红日,等. 套袋处理对肥城桃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72-5075. [8]吴友根,陈金印.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货架寿命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630-1634. [9]曾凯芳,姜微波. 套袋对芒果果实采后品质和后熟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7,28(12):507-511. [10]席万鹏,郁松林,周志钦. 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13,40(9):1679-1690. [11]Bult J H,Schifferstein H N,Roozen J P,et al. Sensory evaluation of character impact components in an apple model mixture[J]. Chemical Senses,2002,27(6):485-494. [12]李慧峰,王海波,李林光,等. 套袋对“寒富”苹果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4):843-847. [13]冯帅帅,闫成太,张天皓,等. 套袋对“瑞雪”苹果香气成分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J]. 食品科学,2020,41(4):185-192. [14]王少敏,魏树伟. 套袋对鸭梨果实香气及糖酸组分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2):115-117. [15]魏树伟,王少敏. 套袋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组分的影响[J].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5,16(8):1676-1680. [16]魏树伟,王少敏,周广芳,等. 套袋对皇家嘎拉苹果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9,26(1):82-85. [17]刘 珩,卢明艳,王 涛,等. 套袋对早富1号苹果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5):70-73. [18]Jia H J,Araki A,Okamoto G. Influence of fruit bagging on aroma volatiles and skin coloration of‘Hakuhopeach(Prunus persica Batsch)[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5,35(1):61-68. 刘春芬,慕金超. 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产番茄红素工艺条件的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0):214-2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