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握追问时机 推进有效教学 |
范文 | 周巧琼 “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应该说,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追问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有着随机的、临时的外在特征。也有着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何时追问、在何处追问,就成了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 一、问在难处 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生理解的难点处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追问,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明朗化,从而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 “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开程度有关,与边画得长或短无关”这一知识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展开的: 通过对黑板上不同角的比较异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让我们来做个角研究一下吧。你会用上哪些工具? 学生用学具袋中的小棒做活动角。 师:现在让你的角越来越大,你会怎么做?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离开、分开、叉开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张口”概念。 师:让你的角越来越小呢? 学生自主进行操作。 师:说明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此时教师用教具在投影上摆出随意一个角。 师:请你摆一个和老师差不多大的角。 师:再摆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 师:再摆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 追问:你确定你的角比我的角大了吗? 师:哪个有勇气上前来和老师的角比一比? 点名学生上台,学生的角与教师的角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用教具摆出的角边又粗又长,在强烈的视觉矛盾中学生开始疑惑,到底是教师摆的角大还是自己摆的角大呢? 师追问:你现在还觉得你的角比我的角大吗? 该学生略有迟疑:好像是你的大。 其他学生也开始思索,然后慢慢开始表达:角的大小与边画得长或短无关,角的大小是看两条边的张口大还是小。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是与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画得长或短是无关的。对吗? 师拿一把剪刀剪短角的一条边。问:那现在老师的角变小了吗? 师再剪短另一条边,问:现在呢? 师:如果再继续剪呢? 教师把其中一条边拉长,问:现在呢? 接着再拉长另一条边,问:现在呢? 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快速的追问中,学生深刻而直观地感受到了“角的大小与边画得长或短无关”。教师设置在知识难点上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冲击与碰撞,知识在不断的碰撞中领悟,智慧在不断的追问中闪现,数学的思辨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二、问在疑处 促进新知理解 学生的疑惑处往往就是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疑惑处往往是与旧知产生“认知”冲突的地方,此时,教师进行适当的追问就可以把学生的这种认知心理冲突推向极端,以暴露出其中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现象、新知识产生碰撞,引起学生生疑、析疑和释疑的深刻思索过程,最终使学生实现由原有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的转化。如俞正强老师在上“笔算除法”一课时,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展示学生的疑惑点,在课中不停地追问。 师:二年级的时候我教学生除法的笔算,有一个学生对我的意见很大,你猜他有什么意见啊? 生:他可能觉得这个除法竖式为什么要和其他的竖式不一样? 师:是啊,他说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觉得他该怎么写? 学生上台板书。 师:是啊,为什么要这样写(图1)而不是那样写(图2)呢? 生:(图2)这样写余数就没地方写了。 师:我也是这样跟他讲的,我说以后学余数时就没地方写余数了,他说不会的,我会写的。你猜他是怎么写的? 师:我一看,哟,你也会写余数的。那怎么办呢? 生:“厂”字那种写法余数是可以用减法算出来的,他那样写就不能用减法算出来。 师:我也这样跟他讲的,就是要这样写的,这是一种规定,规定你懂不懂?他很痛苦地看着我:为什么呢?这个小朋友说,数学是要讲道理的啊,这样没有道理的规定我不服。 师:平心而论,这样写可不可以? 师:如果可以,你觉得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有学生说第一种简单,有学生说第二种简单。 师:这个小朋友也说这样写比较简便,你看加法这样写、减法这样写、乘法这样写,很习惯啊,为什么要这样烦呢?你觉得烦在哪里? 生:15要写两遍。 …… 这样的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教师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还原了学生的疑惑,把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使得接下来的课堂探索更有方向、有目标、有内需,学习的过程自然更加高效。 三、问在错处 加深本质认识 教师有价值的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认知错误时及时修改,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对知识理解参差不齐时查漏补缺。教师在学生的错误处追问,提出的问题往往更有针对性,更具意义,也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同样是“角的认识”一课,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问:放大镜下看到的角变大了吗?为什么?结果有大部分学生认为角变大了,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回避,也没有简单否定,而是顺势追问,先追问认为变大了的学生:你为什么认为它变大了? 生:因为用放大镜看任何东西都会变大的。 师:你能具体说说这个角是怎么变大的吗? 生:它的边变得粗粗的、长长的,整个角变大了。 生:不对,这个角没有变大。 师:你为什么认为没有变大呢? 生:它只是边变长变粗了,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是没有变的。 师:你的意思是? 生:角的大小与边画得长或短是没有关系的,边的张口大小没变,角的大小也没变。 师:你能把放大镜下看到的角画下来吗? 师:现在,你们觉得角有没有变大? 生:没有变大。 师:因为—— 生: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画得长或短、粗或细无关。 这一实例中,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笔者因势利导,紧扣“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画得长或短、粗或细无关”这一知识点,通过适时的追问,让学生在辨一辨、画一画的活动中,再次深刻理解和体验角的大小问题。这种刨根究底的追问,使学生深入思考,逐渐明晰,学生在析错、思错、辨错、纠错的过程中,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 四、问在深处 历练思维习惯 “深”即“深刻”,在数学教学中能促进学生深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地方比比皆是。诚然,这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引导得当,我们在数学课堂中教给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更能让学生获得一些终身有益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而这些往往也就是优秀教师之所以比别人优秀之处。如前一例,俞正强老师在上“笔算除法”一课时,接着还有如下一个追问片段: 师:我想问一问,大家在二年级时有我这个学生同样想法的同学有没有? 大部分学生表示有。 师:那你有向老师提问过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不问呢? 生:老师说那样写,我就那样写了。 师:你的意思是没什么好问的,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生1:因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生2:因为老师说这样列就这样列了。 生3:当时也就想想罢了。 生4:我觉得问了也白问。 师又问刚才说没这么想过的同学:这么多同学都有问题,你为什么会没问题呢? 生:因为以前不知道除法竖式怎么写,老师说这样写也就这样写了。 师:哦,是来不及想就知道了。 师问另一学生:你也是这样的吗? 生:我是之前看过妈妈是这样写的。 师:请你对这个发表评价。你是觉得有问题厉害还是没问题厉害? 生:我觉得是有问题厉害。 …… 师:所以有问题要趁早问。 在层层相扣的追问中,俞老师让学生明白了质疑精神的可贵,教给了学生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在这次课中学生就把俞老师渗透的“提问要趁早”这一句话牢牢地记在了脑中。这样的追问无疑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好习惯的种子。 五、问在“延”处 感悟数学思想 “延”即“延伸”,在知识的延伸处、拓展处需要教师用追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追问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本身的知识点外还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领悟、更多的启发,让学生感悟更多的数学思想。 如二年级乘法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连线“找朋友”题目,这样的练习题目可以说非常常见也非常简单,简单到许多教师都是做完、对完答案即算完成任务。但如果教师能把连在一起的算式进行比较追问,如6×4和4×6这对朋友是因数相同的,它们得数相同,口诀也相同;6×2与3×4这对朋友是得数相同,口诀不相同。此时再追问:这样得数相同的口诀你还能找到哪几句?这样学生思维的含量就变高了。当下次出现6×3○6×2这样的题目,教师就可以作这样的追问:你是怎么比出6×3>6×2的?因为这里有一个因数是相同的,只要比出另一个因数3>2。再追问:根据刚才的认识,你还能找出哪些比6×2小的算式?学生如果理解刚才的认识自然就能找出5×2、4×2、3×2等算式。追问:由3×2你还能想到哪个算式?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的乘法口诀和不同乘法口诀的算式,如2×3、1×6、6×1。有了这样的追问,让简单的习题也有了更多的深意,也使学生有了更多发现、运用、再发现、再运用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去观察题目、思考问题了。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正如一次生态的“孕育”,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数学研究的方法,更是数学思想的浸润与濡染。 互动性的教学是无法预设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随机调整。而深入追问的必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使其主动质疑、深入探究,以此促使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数学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紧凑有效。 (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小学 3223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