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传统意义上羊肉的生产为放牧获得,有时会因为牧草的限制进行料草的添加,飼养场生产不是习惯的做法。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发展,对高品质蛋白质食物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导致了集约化生产成为获取羊肉的最佳途径。以往的研究显示,不同牧草和谷物的供应会导致肉品质的差异。然而,目前针对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传统饲料、谷物或者不饱和脂肪来源和供给时间对肉品质影响的信息仍存在不足。基于此,乌拉圭科学家分析在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不同饲喂料对羊肉品质的差异影响。实验选择72 头杂交羊作为样本,饲喂料的处理分别为,基础料为苜蓿草或玉米;增补亚麻籽、香料物质或者不增补;持续时间为41 d或83 d。在实验结束,分析羊畜体质量、肉品质参数、脂肪酸组成、颜色稳定性和消费者的喜好度。结果表明:饲喂苜蓿草提升了感官品质和脂肪酸组成;若是为了获取较高产量或者脂肪量的羊肉,可以饲喂玉米或者更长时间的苜蓿;增补饲喂亚麻籽或者香料物质,均有效提升了羊肉的脂肪酸组成和消费者喜好度;对饲喂玉米-亚麻籽组合83 d的羊肉,需要在肉制品中添加额外的抗氧化物质,才能延缓肉制品的颜色退化。尽管饲喂苜蓿为基础料,增补喂亚麻籽能够改善脂肪酸组成,但肌肉中的n-3脂肪酸含量在至少饲喂41 d时变低。(预发表于2017年5月Meat 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