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精彩的课堂缘于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范文 方莉莉
“圆锥的体积”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形体的体积。由于刚学习过“圆柱的体积”,因此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把“会求圆锥的体积”作为最终的学习目标,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讲就是学生的练,“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发展”的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基于此,在教学本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并根据前测信息设计了教学活动。
一、教学前测
第1题(本题为教材中的例题):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这堆沙子大约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第2题:你会求圆锥的体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结果统计如下表。

根据前测信息,学生的学习起点简析如下。
经验起点:理解圆锥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在“不能正确列式计算”的学生中,两班分别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虽然不会正确列式计算,但能猜测圆锥体积是“底面积×高”,或认为是“底面积×高÷2”。
知识起点: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已不是本课最重要的目标。两个班分别有78.3%和66.0%的学生已经会正确列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学习的途径也很多,其中“预习学会”的几乎占50%,说明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认知起点: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需加强,需不断丰富活动经验。由于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后进行的,部分学生受直观定式的影响,对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猜测出现偏差。
二、教学对策
1.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
很显然,如果仅以“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不够的。在学习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同时,需要创设有效环节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2.怎样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操作经验并理解知识?
需要组织行之有效的操作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经历操作过程,积累操作经验,从而获得感悟。操作器材的选择与提供尤为重要。
三、教学实践
1.复习准备,直接揭题
2.切割猜想,初步沟通圆柱与圆锥的联系
(1)如果要用木料加工(切削)成一个这样的圆锥(课件出示),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选择怎样形状的木料加工最方便?
(2)为什么选择圆柱形木料?你是怎么想的?
(3)这里有4个不同型号的圆柱形木料,选择底面直径和高分别是多少的圆柱形木料加工最方便?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4)选择第3个圆柱加工。猜测:这个圆锥的体积和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并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在这两个容器中倒满水,再猜测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3.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操作材料说明:同桌两人合做。全班共提供24套学具。其中22套中有3组不同型号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还有1套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和1套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
(1)引入:这个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你打算怎么做试验?要注意什么?
(2)同桌合作,先思考准备怎么做,再动手试一试。
(3)反馈:你们小组是怎样做试验的?把你的过程和结果介绍给大家。
生1:把圆锥装满水后倒入圆柱中,一次又一次重复,重复倒了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以此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生2:在圆柱里灌满水,然后倒进圆锥,圆锥里的水满后,倒回桶里。再把圆柱中的水倒进圆锥,满后再倒进桶里,再把圆柱里剩下的水倒进圆锥中,正好又倒满。
师(追问):倒了几次?你得到什么结论?
生2:正好倒3次。说明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生3:先将圆柱灌满水,圆锥不灌水,把圆锥轻轻地放入圆柱中,此时圆柱中的水会溢出来。再把圆锥轻轻地拿出来,这时圆柱中的水面会下降。用尺量出圆柱中空出部分的高,看看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师(追问):溢出的水就是什么?空出部分的高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生3:溢出的水就是圆锥的体积。空出部分的高是圆柱高的■。说明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
生4:先把圆锥装满水,倒进圆柱里。然后用尺量出圆柱中水的高度,最后用量出的数据除以圆柱的高度。
师(追问):你们倒了几次?结果如何?
生4:只倒了1次。结果水面的高度正好是圆柱高度的■。
师(再次追问):说明什么?
生4: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生5:把圆锥装满水后,倒进圆柱中,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再把圆锥装满水后倒进圆柱,再做个记号。我用尺量了一下,这两个记号正好把圆柱的高平均分成三份。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的■。
生6:我们前面猜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所以根据圆柱上标出来的线,倒■的水。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是■的水?
生6(举起试验圆柱):这上面有红色刻度的,正好是在高的■处。
师(评价):哦!你们小组做试验的圆柱上有已经做好标记的红线。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试验,验证了猜测是正确的。这种猜想、验证的做法正是我们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如果你一直用这种方法和态度进行学习,相信你会越来越出色的!
生7:我们组开始用圆锥灌满水倒进圆柱里,感觉误差大。就换了一种,把圆柱灌满水,往圆锥里倒,刚刚好倒了3杯。说明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也就是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师(评价):真了不起!你们小组不但完成了试验任务,得出了结论,而且发现了做试验减少误差的方法!
师(追问):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8:我们的试验结果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也是做倒水试验,可是用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倒了4次多才倒满。
生9(另有一组的学生):我们才倒了2次半就倒满了。(其他学生都静下来)
师:请你们两组把你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拿上来,当着大家的面再做一次。(这两组学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又做了一次,结果仍然和原来相同。)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0(兴奋地):我知道啦!(走到讲台前,边指边说)他们这两组的圆柱、圆锥和我们做试验的不一样。
师(追问):什么不一样?
生10:这个圆锥比圆柱矮,所以要倒4次多才能倒满。这个圆锥的底比圆柱大,所以倒了2次半就倒满了。(其余学生若有所思)
师:那你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学生纷纷观察自己小组做试验的器材)
生10:我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的底是相等的,高也是相等的。
师:你们的发现和他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底相等,高也相等,我们叫做等底等高。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11: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试验时,才正好倒3次。
师(小结):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4)课件演示试验过程,并根据过程推导圆锥体积计算方法。V圆锥=■V圆柱=■Sh。
(5)计算如右图所示圆锥的体积。
反馈时追问:3.14×(10÷2)2×15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看着这个圆锥,先想像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形状,再用手比划。(课件出示:■)
思考:削去了多少体积?你是怎么想的?根据这幅图,你还想到什么?
4.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这堆沙子大约多少立方米?要计算这个沙堆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哪一个信息便于测量?为什么?(出示: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反馈时追问:12.56÷3.14÷2和3.14×(12.56÷3.14÷2)2×1.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想一想,做一做。
出示:■已知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追问:56.52×3或56.52÷■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演示一: ■
课件演示二:圆柱右移■
思考: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如果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并且保持原来的形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图说明。
(3)观察、猜想。
课件依次出示:■;■;……
思考:根据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猜想?
5.总结提升
四、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极其出色:操作到位、感悟深刻、回答精彩。这都得益于整堂课的设计都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
1.立足学生的经验起点
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与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重视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
首先,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往往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不管如何,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土壤”,等待着知识“种子”的播撒。如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用木料加工(切削)成一个这样的圆锥,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选择怎样形状的木料加工最方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想到要用圆柱形的木料加工,因为它们的底都是圆的。这种根据两个形体间基本特征的联想,是多么可贵啊!接着让学生从提供的4个不同型号的圆柱木料中做出选择,学生能在潜意识中关注它们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数值作出判断,这是生活经验的又一次提升,明确了“圆锥从哪里来”的问题。
其次,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活动经验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犯“经验替代”的过错,造成了学生只知道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不会主动沟通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上述课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同桌合作的环节。通过合作,学生反馈的信息异常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层次:(1)两种常规的倒水法;(2)“排水法”和“量高法”;(3)操作方法的优化提升。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圆柱容器往圆锥容器中倒水,比用圆锥容器往圆柱容器中倒水误差小。这是多么可贵的发现啊!试想,如果没有实物操作,只让学生看课件和看教师操作,他们能有这样的体会和这些发现吗?正因学生有如此丰富的经验积累,才使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水到渠成!
2.立足学生的知识起点
“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形体,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尤其是经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柱体”的体积计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底面积×高”的思想已逐渐树立。但在会求圆锥体积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记住了计算方法,而对为什么这样算不清楚,也就是说学生公式推导过程的经验几乎为零。此外,由于圆柱与圆锥在形体上有一定的联系(底面都是圆的),学生会很自觉地对这两个形体进行沟通,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这两个形体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本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如在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后追问:“3.14×(10÷2)2×15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会不自觉地想到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并用手势比划出圆柱的形状,从而初步感悟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接着让学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圆柱、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这些新知的获得,都是立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学生自主地生发出来的。
3. 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他们的认知起点包括心理起点与思维起点。
(1)找准学生的心理起点。在课堂上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之所以精彩,与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密不可分,而这又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首先,引发他们思考做圆锥选材的问题。其次,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操作,让他们“动”起来,在“好玩、有趣”中伴着操作、思考,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再次,应用与实际结合起来。在计算沙堆体积时让学生思考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然而随着进一步的思考发现现实生活中测量直径与半径是不现实的,从而得出根据底面周长与高计算沙堆体积的方法。这既是对新学知识的变式应用,又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置身于这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参与积极性始终保持一定的强度。
(2)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教学中,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本课而言,学生的思维有三个层次的发展。首先,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猜测它们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受图像的直觉影响,认为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其次,在“变”与“不变”中沟通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联系。在练习第2题中,让学生根据圆锥的体积56.52立方厘米和底面积28.26平方厘米求它的高,在学生解决后追问:“56.52×3或56.52÷■表示什么意思?”进而学生联想到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随即引导:“如果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并且保持原来的形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图说明。”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想像:有的想到底不变高变,有的想的高不变底变,有的想的底和高同时变……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感悟底、高变化对体积的影响,再次展开想像的翅膀,猜想等底等高的棱柱与棱锥体积的关系。在课结束之时,让学生根据所学描述■之间体积的关系,接着出示■,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 一次质的飞越!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发展也始终伴随其中。
(责编 金 铃)
生9(另有一组的学生):我们才倒了2次半就倒满了。(其他学生都静下来)
师:请你们两组把你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拿上来,当着大家的面再做一次。(这两组学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又做了一次,结果仍然和原来相同。)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0(兴奋地):我知道啦!(走到讲台前,边指边说)他们这两组的圆柱、圆锥和我们做试验的不一样。
师(追问):什么不一样?
生10:这个圆锥比圆柱矮,所以要倒4次多才能倒满。这个圆锥的底比圆柱大,所以倒了2次半就倒满了。(其余学生若有所思)
师:那你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学生纷纷观察自己小组做试验的器材)
生10:我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的底是相等的,高也是相等的。
师:你们的发现和他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底相等,高也相等,我们叫做等底等高。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11: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试验时,才正好倒3次。
师(小结):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4)课件演示试验过程,并根据过程推导圆锥体积计算方法。V圆锥=■V圆柱=■Sh。
(5)计算如右图所示圆锥的体积。
反馈时追问:3.14×(10÷2)2×15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看着这个圆锥,先想像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形状,再用手比划。(课件出示:■)
思考:削去了多少体积?你是怎么想的?根据这幅图,你还想到什么?
4.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这堆沙子大约多少立方米?要计算这个沙堆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哪一个信息便于测量?为什么?(出示: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反馈时追问:12.56÷3.14÷2和3.14×(12.56÷3.14÷2)2×1.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想一想,做一做。
出示:■已知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追问:56.52×3或56.52÷■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演示一: ■
课件演示二:圆柱右移■
思考: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如果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并且保持原来的形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图说明。
(3)观察、猜想。
课件依次出示:■;■;……
思考:根据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猜想?
5.总结提升
四、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极其出色:操作到位、感悟深刻、回答精彩。这都得益于整堂课的设计都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
1.立足学生的经验起点
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与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重视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
首先,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往往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不管如何,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土壤”,等待着知识“种子”的播撒。如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用木料加工(切削)成一个这样的圆锥,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选择怎样形状的木料加工最方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想到要用圆柱形的木料加工,因为它们的底都是圆的。这种根据两个形体间基本特征的联想,是多么可贵啊!接着让学生从提供的4个不同型号的圆柱木料中做出选择,学生能在潜意识中关注它们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数值作出判断,这是生活经验的又一次提升,明确了“圆锥从哪里来”的问题。
其次,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活动经验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犯“经验替代”的过错,造成了学生只知道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不会主动沟通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上述课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同桌合作的环节。通过合作,学生反馈的信息异常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层次:(1)两种常规的倒水法;(2)“排水法”和“量高法”;(3)操作方法的优化提升。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圆柱容器往圆锥容器中倒水,比用圆锥容器往圆柱容器中倒水误差小。这是多么可贵的发现啊!试想,如果没有实物操作,只让学生看课件和看教师操作,他们能有这样的体会和这些发现吗?正因学生有如此丰富的经验积累,才使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水到渠成!
2.立足学生的知识起点
“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形体,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尤其是经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柱体”的体积计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底面积×高”的思想已逐渐树立。但在会求圆锥体积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记住了计算方法,而对为什么这样算不清楚,也就是说学生公式推导过程的经验几乎为零。此外,由于圆柱与圆锥在形体上有一定的联系(底面都是圆的),学生会很自觉地对这两个形体进行沟通,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这两个形体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本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如在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后追问:“3.14×(10÷2)2×15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会不自觉地想到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并用手势比划出圆柱的形状,从而初步感悟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接着让学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圆柱、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这些新知的获得,都是立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学生自主地生发出来的。
3. 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他们的认知起点包括心理起点与思维起点。
(1)找准学生的心理起点。在课堂上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之所以精彩,与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密不可分,而这又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首先,引发他们思考做圆锥选材的问题。其次,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操作,让他们“动”起来,在“好玩、有趣”中伴着操作、思考,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再次,应用与实际结合起来。在计算沙堆体积时让学生思考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然而随着进一步的思考发现现实生活中测量直径与半径是不现实的,从而得出根据底面周长与高计算沙堆体积的方法。这既是对新学知识的变式应用,又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置身于这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参与积极性始终保持一定的强度。
(2)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教学中,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本课而言,学生的思维有三个层次的发展。首先,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猜测它们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受图像的直觉影响,认为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其次,在“变”与“不变”中沟通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联系。在练习第2题中,让学生根据圆锥的体积56.52立方厘米和底面积28.26平方厘米求它的高,在学生解决后追问:“56.52×3或56.52÷■表示什么意思?”进而学生联想到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随即引导:“如果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并且保持原来的形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图说明。”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想像:有的想到底不变高变,有的想的高不变底变,有的想的底和高同时变……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感悟底、高变化对体积的影响,再次展开想像的翅膀,猜想等底等高的棱柱与棱锥体积的关系。在课结束之时,让学生根据所学描述■之间体积的关系,接着出示■,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 一次质的飞越!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发展也始终伴随其中。
(责编 金 铃)
生9(另有一组的学生):我们才倒了2次半就倒满了。(其他学生都静下来)
师:请你们两组把你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拿上来,当着大家的面再做一次。(这两组学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又做了一次,结果仍然和原来相同。)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0(兴奋地):我知道啦!(走到讲台前,边指边说)他们这两组的圆柱、圆锥和我们做试验的不一样。
师(追问):什么不一样?
生10:这个圆锥比圆柱矮,所以要倒4次多才能倒满。这个圆锥的底比圆柱大,所以倒了2次半就倒满了。(其余学生若有所思)
师:那你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学生纷纷观察自己小组做试验的器材)
生10:我们做试验的圆柱、圆锥的底是相等的,高也是相等的。
师:你们的发现和他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底相等,高也相等,我们叫做等底等高。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11: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试验时,才正好倒3次。
师(小结):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4)课件演示试验过程,并根据过程推导圆锥体积计算方法。V圆锥=■V圆柱=■Sh。
(5)计算如右图所示圆锥的体积。
反馈时追问:3.14×(10÷2)2×15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看着这个圆锥,先想像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形状,再用手比划。(课件出示:■)
思考:削去了多少体积?你是怎么想的?根据这幅图,你还想到什么?
4.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这堆沙子大约多少立方米?要计算这个沙堆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哪一个信息便于测量?为什么?(出示: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反馈时追问:12.56÷3.14÷2和3.14×(12.56÷3.14÷2)2×1.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想一想,做一做。
出示:■已知圆锥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追问:56.52×3或56.52÷■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演示一: ■
课件演示二:圆柱右移■
思考: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如果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并且保持原来的形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图说明。
(3)观察、猜想。
课件依次出示:■;■;……
思考:根据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猜想?
5.总结提升
四、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极其出色:操作到位、感悟深刻、回答精彩。这都得益于整堂课的设计都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
1.立足学生的经验起点
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与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重视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
首先,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往往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不管如何,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土壤”,等待着知识“种子”的播撒。如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用木料加工(切削)成一个这样的圆锥,它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选择怎样形状的木料加工最方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马上想到要用圆柱形的木料加工,因为它们的底都是圆的。这种根据两个形体间基本特征的联想,是多么可贵啊!接着让学生从提供的4个不同型号的圆柱木料中做出选择,学生能在潜意识中关注它们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数值作出判断,这是生活经验的又一次提升,明确了“圆锥从哪里来”的问题。
其次,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活动经验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犯“经验替代”的过错,造成了学生只知道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不会主动沟通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上述课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同桌合作的环节。通过合作,学生反馈的信息异常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层次:(1)两种常规的倒水法;(2)“排水法”和“量高法”;(3)操作方法的优化提升。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圆柱容器往圆锥容器中倒水,比用圆锥容器往圆柱容器中倒水误差小。这是多么可贵的发现啊!试想,如果没有实物操作,只让学生看课件和看教师操作,他们能有这样的体会和这些发现吗?正因学生有如此丰富的经验积累,才使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水到渠成!
2.立足学生的知识起点
“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形体,在此之前,学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尤其是经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柱体”的体积计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底面积×高”的思想已逐渐树立。但在会求圆锥体积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记住了计算方法,而对为什么这样算不清楚,也就是说学生公式推导过程的经验几乎为零。此外,由于圆柱与圆锥在形体上有一定的联系(底面都是圆的),学生会很自觉地对这两个形体进行沟通,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这两个形体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本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如在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后追问:“3.14×(10÷2)2×15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会不自觉地想到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并用手势比划出圆柱的形状,从而初步感悟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接着让学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圆柱、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这些新知的获得,都是立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学生自主地生发出来的。
3. 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他们的认知起点包括心理起点与思维起点。
(1)找准学生的心理起点。在课堂上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之所以精彩,与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密不可分,而这又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首先,引发他们思考做圆锥选材的问题。其次,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操作,让他们“动”起来,在“好玩、有趣”中伴着操作、思考,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再次,应用与实际结合起来。在计算沙堆体积时让学生思考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然而随着进一步的思考发现现实生活中测量直径与半径是不现实的,从而得出根据底面周长与高计算沙堆体积的方法。这既是对新学知识的变式应用,又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置身于这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参与积极性始终保持一定的强度。
(2)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教学中,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本课而言,学生的思维有三个层次的发展。首先,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猜测它们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受图像的直觉影响,认为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其次,在“变”与“不变”中沟通圆柱与圆锥体积的联系。在练习第2题中,让学生根据圆锥的体积56.52立方厘米和底面积28.26平方厘米求它的高,在学生解决后追问:“56.52×3或56.52÷■表示什么意思?”进而学生联想到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随即引导:“如果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并且保持原来的形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图说明。”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想像:有的想到底不变高变,有的想的高不变底变,有的想的底和高同时变……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感悟底、高变化对体积的影响,再次展开想像的翅膀,猜想等底等高的棱柱与棱锥体积的关系。在课结束之时,让学生根据所学描述■之间体积的关系,接着出示■,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 一次质的飞越!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发展也始终伴随其中。
(责编 金 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