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PIS系统运营维护界面划分探讨 |
范文 | 陶国琴 邹庆春 王扬 摘 要:本文基于南昌轨道交通1、2号线地铁车辆PIS系统为背景,根据国内PIS系统运营维护现状、常见问题,进行优缺点分析,并建议地铁车辆多媒体播放系统划分至地面PIS集成商负责,运营维护划分至设备维保部门,地铁车辆广播系统由车辆集成商负责,运营维护划分至车辆维保部门。 关键词:地铁车辆;PIS系统;运营维护;LCD屏 1 绪论 随车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出行必选。地铁传媒的影响增大带来安全监控力度需要加强等问题。就目前而言,乘客会不定期“偶遇”地铁车辆整车LCD屏部分马赛克、卡滞、花屏等情况,控制中心监控视频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其原因多为车地无线丢包、信号传输中断等。鉴于车地无线丢包问题不可避免,故进行了如下探讨。 2 探讨背景 地铁车辆PIS系统按功能分为四个主要系统,分别为:多媒体播放系统,用于地铁电视台视频播放;车载监控系统,用于车载客室、弓网视频监控;广播系统,用于车厢内语音播放;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用于站点信息显示。 多媒体播放系统中,车载级主要设备主要由车载服务器、网桥、天线、播放控制器、显示屏等构成,功能实现主要负责通过车-地无线宽带网络设备接收中心下发的信息内容,并通过车载播放控制器在LCD显示屏实时播放,同时将车载视频监控图像实时上传至控制中心,供运营及地铁公安人员调看。 南昌轨道交通车载多媒体播放系统工作原理为:直播视频源通过地面PIS通道无线传输至车辆地面PIS设备,后经过交换机传输给车载多媒体播放系统,由车载播放控制器进行视频与站点播放模板叠加,通过编码器编码、压缩后经以太网传输至客室相应的解码分屏后最终至LCD屏播放。车载监控系统则是以摄像头为源端,由控制中心进行视频调取请求,通过视频编码器编码,在以太网环境中,由车地无线传输至地面PIS通道,在控制中心进行解码显示。广播系统、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则为车辆内部实现。 3 问题分析 根据背景接口划分,车地无线传输时存在丢包,且无补包机制,致使车载监控视频经过车地无线上传到0CC综合监控大屏出现黑屏现象,同时,地铁传媒的下发直播视频也因地面PIS、车载PIS在列车均无补包装置,且无法保证无线传输不丢包,致使车辆LCD屏播放马赛克、卡屏、花屏等情况。 因故障现象直接在地铁车辆显示,则车辆专业故障排查时,首先,进行VLC取流确认视频源或地面PIS设备是否正常;其次,通过下载多媒体播放系统数据包检测丢包情况,判断直播视频流是否传输正常,由此排查是否为车辆问题所致,若未发现车辆问题,则通知地面PIS查找故障,整套流程下来,维修时间长,效率慢,且如由丢包所致,则还需考虑正线故障位置点,不便于故障查找的过程。 4 建议措施 针对现阶段接口界面划分需面临的问题,提出地铁车辆多媒体播放系统划分至地面PIS集成商负责,运营维护划分至设备维保部门,地铁车辆广播系统由车辆集成商负责,运营维护划分至车辆维保部门。并因部分车辆集成商生产过程走在设备设计的前面,LCD屏、摄像头机械接口预留不变,且该部分产品兼容性、通用性强,往往可以采购市场通用件,可划至车辆集成商进行招标,先行采购、安装,具体详见右图,颜色加深部分由车辆集成商负责采购,未加深部分由地面PIS集成商负责采购、调试安装。 通过该方案优化调整后,有以下优势: (1)功能实现方面,软件接口减少,地铁传媒直播视频下发、车厢监控视频上传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下发紧急信息控制部分均由地面PIS集成商自行负责。故障处理速度提升,根据建议运营维护划分,地面PIS、车载多媒体播放整套系统均由设备维保部门负责,其接口减少,界面划分更为清晰,故障处理过程均由部门内控,故障处理速度会明显提升。 (2)运营服务质量提升,因故障响应速度、故障处理提升,故障设备正线运营机率降低,运营服务质量则明显提升。 (3)直播视频可靠性增加,因车地无线传输地面PIS部分控制、车载多媒体部分控制均由一个集成商实现,协议核对、软件编制更为便捷,后续软件修订、运营需求增加更为方面,直播丢包情况控制更为方便,可靠性会进行增加。 (4)有利于技术能力培养,按国内地铁通用界面划分,各集成商为规避自身责任问题,对于其他业主部分,技术往往会进行保留,不利于运营整体技术的提升,根据建议界面划分,有利于运营生产单位的整体技术的提升。 与此同时,根据该界面划分,也会有不利的一面: (1)地面PIS与车辆集成商机械接口界面增加。 (2)维保部门需安排人员及时跟进处理地铁车辆PIS系统故障,人员安排分散。 5 结论 通过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的运营经验,根据PIS系统功能实现原理,结合现地铁传媒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提升故障处理速率、增强乘客服务可靠度出发,通过优劣对比,建议地铁车辆多媒体播放系统划分至地面PIS集成商负责,运营维护划分至设备维保部门,地铁车辆广播系统由车辆集成商负责,运營维护划分至车辆维保部门。 参考文献: [1]蔡国涛,陈蕾.对乘客信息系统(PIS)的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1(9-12). [2]李佳祎,黄纯昉.地铁PIS系统车地无线技术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9-4(104-1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