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思想的浅析 |
范文 | 贾松林 [摘要]建筑大师矶崎新是一位建筑精神的探险者和思想者,也是极有艺术天赋的艺术家。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解读,对我们当代的建筑师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创造力;观念:整体与片断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5-0030-02 建筑师矶崎新1931年出生在日本的大分县,1950年就学日本东京大学,1954年毕业。1963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直活跃于国际建筑界,曾多次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大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奖、威尼斯双年奖金狮奖等,更有国内外许多重要的奖项,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大师。他是一位建筑精神的探险者和思想者,也是极有艺术天赋的艺术家。 1 矶崎新学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1.1 第一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这是探索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阶段。矶崎新毕业以后。在丹下身边工作了十年,也是丹下学术生涯最有创造力的阶段。矶崎新从丹下身上学到很多有关日本现代建筑的设计技巧,我们从他的作品之中,可以看出他受丹下的影响,也就是用夸张的梁柱构架形势表现日本的美学特色。他60年代早期的建筑形势,都是梁架式巨型骨架为特征,这种特征是以矶崎新惯于建筑的系统性关系为基础。 1.2 第二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是矶崎新的手法主义建筑倾向阶段。70年代初摆在矶崎新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文脉主义,第二个是激进主义。矶崎新力图从传统的现代建筑摆脱出来,他所采用的方式是引用许多建筑的设计和元素,象编小说一样把他们编一起。80年代的设计风格和70年代相比,他的设计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在基本的几何图案上面添加一些西方古典主义的要素,建筑形势充满了叙述性的预示。 1.3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矶崎新的表现主义建筑倾向阶段。矶崎新一方面重新解读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更关注形势,特别追求有形势赋予建筑的一种力量。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他越来越多的作品,来自于日本以外的世界各地,这为他提供很多探索的机会,他的作品强调建筑师的主观精神和强烈感情的表现,作品的形象是夸张的、令人琢磨不定的风格,犹如一件件雕塑品。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深圳文化中心,中国国家大剧院方案,上海证大艺术大酒店等。 2 矶崎新作品的特征 2.1 观念 他一直认为建筑的观念比建筑更重要。一座建筑建成以后,处在一个理想的状态,或者说是一个完美的状态但是他会腐朽,会以某种方式走向灭亡。但是观念是持久的,在建筑消失以后这种观念依然存在。 2.2 个人表现 他认为,建筑必须从个人开始,对他而言个人主义是个人最终的源泉,他那高度个人化的表现方式及特征就是为了表现自己。这种特征是和雕塑家、美术家、音乐家以及其他艺术家所追求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他与一般艺术家通过自我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相反他认为建筑应该尽量消除自己的感情和痕迹。 2.3 整体与片断 整体与片断这对矛盾独立,也是矶崎新建筑形势上面比较明显的特征,他的建筑形势充满了分歧、对立和矛盾,表现了建筑差异性、丰富性。他主张每一个建筑各个片断本身并不一定要暗示这整體的存在,各个要素是独立的,只需要考虑自身状态下的设计的方式,不必考虑整体的关联。 2.4 关注城市 他对城市有他独特的思考。60年代初他一直怀疑静态绝对论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过程计划论这样一个城市理论。70年代他仍然热衷于发展看不见的城市,就是将高度发达的电子概念融入到计算机辅助的城市中去,他提出了电脑城市。90年代他又提出了海市尺计划,这个与以前不同的方法描绘未知城市蓝图思考的实验。 2.5 反思与超越 他创造过程可分为三次超越。第一次超越是他在60年代初努力去超越丹下的比例,以及黄金的分割。第二次超越是70年代初他努力摆脱传统现代主义的教条。第三次超越是他在90年代初期从形象的引喻走向表象,他以大胆的手法表现形式的力量。建筑有时间性,但是构想、思想没有时间性,他会长久保留在思想的空间。所以,阅读这样一部建筑史,可以更加深刻了解建筑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也是了解现实建筑的有益的参照。他认为建筑师未建成的建筑,往往比实现的方案更能代表他的思想。矶崎新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做艺术,就是艺术活动、展览、策划、协作、出书等等。这些都不是建筑,但是这些也是媒介上的建筑作品。实际上这样的作品,也深刻的影响着建筑的思维,这个也是未建成重要的部分。 3 结语 近来矶崎新在中国做了不少项目,比如深圳的文化中心等。同时也参加了中国很多项目的投标,如深圳的证券交易中心、中国国际体育会展中心、北京金融界中心等等。矶崎新的实践证明了当代建筑的多变性,他是当代建筑界的一名典范人物,是一位思想非常活跃的建筑师,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解读,对我们当代的建筑师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邱秀文.矶崎新[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0. [2]柳成荫.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6,(05). [3]劳拉·安德烈尼,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作品点评丛书·矶崎新[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