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学科竞赛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
范文 | 胡威 郭宏 蒋旻 付晓薇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组织研究生团队参加学科竞赛是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以专业研究方向为指导,并以专业能力为基础,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促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激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科竞赛对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学科竞赛;研究生;创新能力 DOIDOI:10.11907/rjdk.14382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20182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yjs201310);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yjp1307);武汉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2z42);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研项目(yjg201309)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胡威(1979-),男,河南信阳人,博士,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移动计算。 0引言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1]。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共识。在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之间,需要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2,3]。在研究生培养中,学科竞赛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将知识培养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竞赛实践性活动,促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为研究生开展研究性和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参加学科竞赛可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是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良好途径。 1参与学科竞赛的必要性 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需注重培养。一方面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科研项目完成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运用既有知识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5]。以学科竞赛的创新要求为基础,推动和促进研究生能力的提高,符合研究生能力培养要求。 大多高校学科竞赛更多的是面向本科生,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5]。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密切关系。研究生培养注重研究能力和自我教育,以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为培养标准[6,7],这就使得学科竞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往往被忽视。然而随着各类学科竞赛的不断发展,其正在从寻求作品向寻求创意转变,参赛内容的新颖性已经成为学科竞赛评判的标准之一。这也意味着创新正在成为学科竞赛作品评价的核心指标,因此学科竞赛可以成为研究生科研实践的重要途径。 2学科竞赛选取 2.1具有较高的层次 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其参与的学科竞赛必须达到一定层次。根据学科竞赛影响力大小,可以将学科竞赛分为一般学科竞赛、省部级学科竞赛、国家学科竞赛和国际学科竞赛4种类型。 一般学科竞赛是指由产业界举办的一般性竞赛,面向的区域范围较小,竞赛要求较低,因此参赛所耗费的时间短、精力少、工作量不大,但缺少对于相关题目或者方向的深入挖掘,更适合本科生参加,不太适合研究生参加。 省部级学科竞赛是指区域级的学科竞赛,比如在一省或者数省范围内举办的学科竞赛,参赛范围较大,且一般较为正式,在题目或者方向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此类竞赛往往是国家级学科竞赛的预选赛。 国家级学科竞赛面向全国范围,一般由业界领先的企业举办。此类学科竞赛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对参赛作品要求高;所供选择的题目或者方向属热点问题,注重作品的创意,甚至有些竞赛开辟了专门的创意类分赛。国家级学科竞赛需要以团队形式参与,强调合作与创新,适合研究生参与。 国际学科竞赛由国际组织或者业界领先跨国企业举办,面向全球范围。此类学科竞赛的特点是周期长、对参赛作品的创新性近乎挑剔来形容。同时,由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拔,要求参赛者除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以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外交流能力等。这类比赛机会不多,影响力大,往往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参赛队伍,适合研究生参与。 2.2以创新为核心 学科竞赛可分成应用型和创新型两类。其中,应用型学科竞赛从实际应用出发,强调作品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关注作品本身,因此对作品要求较高。需要完成作品设计、开发、测试和验证全过程,部分比赛甚至需要完成商务运作,即作品推广、市场化前景预测、风险预测等。此类竞赛虽然有助于技术与市场的对接,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需要审慎进行评估与选择。 创新型学科竞赛突出创新,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要求参赛者能够明确提出其参赛作品的创新点,并能够详尽阐述与既有技术和方法的区别。参赛者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在给定题目或者方向上进行文献搜索与分析;在既有方案基础上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对潜在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并形成总结。在上述过程中,参赛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研究生在参与此类竞赛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既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主动扩展学习空间和范围,熟练使用相关研究工具。因此,创新型学科竞赛符合研究生能力培养要求,可作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 2.3符合研究生的专业方向 研究生在确定指导教师后也就确定了其专业方向,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工作主要围绕专业方向进行。选择学科竞赛时,需考虑研究生专业方向与学科竞赛的匹配程度,有两类竞赛可供选择。一类是竞赛的题目或方向与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直接关联。学生通过参赛,可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与学科竞赛的要求结合起来,并利用竞赛的激励,进行持续性的扩展学习,构建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熟练掌握相关的工具和实现方法。另一类学科竞赛虽题目或者方向与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不直接关联,但是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理论或者技术与专业方向相关。此类竞赛学生可以支持者角色参与 3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 3.1基础能力培养 基础能力包括:基础研究能力、制定研究计划的能力、研究思维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以及相关工具、软件和方法的掌握能力等。其中,基础研究能力包括文献检索、分析与综述的能力及写作能力等;制定研究计划的能力指对专业方向有明确认知的前提下,制定长期研究计划,并能根据专业方向研究进展进行适应性调整;研究性思维能力是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研究能力是指在导师指导下,对专业领域知识进行深入探索的能力;实现和验证能力是指运用工具、软件和方法实现所设计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以上各项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大量阅读专业文献逐步积累,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具体项目、竞赛等不断探索。 3.2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在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可以专业方向为出发点,通过学科竞赛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可组建“研究生+优秀本科生”的学科竞赛团队,研究生负责相关的关键技术突破;优秀本科生负责相关的核心技术实现。参赛过程中,研究生提出创新性观点,由团队对创新观点进行讨论、改进和确认,由导师来进行评估。 在参赛过程中,研究生通过积极查阅参考文献,主动与导师、同学讨论,对参赛作品进行设计,一方面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不断试错,逐渐了解和掌握创新的本质,以及创新方法。 4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学科竞赛,可将其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参赛过程。以基础能力培养为依托,在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将学科竞赛与专业方向相结合,可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锻炼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研究生+本科生”的组队方式,对于培养优秀本科生也有极大帮助,能够更好的开展本科生培养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