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研究 |
范文 | 李洪砚 袁苗 摘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风空调系统改造则是重中之重。以某商务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经验为基础,分析了通风空调系统的高耗能问题、冷站群控改造方案及节能效益,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Abstract: energy-efficiency renovation of public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reform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nergy-efficiency retrofit in a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reform plan of cold station group and its energy-efficiency benefit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energy-efficiency retrofit of existing buildings 关键词: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通风空调系统;冷站群控 Key words: public building;energy-efficiency renovation;air conditioning system;cold station group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83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9-0159-02 0 引言 建筑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35%[1],和工业能耗、交通耗能并列为三大耗能系统。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耗能量约为其他建筑的3倍,而单体面积超过2万m2,且应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其单位面积耗电量约为70-300kWh/(m2a),是居住建筑的10倍以上[2]。公共建筑的国内总面积已超过60万m2,对既有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成为社会及学者们关注的热点[3]。据统计,通风空调系统耗能约占建筑总能耗的48%[4],对该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办公楼的通风空调系统改造为案例,研究分析了冷站群控系统改造的技术方案。 1 项目概况 该办公楼为单一业态的公共建筑,位于济南市历城区,2003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3.4万m2,地上24层,地下2层,其中:1-3楼为裙房,主要为食堂、会议室、少量办公室等;4-23楼主要为办公室,以及少量会议室、实验室;24层主要为多功能室。该建筑已于2015年底完成了采暖“汽改水”改造[5],现空调系统为中央空调形式,采暖末端应用风机盘管。 冷站位于地下2层,共安装了2台冷水机组,3台冷冻水泵,3台冷却水泵,2台动机采暖泵和位于楼顶的2台冷却塔,具体性能参数见表1。 节能改造前,该建筑无冷站群控系统,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均手动控制,工作日运行策略为7:00-16:3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不开。 2 冷站系统问题分析 2016年7月至8月,通过收集统计该建筑冷站的运行抄表数据,整理并分析了冷站的运行情况,发现冷站运行存在3个不足。 2.1 缺少高效的控制手段 无法实现冷站的变负荷自动调节运行,需要人为根据现场经验手动开启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水泵等设备,从而增加了人力投入,无法高效地对设备进行优化控制,仅凭经验控制该系统必然造成能源浪费。 2.2 冷冻侧与冷却侧“大流量小温差” 因为冷冻泵、冷却泵不是自动定温差/压差的变频控制设备,一直处于工频运行状态,导致了“大流量小温差”,浪费较多电耗,控制设计不合理。 2.3 冷机负载率较低 根据冷站抄表记录数据分析,冷水机组负载率一直处于60%左右,使得冷水机组长期在低负载率和低效率的状态下运行,既浪费了能耗,也加快了冷机的损耗。 综上,冷站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冷站群控功能的不完善,导致冷站运行效率低下,造成能源浪费。 3 改造方案设计 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进行冷站群控管理系统的合理设计,实现冷站的自动优化运行,改善“大流量小温差”的现状。 3.1 冷源系统 根据冷水机组负载率变化情况调节冷水机组的供水温度设定值,以确保冷水机组运行在高效工作点上,提高冷水机组的运行效率。当冷水机组蒸发温度每提高1℃,即冷冻水出水温度设定值每提高1℃,冷机能效比将提高约3%。 结合冷站实地运行抄表记录,可知冷水机组出水温度范围为7-10℃,冷冻水供水温度设定值为7℃,通过优化蒸发器出水温度设定值可有效提高冷水机组效率,降低冷水机组电耗。同理,通过降低冷水机组冷凝水侧进水温度,降低冷水机组电耗。 3.2 冷冻水与冷却水输配系统 改造前,冷冻泵系统采用的是一次泵变频系统,冷机并联之后与冷冻泵串联,控制策略采用“一机对一泵”方式,冷却水系统亦没有变频系统。根据现场调研分析,发现冷冻侧与冷却侧的节能改造首先需要安装变频器,使之能够变频运行,同时优化冷冻泵与冷却泵控制策略,采用变频控制。 为实现原冷冻泵与冷却泵变频,采用定频流量的控制方式,而实际在小负荷时,采用定流量的方式并不节能,因此考虑定温差的控制方案。选择合适的供回水温差为5℃,根据7月至8月的冷冻侧温度数据,在制冷量不变的前提下,已控制5℃温差为基础策略,最小频率不低于40Hz,保持冷冻侧与冷却侧的最小流量,则按照冷站运行数据,计算冷冻泵与冷侧泵的节能量分别为2.2万kWh与1.7万kWh。 3.3 冷却塔系统 项目冷站共有2个冷却塔,每个冷却塔设有1个风机,改造前,冷却塔风机已经有变频器且变频运行,冷却塔风机控制采用检测冷却水供、回水温度的优化控制策略,当温度高于37℃时,冷却塔风机自动启动,不满足时再启动另一台冷却塔风机;当温度低于25℃时,冷却塔风机自动关闭一台,温度更低时,再关闭另一台冷却塔风机。 经分析,此种控制策略基本实现了冷却塔风机的启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省风机电耗的目的,但是出现了冷却塔散热不均的问题,且没有最大化利用冷却塔的散热面积,即没有最大化利用自然散热。 据此,设计改造方案为:通过给冷却塔风机加装变频器,采用定冷却塔出水温度的控制策略,“停风不停水”,统一调整冷却塔风机的频率,实现冷却塔联合变频控制;冷站群控逻辑算法,应在综合分析室外干湿球温度、机组冷却水温效率曲线、需求冷量等基础上,实现冷却塔出水温度设定值自行控制。 4 改造节能效果分析 根据上述改造内容,大致估算节能量如表2。 5 结语 当前,我国公共建筑存量大、耗能高,而政策复杂则导致了诸如节能改造困难、能源浪费等问题,如何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经济目标,是一项重要课题。该节能改造项目聚焦通风空调系统,应用技术普遍,改造成本较低节能效果却较好。希望文章观点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思路,进而提升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洪砚.绿色建筑实施推广的体制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5. [2]侯静,武涌,刘伊生.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在市场化途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6):1-5. [3]李洪砚,朱绪格,张大鹏.民用建筑“热改困局”:一个三方博弈的视角[J].价值工程,2013(35):113-115. [4]田顺.山东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及节能率的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7. [5]陈文,李震,魏林滨,宋海亮.济南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能耗调查与案例分析[J].建设科技,2016(09):27-29,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