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SPOC视角下高职院校混合学习模式探究
范文

    郭旭 谷会会

    [摘? ? ? ? ? ?要]? 混合学习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现状,结合SPOC模式特点,从学习课程资源和学习活动设计两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SPOC混合学习模式,以期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 键? ?词]? SPOC;混合学习;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21-016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混合学习已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动力。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是由MOOC衍生的新型课程形式,是将在线学习与传统实体课堂进行有效整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体现了混合学习的教育理念。笔者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现状,结合SPOC混合学习特点,以此来构建高职院校SPOC混合学习模式,使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信息化进程。

    一、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强教育信息化进程,尤其在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需更加注重网络学习课程开发,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教育、服务及管理一线的高科技智慧型人才。混合学习是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一般通过开发课程资源、搭建学习平台等方式实现。笔者以税务会计课程为例,对班上78名学生进行调查,有75.5%的学生倾向于学校采用混合学习模式,33.5%的学生认为混合学习不能完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课程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大多采用外部引入和教师自主开发制作的方式,但对于课程资源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部分课程资源所呈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匹配,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无法真正实现与传统教学相融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不强,同时,在课余时间又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到课前了解知识架构相对较为困难。而且,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更多的是参照传统测试方式(期末考试、实操成绩等),对学习过程监督考核较少。

    (三)缺乏有效反馈答疑途径

    目前,国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在实践中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能真正挖掘学生潜力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学习平台上虽有讨论或互动模块,但教师对于学生所提问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解答,无形中也会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降低,影响学习质量。

    二、SPOC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是把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进行融合,并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此达到最佳学习效果[1],最早运用于企业培训。SPOC混合学习是混合学习的延伸,是指在网络在线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在教师进行精心教学构思及指导下,将网络资源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属于限制性申请学习,具有小规模、成本低的特性,聚焦课程资源质量,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SPOC混合学习更强调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2]。

    三、高职院校SPOC混合学习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SPOC混合学习模式是SPOC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高效融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发挥教师授业解惑的职责。SPOC混合学习模式主要从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设计两个方面构建。

    (一)SPOC网络学习资源

    SPOC混合学习模式是线上线下学习的融合,网络学习资源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基础。高职院校对于SPOC网络学习资源的构建一般采用“自建+引入”的方式。“自建”资源主要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进行视频内容的策划、制作、上传及更新。为保证课程资源质量,学校要有严格的质量审核体系,保证课程资源具有针对性。校本资源可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引入”资源的途径较多,如MOOC、智慧树、高校信息化平台等,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课程资源体系,为校本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是SPOC混合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节点。SPOC混合学习集合了线上及线下学习资源,覆盖了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评价三个阶段。在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时,需关注学生网络学习的需求,并能够使其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得以应用。整个设计流程需遵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活动的系统性及师生的互动性原则,整合学习资源,聚焦学习需求,发挥学生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1.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不仅强调教师“导”的作用,而且需体现学生“学”的本质。该阶段是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料,通过SPOC学习资源平台,选择并指定学习资源,设计学习任务清单、测试题,参与学生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及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下阶段课中教学时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通过SPOC学习资源平台查看学习任务清单,完成教师交办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在微信群、QQ群、讨论区等反馈给教师,从而获取对知识的浅显认知。只有真正帮助学生将知识的被动灌输和消极接受转化为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内化吸收才具有意义[3],因此,在该阶段需发挥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互动、答疑、探讨等活动。

    2.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而是针对课前导学阶段反馈的结果,聚焦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对重难点及问题进行多维度研判,围绕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过程。教师根据反馈的学习结果,结合学生的学习个性进行分组或分类,缩短课堂导入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强化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聆听教师所授所解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学会、学懂知识,并能够理解运用。

    3.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在线上线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登录次数、学习时长、问题参与度、回答问题次数、上课状态等),进行综合判断并评估,是发掘学生潜力的关键点。结果性评价采用测试形式(如测评、考试结果等),能够直观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为更客观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需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果,构建多元化智能评价体系。

    四、结论

    通过税务会计课程实践运用,学生对学习兴趣、课堂活动参与度及对问题的认知都较传统教学有较大提升,同时,学生认为教师的针对性指导、答疑解惑更利于对知识的深层认知。SPOC混合学习模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实现个性化学习,是高职院校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有益探索。但如何统筹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如何采用多元化评价并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发挥学校、教师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改革进程,仍需在更多课程中进行实践和验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21-31.

    [2]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8.

    [3]徐碧波,李添,石希.MOOC、翻转课堂和SPOC的学习动机分析及其教育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9):47-52.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