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践 |
范文 | 王萍 摘 要:“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践,充分发掘活动内容、开发活动资源、创生活动方式,激活学生“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生命状态。通过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勇于交流、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关键能力和学习品质,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综合与实践;校本化实践 “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独特领域,能够体现数学教学综合性、应用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综合与实践”和“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一起,构成了数学知识的基本板块。苏教版数学教材在每一册中都安排有相应的一到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容。但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重视不够、认识模糊。他们有的对“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视而不见,有的一带而过,有的纸上谈兵……由此导致“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悬置、搁浅、流产。数学课程改革的“亮点”在实践中竟然成了“盲点”“弱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何进行“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践,赋予学生“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时空,激活学生“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生命状态,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深刻的课题。 一、发掘活动内容,拓宽“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广度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非常宽泛,并不仅仅局限于每册教材中安排的几次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创生活动内容,甚至可以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此拓宽“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广度。这里有兩层含义:一是指从内容、时空的维度上拓展、延伸教材中安排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因地制宜、动态创生活动内容。 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册)时,一般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小单元,按照教材的编排逻辑与顺序亦步亦趋地展开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则将教学向前延伸、向后拓展,将“用数对确定位置”打造成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前,让学生复习一年级教材中“一排中的第几个”,并将这类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在一个平面座位图上如何确定位置?由于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知识储备,他们能够尝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对于教室里的平面图都有自己的描述,如从前往后第几排、从左往右第几个,从左往右第几排、从前往后第几个,从后往前第几个、从右往左第几排等。描述的是同一个位置,而表述却千差万别,由此学生体验到“用规则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规则——“竖排叫作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作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列在前行在后”等,让学生再次描述。正当学生认为这样的描述一定能确定位置时,教师出示座位图中的一个位置,尽管有规定,却有两种描述,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为什么有了确定位置的规则,还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呢?有学生认为,可能一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是位置上的人描述的,而另一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是观察者描述的。那么,两种描述方法都可以吗?教师出示一张“教室全景图”,再次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这张“教室全景图”是谁拍摄的?学生恍然大悟,确定位置应该以“观察者”为中心。接着,师生共同探讨、创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数学化、符号化、形式化方法。 从“每排中的第几个”到“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学生确定位置从“一维直线”到“二维平面”的拓展。显然,“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可以继续向后延展、延伸,但这已经超越了教材的教学目标。然而,“学生不应该是一个有待于填满的杯子,而是一盏有待于点亮的灯”,教学就是要蓄积学生的发展潜能。据此,笔者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在三维空间内,如何确定位置,进而将“综合与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二、开发活动资源,提升“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效度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课程、跨界课程。因此,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时,师生可能要准备多种教具、学具,搜集一些相关的学习、探究、实验材料等。在一些学校,已经拥有了“数学实验室”,在城里的一些家庭,也已经拥有了“家庭实验室”。在实验室中,既可以配备常用的材料,如直尺、三角尺、卷尺、测绳、量角器、圆规等,也可以配备常用的数学实验材料如各种小棒、圆片、小正方体木块等,还应该拥有各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几何形体模型。此外,还有一些益智类玩具,如魔方、七巧板、华容道、九连环、鲁班锁等,甚至有一些教师自制数学活动材料,如自制量角器、自制时间尺等。 教学“大树有多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时,教学前,笔者精心预设,为学生准备了“竹竿”“卷尺”等材料,同时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角色,有操作员、测量员、记录员等,然后带领学生到室外展开测量活动。活动前,先组织学生商讨“怎样测量”。学生提出了许多建议,包括可行的、不可行的,如“爬树法”“估测法”“拍摄法”“测影法”等。其中,“爬树法”被迅速否定,“估测法”虽然方便,但不准确,只有“拍摄法”和“测影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接着,笔者让学生深入探讨如何运用“拍摄法”和“测影法”测量大树的高度。有学生认为,运用“拍摄法”测量大树和参照物竹竿,需要让竹竿和大树与地面的夹角相同,拍摄人从正面拍摄;有学生认为,运用“测影法”测量大树的高度,需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因为同样的物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其影长是不同的。然后,笔者从学校多媒体教室借来了照相机,从几位老师那里借来了手机,让一部分活动小组将大树和竹竿拍摄下来,然后借助学校打印机打印出来,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出大树的高度。让另一部分学生借助小组内的卷尺,测量大树和竹竿的影长,然后根据物长和影长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得出大树的高度。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将活动向纵深推进。活动看似松散,但其实是形散神聚,这样的活动周密而有效。 课程资源是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的保障。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因为活动资源的缺乏而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流产、搁浅。作为数学课程实施的决策者、开发者,教师要主动开发身边的活动资源,主动丰富数学的活动材料,形成校本化的数学课程资源库,以便让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三、创生活动方式,彰显“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深度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不是纯粹的“纸笔数学”,而是一种“实验数学”“操作数学”“实践数学”。小组合作、小组探究是“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学业智力”,而且获得“工作智力”;不但发展“学业思维”,而且发展“实践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创生活动方式,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猜想,主动寻找证据进行数学验证。在多元化的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怎样滚得远”(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7册)时,当笔者将科学实验教师请进课堂时,孩子们纷纷产生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科学老师“客串”数学课堂,这是教学方式、教学角色的创新。随后,学生在科学老师的引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富有科学味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前,科学老师首先让学生猜想: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些?有学生认为是45°,有学生认为是30°,还有学生认为60°等,他们猜测的依据都是三角尺中的度数。接着,科学老师让两位学生配合他,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一名学生负责对“滚动物停的地方”做记号,一位同学负责测量并记录滚动的距离。通过演示实验,学生纷纷预测小组实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意外,如同一个角度,滚动物每次滚动的距离不一样怎么办?如果滚动物滚动歪了,怎样测量距离等。通过交流,学生理解了“对比实验”的内涵:即只允许控制一个变量(如在“怎样滚得远”中,学生知道应该控制“斜面与地面的夹角”),其他的都应该是常量(如“同一斜面”“同一滚动物”“同一地面”等),也就是每次实验,这些量都不能发生变化。在学生分小组对同一个角度(30°、45°、60°)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学生计算出了滚动物滚动的平均距离,发现45°时滚动物滚动得最远。接着,学生分小组,自选一个角度进行滚动,与45°时滚动物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发现都没有45°时滚动得远。为了更严谨,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科学化的结论,“当斜面与水平地面成45°角左右时,滚动物滚动得最远”。 活动方式的创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他们在组内详细分工,对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详细预测,实验过程科学严谨、实验态度一丝不苟,对实验结果多次进行科学性论证。如此,学生真正体认到,“数学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综合与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动手,又让学生动脑,是一种手脑协调活动、做思共生的“具身认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跳出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活动套路,让学生敢于猜想、勇于交流、乐于探究、勤于实践。不断发掘活动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创生活动方式,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创新,让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得到发展、提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