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活着”讲故事 |
范文 | 汪凤 【内容摘要】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之间切换,每一段故事都是以新闻价值为基本准则。文章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出来,探寻事实真相。揭示真相是作者的职业追求,也造就了作者的职业气质,坦率、敢当、较真。活着是一种精神,就是勇于担当、心生敬畏、迎难而上、固守职业操守。 【关键词】人 蒙昧 看见 震撼 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两个字——“活着”。 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之间切换,每一段故事都是以新闻价值为基本准则。从最初的不自信到自信,从忐忑到坦然,作者始终用到一个词“活着”。文章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出来,探寻事实真相。揭示真相是作者的职业追求,也造就了作者的职业气质,坦率、敢当、较真。活着是一种精神,就是勇于担当、心生敬畏、迎难而上、固守职业操守。 作者用小说的语言构筑着纪实画面,用散文的心境抒发个人情感,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笔触讲述故事。 除了活着,全书我读到四个关键词:“人”、“蒙昧”、“看见”、“震撼”。 第一个词“人”。 指每期节目中都离不开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被动接受者,又是主动诉求者。在权益面前他们无能为力,在媒体面前又是极其渴望。书中提到了挖煤工、留守儿童、非典病人、犯罪嫌疑人,也有如李阳、卢安克等名流或雅士。这里的“人”也包括作者本人,与众多主持人有几分不同,作者给人的印象是冷、酷,沉重的表情加上紧凑的追问,构成了她的采访符号。而用采访“欲望”支撑着作者实现角色的蜕变。这种欲望见证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从主持娱乐节目到主持《新闻调查》,层次天差地别,她做到了成功转型。“得多么无知才能这么无畏啊!”。这是作者进央视没多久,给外交部打电话约谈恐怖袭击的事后,同事送给她的话。这种无畏正是作者对欲望的解读,它包含着对事业的执着,更包含着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 书中提及许多知名人物。白岩松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的幸福。”陈虻的哲思,崔永元的戏语,这些都构成了作者成长的推手,也为全书增色不少。 第二个词“蒙昧”。 正如作者所言:“蒙昧是我自身。”揭开蒙昧的外衣,人就不再蒙昧,只有摆脱蒙昧的束缚,才能看透人性的善恶美丑,才能接受市井的繁杂百态,真正走进人所构成的世界。人不光是活在已知世界里。很多时候,人面对的每一天都是未知的,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有什么结果。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模式化。还有许许多多你不知道、需要知道的东西,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作者所言:“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使作者心腹深处那道石坝摇摇欲坠、土崩瓦解的正是这些平凡的存在、不平凡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就在我们身边,在某个我们没有留意的角落里,总有一天会与我们遭逢。文章揭露了一个事实,这个社会需要有人去触摸,需要慧眼去审视,需要平常心去安抚。 第三个词“看见”。 《看见》,用蒙太奇的手法,让故事在一个个画面之间穿行。“看见”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个结果。作者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引领我们走进关乎生活、生命背后的故事,看到了鲜为人知的生活真相,揭示了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尚存的自我的精神状态,剖析了社会潜在的规则。大了说,这本书给了我们人性的关怀。看似千人万面,实则是两个人的对话,就是关注者与被关注者之间的对话,使彼此不再陌生。《新闻调查》和《面对面》,大有“新闻”和“调查”的味道,它在“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体察民生、民情,反应社会热点。人们关注新闻,更关注调查性新闻,因为人们想在生活的更深处找到共鸣。举一个例子,作者2003年从临汾车站打车回家:“冬天大早上,能见度不到5米。满街的人带着白口罩,鼻孔的地方两个黑点。车上没雾灯,后视镜也被撞得只剩下一半。瘦精精的司机直着脖子伸到窗外边看路边开车,开了一会儿,叫了个人来,‘你来开,我今天没戴眼镜。我以为是下雾。”细微的描写不用多说一句,看见了空气污染的严重。 全书用镜头的视角去看社会,镜头就是作者的所见、所感、所言。凭借新闻记者的敏锐,解读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大多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作者的视域穿行而过,洞察真相。 第四个词“震撼”。 挖掘最人性的东西也往往最震撼人的心灵。“双城的创伤”一节,采访自杀少年苗苗的好朋友小蔡,有这样的描述:“她回身进了屋子,从本子里拿出一张纸条,歪歪扭扭的粗彩笔写着‘我们六个姐妹是最要好的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底下有六个人的签名。一个天真的誓言。”4月29日,苗苗在小卖铺用两毛钱买了一袋颗粒状“闻到死”老鼠药,“你要吃,我们都吃。”十几个人为拦住她,每人服了两粒。老师在讲台上,没看到!“朋友比生命还重要吗?”“也许是吧!”尽管那次药是假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作者笔下或滴着血或流着泪。作者的提问犹如一根烧红的探针,刺痛了对方也医治了创伤,使读者有被唤醒的欲望。 结论 人不要太在乎自己,太在乎自己就等于封闭自己。忘掉自我地活着,才能看见世界真实的一面,摆脱身上的蒙昧之气。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