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中职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与研究 |
范文 | 谭仔群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材和通用的案例,将不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也不能解决学生将来就业时遇到的计算机相关问题。论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从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案例、考核模式三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關键词: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9-0148-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可见,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使各专业毕业生具备应有知识结构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然而,现在很多教材设计中,都是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单独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设计,通过课程学习,虽然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这些基本的应用能力却缺乏与专业特点的有效结合,导致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就业时往往出现知识的遗忘和技能的变通,没能很好形成工作实践能力。因此,就更加考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要把更多心思放在如何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将该课程做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中职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有点钞、珠算、传票、会计账务处理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练运用会计软件。因此,需要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账目处理。此时,就对学生的中英文录入、小键盘录入(传票)的水平有很大的要求。所以,在该课程教学中,结合会计基本技能特点,将中英文录入、小键盘录入(传票)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从第一次课开始,就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把中英文录入和小键盘录入作为必抓技能训练项目,为定好目标,努力提高中英文录入和小键盘(传票)录入的速度和准确率,并在后续的每一次教学中,都要对中英文录入和小键盘(传票)录入进行考核测试,并对考核达标的学生进行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 2 引入会计专业案例,实施模块化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技能教学内容细分为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PT演示文稿、操作系统四大模块。下面将根据四大模块特点,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1) Word文字处理模块。该模块的技能点是录入和编辑文档,设置文档格式,使用表格、图文混排等。在财务工作中,Word运用得最多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版面排版,制作合同文书,制作各种凭证等。因此,在该模块教学中,以Word文档格式设置、Word表格设计和Word邮件合并作为教学重点,引入财务报告、财务制度以及对外文书的文字和格式设置、制作会计凭证、利用邮件合并制作工资单等案例,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2) Excel电子表格模块。Excel表格是典型的财务应用,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会计专业有一科目是会计电算化,该科目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特点,熟练运用Excel制作表格和进行各种函数计算。而在会计相关岗位中,也需要会计相关人员能够熟练运用Excel制作各种工资结算单和工资核算表、会计科目余额表与科目汇总表等。因此,在该模块教学中,将会计中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表,各类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成本费用明细表、税款计算表、流水账、原始凭证等引入到各个技能点,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了能做什么,就会更加用心去学习和实践。 3) PPT演示文稿。演示文稿制作要求学生能够运用PowerPoint制作集文字、图形、图像、图表、声音、视频,以及动画等元素于一体的电子演示文稿。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不仅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播放,还可以利用投影机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播放。而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学会PPT演示文稿制作,运用更多的是在办公报告或者即将就业面试时使用,因此,可以通过制作“个人简历”幻灯片、销售统计报告、员工讲义报告、竞聘演讲等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置身于工作岗位当中,更好地理解岗位需求,这样学习起来目的更加明确了。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平台要求学生能够掌握Windows7系统设置和管理,包括配置Windows7,创建和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等。对于会计专业,对于计算机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复制、粘贴、查找、先选定后操作、对象选取等等,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更需要提高灵活使用的能力。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使用,在文字录入、文字处理等其余模块,更应该强化对这些技能的灵活使用,加快录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3 实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 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传统的评价重视的是学习结果,却忽略学习的过程,其弊端显而易见,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应该是跟随课堂并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每个模块的考核评价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应由单纯结果性评价转向形成过程性评价,既要评价结果,又要评价过程,实现两种评价的有机结合。比如,要观察小组工作中哪些学生是主角,做的工作多而且重要,哪些同学处于次要地位,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工作的等,及时和不同的学生谈话并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等。在实行考核评价过程中,有一点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就是当有一些学生的结果和老师的不同,老师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结果,而是要采取肯定的态度,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只要学生能够说明原因,不管理由是否充分都应该肯定,并予以引导、表扬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期末考核内容也不统一出卷,而是根据专业出题,会计专业以财务题目为主,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财务工作中的一个综合案例,以此评价学生的就业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职业型人才,所以,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是以今后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将教学内容与未来职业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作为计算机科目教学的一线老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优化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还需要我们继续去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毛方明.基于网络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3). [2] 文小林.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8):199-200. [3] 黄仁. 中职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5):58,85. [4] 张巍,黄国兴,周南岳. 计算机应用基础[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1-24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