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形成性评价改革探索
范文

    田翔华 森干 李莉

    

    

    

    摘要:雨课堂是新时期“互联网+教育”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智慧教学工具。它的功能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所有教学环节,为教学评价的全过程覆盖提供了可能。本文探讨了运用雨课堂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雨课堂;智慧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4-015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form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IAN Xiang-hua, SEN Gan, LI Li

    (College of?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Rain Classroom" is a kind of wisdom teaching tool produced by 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the new period. It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ition to a hybrid intelligent teaching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the wisdom teaching tool of "Rain Classroom".

    Key words:Rain Classroom; Wisdom Teaching; Computer Basic Course; Formative Assessment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手段信息化和智能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为导向“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1]。然而,目前高校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远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其中许多仍停留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机制(期末考试成绩评价)中,不能满足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往的总结性评价正逐渐被形成性评价所替代[2]。有证据表明,在形成性评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进度明显加快,自我效能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3-4]。

    近年来,新疆医科大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根据学生入校后摸底考试的成绩,采用分级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具体分为A、B、C三个层次[5]。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校在分级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机制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单一评价机制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智慧教育工具进行形成性教学评价。

    2 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7],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整合到演示系统PowerPoint(或WPS演示)和微信中,在课外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雨课堂功能可分为:学生端和教师端,具体功能模块如表1所示。

    雨课堂能够为师生提供课前、课中(课堂教学)、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9],提供多维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导出、自我任务提醒等功能,使师生在整个课程中相互交流。其中课前预习教师将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课堂实时答题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功能,这些都为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雨课堂教学环境的三个主要功能界面包括:教师PPT授课功能界面(如图1所示)、教师手机端功能界面(如图2所示)、学生手机端功能界面(如图3所示)。

    3 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学校课程评价存在着许多缺陷,许多课程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日常形成性评价。例如原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学生只是在学期结束时参加这门课程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成绩符合标准(大于或等于60分)记录实际考试成绩。由此,有的学生仅仅满足考试及格,忽视日常课程内容的学习,学习内容不全面、不扎实;学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影响了他们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和工具进行评价,既费时费力又不完整,不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 形成性评价的改革措施

    雨课堂可以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动态教学数据的收集、个性化报表导出功能,这些都为生成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针对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评价改革。通过该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以下是评价的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课前,教师借助雨课堂微信提醒功能,在课前预习环节附加语音提醒,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在雨课堂管理端导出学生的课前预习数据(含课前预习PPT张数、预习时间等等),形成课前预习环节的形成性评价。

    (2)课堂考勤。上课前,教师发布授课班级的课程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扫码雨课堂二维码签到,这样在雨课堂管理端可以导出班级每位同学出勤率。

    (3)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建立课堂提问环节。这样就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听课的效果,形成课堂提问环节的形成性评价。

    (4)课堂测验。对于学习完一个章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测试功能进行在线测试,测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单题等,这样就形成了章节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

    (5)上机实验考核。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师可以设置实验教学评价。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和操作。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上机实验考核,形成日常实验考核的形成性评价。

    (6)期中考试。期中考试采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在线考试。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课程中期的学习情况,同时完成课程期中阶段的形成性评价。

    (7)期末终结考试。期末阶段,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进行网络化或纸质试卷课程终结考试,完成期末考试阶段的形成性评价。

    通过以上七个环节阶段性评价过程,形成对每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这个评价涵盖了课程教学的所有阶段。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完成预习、考勤、课堂提问和测验等教学智慧化测评,使得教学评价变得方便快捷。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将以上七个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进行设定,最终形成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分析了使用传统教学评价对新疆医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的影响。探讨了运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形成性教学评价具体的改革措施,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参考方法,并进行有益的探索。通过运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有效地开展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方便快速的教学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法将改变原有传统的终结评价方法,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吴旻瑜,武晓菲.教育信息化2.0的時代逻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解读之一.远程教育杂志,2018(4):4-10.

    [2] 何克抗.关于形成性评估与隐形性评估——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让我们深受启发的亮点之三[J].中国电化教育,2017(6):24-29.

    [3] Scott D.Globalisation Mechanisms[M].New Pers-pectives on Curriculum,Learning and Assessment.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4] Shute V J,Kim Y J.Formative and Stealth Assessment[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Springer New York,2014:311-321.

    [5] 赵小龙,杜守洪,田翔华,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06):759-761.

    [6] 多依丽,付晓岩,海军.“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 大学教育,2017(12):153-155.

    [7] 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5):26-32.

    [8] 陈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通联编辑:王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