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主客观条件比较分析
范文

    王建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基本上都是从学习本科院校的学分制开始。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发现了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在本科院校很少出现。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办学的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高职院校学习实施本科院校学分制模式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学分制

    根据2019的数据统计,我国现有高职院校1418所,在校生达到1134万人。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达到5.8万个,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国民经济建设各个岗位,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分制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由于本科教育早已实施了完全学分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因此广大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基本都是从学习本科院校的学分制开始的。

    在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的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有的高职院校对实施学分制提出的质疑,还有的高职院校进行了反思,寻找问题所在。

    作为一种制度,学分制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办学各个方面主客观条件的较大差异,才是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学分制出现问题的原因。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进行比较,总结一下二者的差异。

    一、教育地位的比较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种形式,二者侧重点不同,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工也不同。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本来不应该有地位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二者不但存在地位的差异,而且差异非常大。

    首先,高职教育属于专科教育,从学历上说,要低于本科教育。学历的差别,导致在广大群众的心目中,特别是有学历情节的学生和家长心目中,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也低于本科教育。

    其次,高考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不同,也在潜意识之中影响了学生报考学校的选择。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不是平行的,高职教育成了本科教育的补充了。这就造成了家长和学生在择校的时候,不是根据将来的发展和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而是在分数允许的情况下,首选本科院校;只有分数不够本科线的时候,才“无奈”的选择高职院校。

    另外,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设置学历门槛,存在学历决定待遇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高职教育的地位。

    二、生源的比较

    由于高校是按照分数来招收录取学生的,在高等教育的起跑线上,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距。虽然分数并不能完全与能力划等号,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某些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上,甚至还超过本科院校的学生。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不高,也基本上就是前期学习情况的真实写照。

    生源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提倡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没有任课教师全面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学习内容,真正学到知识。另外,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和就业目标明确,可以合理选择选修课,全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度自律性,是保证本科院校学分制实施的重要条件。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独立性较差,在中学已经习惯了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督促。而且即使在有人长时间监管的情况下,他们也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在很多高职院校里,学生的学习风气非常差,作业和考试抄袭现象严重,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学生在中学学习问题的延续。有的高职院校在试行学分制的时候,也设置了一些选修课程,但是学生选择非常随意,缺乏目的性,失去了选修的意义。

    三、办学经费的比较

    学分制的实施,需要高校在各个方面提供足够的支持。2004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學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高校办学条件提出了若干指标,这些指标都是由办学经费来支撑或者与办学经费有关的。

    办学经费的差异,是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各方面条件里面差异最大的。根据2019年的数据分析,全国前六十位的本科院校,办学经费都超过20亿,而处于山东省地级市的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普遍在2亿到3亿之间。没有充裕资金的支持,高职院校在学习和实施本科院校学分制的时候,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一般来说,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科研经费、校办产业和社会捐赠。

    (一)财政拨款。公办的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共同的办学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财政拨款对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即按照教职员工和学生数量拨付。但是,本科院校的规模普遍比高职院校要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数量也多,因此获得的财政拨款也多。另外,985、211和双一流高校,由于自身的优势,也容易获得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倾斜,额外获得一些财政支持。

    (二)科研经费。本科院校大多是综合类院校,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任务,因此也可以获取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名气较大、科研力量较强的本科院校,获得的科研经费就更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熟练技术人员,科研能力较弱,很难从政府和相关机构获取科研经费。

    (三)校办产业。很多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办产业,包括公司、工厂、附属医院和出版社等等。这些校办产业依托本科院校的社会名气和科研能力,大多经营的非常出色,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有的高校的控股企业甚至做出了非常大的业绩,在本行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名气都超过了高校本身,比如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等等。这些校办产业的资金和社会关系反过来又为本科院校提供了巨大的回报,形成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循环。高职院校基本都是由直属职能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管理,缺乏自主权,加上自身资金和人力缺乏,很难再兴办下属产业。

    (四)社会捐赠。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的进步,社会捐赠也逐渐成为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的数据显示,社会捐赠排在第一的清华大学和第二的北京大学受捐金额分别达到123.09亿元和91.49亿元,即使排在100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得到了超过1亿的捐款。

    然而,在这份名单里,却没有找到任何一家高职院校的名字。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取得成绩确实更多一些,特别是在商界和政界。在自身价值实现以后,他们既有能力,也愿意回报母校。从社会层面来说,一些知名企业在选择捐赠院校的时候,也确实存在名校情结,更愿意把钱捐赠给名牌本科院校,而不愿意捐赠给籍籍无名且对企业宣传没有太大帮助的高职院校。这就造成了社会捐赠资金的分配不平衡,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加剧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的差距。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主客观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高职院校在学习本科院校的学分制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些主客观条件,在短时间无法弥补这些差距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适合自身情况的学分制。

    参考文献:

    [1]专家解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N].中国教育报,2019-03-20(04).

    [2]许志军.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现状分析及对策——以辽宁省17所高职院校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

    [3]杨延.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5):5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