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途径浅析
范文

    张玲萍

    【摘要】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首先,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为资源,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加深印象;其次,要深挖教材资源,以教材内容为“生发点”进行拓展延伸,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再次,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活动经验;积累途径

    “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之一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展示出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就是为后续学习积累动力,让学生从生活实践和教材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在提炼与整合中积累经验,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教学中探究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途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显性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把握隐性的数学思想与活动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关注学生生活,盘活学生的生活素材

    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来源于课堂和教材,更来源于生活.数学本就属于自然科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在生活素材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潜能.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堂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概念、公式的归纳和总结要根植于生活实际问题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生活问题,进而与教材内容相融合.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课堂设计成一个数学故事,把学习的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帮助故事中的主人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的故事情節,会给学生带来非常深刻的经验印象.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明很想过生日,因为别的小朋友总在班级中探讨过生日时买的蛋糕和收到的爸爸、妈妈的礼物,可是他却四年才能过一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预习及与同学的交流可以得出他的生日是2月29日,因为四年才有一个闰年,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探究哪些年才是闰年,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的材料,展示出非整百年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而整百年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会判断闰年的方法.

    (二)经历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潜能

    数学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是比较理性的,但并不能因为理性而采用“说教灌输”的方式.尤其是数学活动经验的总结,更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教师要重视“做一做”的实践活动,从中发展学生的自身探究潜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身边的现象提出数学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结合教材知识得出探究结论.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不规则图形通过分割或拼补的方式构建规则图形,从而求出面积.如,探究中队队旗、学校苗圃的面积,在此过程中,学生由操作积累起活动经验,并在尝试最优化策略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展示不同方法时,呈现出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并在思维碰撞中实现学生认知的提升.

    二、挖掘教材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知识的推进要以教材为本,把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处.数学学习训练的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训练,把教材当成知识的生长基点.

    (一)把握教材内涵,让教材成为第一蓝本

    小学数学教材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编排的,其中蕴含着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因此,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要深挖教材,把握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内涵,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重、难点,领会教材编写的目的,仔细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科学实施教学任务.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可以在教材给出奇、偶数相加得出和的奇偶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挖掘.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题目:车棚内自行车和三轮车的总辆数和车轮数都为奇数,那么你可以得出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辆数分别为什么数?学生通过思考与探究可以发现,自行车的总轮数是偶数,由和是奇数,得出三轮车的总轮数是奇数,也就可以得出三轮车的辆数为奇数,只有奇数加偶数才能得奇数,所以,得出自行车的辆数为偶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理清思绪进行思考,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延伸教学视野,在教材中寻求生长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无论是“数”还是“形”都是比较浅显的知识,教师要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适时为学生延伸拓展.适当拔高知识难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探究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物,进行适当拓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可以开阔视野,不断增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材中对正方体的展开图一提而过,但在练习时却有判断是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题目,如此便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做一做的方式得出不同的展开图,展示时去除掉重复的,就可以得出结果.但学生展示的不一定是全部结果,这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通过上网搜一搜来完整地总结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三、构建认知体系,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数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每学习一个模块,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本章节的知识体系,提炼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经验积累中内化知识.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感知、归纳、总结,形成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一)渗透数学思想,在提炼中提升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数学思想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已学的除法、分数联系起来,从而在探究中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在这一数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将“商不变规律”“分数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整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在探究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变与不变”思想,实现举一反三.

    (二)培养反思意识,在积累中积淀

    总结反思是学习进步的必然环节,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学生一味接受而不加思考,学的内容多了就会混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归纳方法、總结经验,在以后的做题中减少失误,获得更多成功.学生的反思主要包括自己的课堂表现、总结学习收获、归纳学习方法等.教师在每节课的最后要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以供学生总结反思,每章节结束后要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复习、反思、总结,巩固知识的同时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负数”,刚开始认识新数时,有的学生有一点迷惘,但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就可以发现引入负数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借助温度计进行认识正、负数时,学生就会反思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从而认识到“0”的重要作用,也为以后学习数轴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并提出疑惑:正、负数能够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原来所学的数加上一个负号就变成了一个新数,从而数的队伍扩大了,那么数又将会怎么分类呢?在反思与疑惑中学生将会更加认真地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变革中发展,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进行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习惯.数学学习要以教材为基本知识的生发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挖教材,以教材“例题”为原点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另外,学生还要学会构建知识体系,提炼数学思想,养成反思习惯,掌握积累活动经验的基本方法,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田玉萍.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22-24.

    [2]王哲燕.虚功实做,由表及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积累[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06):14-15.

    [3]王海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纸面”走向“地面”[J].江苏教育研究,2012(24):11-13.

    [4]田玉萍.试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及类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65-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