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档案数字化工作常出现的失泄密隐患 |
范文 | 余珺 按照目前的工作流程来说,档案的数字化环节有四个主要部分,这是部分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可以总结为数据的生成、数据的流转、数据的存储以及数据的使用等。数据被压缩在网络信息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窃取信息,从而导致档案的失泄密。常見的失泄密情节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违规外包扫描 据真实案件了解,2014年4月的一天,甲公司的某个部门档案信息管理人员XX遭遇了意外。因为在他之前是乙公司的员工负责了该部门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他担心之前扫描的文件读取在新程序中会有问题,所以他就擅自做主,把之前所有的原始文件备份数据在档案服务器上试运行,如果运行正常的话,就直接把它们删掉。可是,问题是当时的部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刚好完成升级,系统里的各类资料和文件必须要重新进行命名才可以正常查看和运行,就是这一点让XX产生了大意,他修改好原始文件资料名称时,违规使用了互联网计算机,而且他修改完了之后忘了删除源文件,最后导致原始资料在计算机互联网中泄密。 二、资料流转不登记 据真实案件了解,2016年8月的一天,有关部门发现当下有微信群正在传播一份神秘的标注了“机密”的文件。该部门想深入调查,一探究竟。经调查后发现,这份机密文件的出处是一名曾就职于档案局信息管理部门的XX。他所在的部门当时正在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所有原始纸质文件资料需要统一扫描上传到档案数据库当中。但是由于当时的扫描人员疏忽大意,扫描完之后没有一一核查扫描件与原件是否对应,导致一份档案落在了数字化工作现场。XX在整理资料时恰巧发现了该资料,并且受好奇心的驱使打开了该文件,发现其内容与自家亲人有关,于是拍下内容发布在了家族微信群里,导致机密文件的泄露。 三、存储载体丢失 据真实案件了解,2015年12月的一天,某地区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发现该档案室的一个移动硬盘不翼而飞,里面存储着大量的机密文件和原始档案资料,他随即向有关部门汇报了此事,经核查,该硬盘中的资料涉及人员较广,从监控中查看应该是被窃取并意图销毁。 四、违规复制扩散 据真实案件了解,2002年12月的一天,有关部门发现当下有几份机密文件正在网络上秘密传递,传递途径为电子邮箱。经过有关人员的深入调查,找到了信息传递的双方,并经过询问得知,其中发件方是某地区档案局的工作人员A,收件方B为发件方A的好友。B以搜集论文资料为由向A索要档案资料,A咋未经上级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从数据库中搜索了7份档案资料发送给B,其中2份是机密文件。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泰山街道办事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