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国家治理视野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引导和规制
范文

    

    

    

    

摘要:当下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良好、稳定的趋势,但是依然存在参与认知模糊、参与动机呈现一定的功利性等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参与效能,也给国家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在国家治理视野下,应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进行思想引导和制度规制,保证大学生政治参与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保持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关键词:国家治理;大学生政治参与;思想引导;制度规范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9-0066-04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基于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实际参与行为[1]。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国家治理主体应当包括政府、企业、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大学生作为未来政治参与的主要力量,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先锋群体,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应当参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一、国家治理视野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分析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监督作用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和公平公正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实现大学生群体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大学生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对政府的决策、行为进行监督,并进行反馈,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不合法、不科学、不合理的行为提出建议,有助于政府权力的运行在阳光下进行。大学生是一群有文化、有纪律、有责任心的群体,是灵活的“智慧库”,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祖国的兴衰和荣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途径,有利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改善政府工作,使政府决策更加公平、公正、科学,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为公民政治参与注入鲜活力量

    大学生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中一个独特而耀眼的群体,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左右,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精力充沛,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2],对外界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就公民而言,大学生又是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文化素质较高,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具有较高的国家认同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表达思想的能力、较强的利益敏感性,创新性强,敢于尝试,引导大学生积极有序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发挥大学生生理上精力充沛、热情活跃,思想上主流向上、积极有责任,才能上有专业文化的优势,发挥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为我国政治生活注入新鲜活力。

    (三)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利于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可以让他们对政治了解更全面、深刻,通过政治参与,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提高政治参与的信心;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并感到自己正在发挥正确的政治作用,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大学生在有序政治参与过程中,一方面意味着大学生群体的意志或要求可能被政治系统所吸纳,从而增强大学生群体对政治体系的认可度和支持率,加固了政治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真正参与到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实施之中,从而使得公共决策能够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相应的被更多的利益主体所认同、接受,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探析

    以江西省南昌市五所高校为例,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进行分析。本研究调查始于2017年12月,历时4个月。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经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279份,有效问卷率93%。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公办高校的大学本科生。从性别分布看,男生比例为43.4%,女生为56.3%。;从年级分布看,大学一年级为45.2%,二年级为24.4%,三年级为26.2%,四年级为3.6%,五年级为0.4%;从政治面貌看,党员比例为5%,团员为92.8%,群众为1.1%;从民族分布看,汉族为94.6%,少数民族为5.4%;从专业分布看,理工科为34.4%,文史类为65.2%。调查对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大学生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行为: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参加党团组织的政治学习等活动;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或者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关注时事政治和相关政策;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提出意见、表达利益诉求;监督政府等国家机构正确行使公权力等等。通过抽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进行评估,发现在总体上表现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普遍较高

    国家认同感是指一个国家的成员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政治道路、政治主张、道德价值观念等的认可,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3]。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主要包含四个维度:祖國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4]。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与希望,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与否,事关未来中国的政治进程和前途命运,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效能。在问卷调查中,回答有关国家认同选项时,所调查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普遍较高,(见表1)对于祖国疆域、中华民族、祖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根本制度以及各项基本制度都有比较理性深刻的认识,也从心里接受认同,较高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

    2.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网络参与的态势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群中,也越来越深地影响着人类的各种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您参加过何种网络政治活动的调查中,42.7%的大学生选择参加党团组织的网上学习等活动,59.9%的大学生选择利用网络媒介关注了解时事政治和相关政策,24.4%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介转发政治事件的报道,28.3%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介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提出意见、表达利益诉求,25.1%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介针对某一政治热点问题进行投票或者参与政府部门网络投票。在对大学生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政治知识或者政治新闻时,58.8%的大学生选择通过思政课堂,62.7%的大学生选择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52.7%的大学生选择政府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48.0%选择大型知名门户网站,31.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聊天群组、论坛BBS、微博微信的方式,以上数据表明,网络途径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见图1)

    3.政治参与认知模糊

    政治认知作为政治心理体系的基础,是政治观念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指的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是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5]。被问及对于“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网络众说纷纭的信息,你会如何选择时,有20.4%的大学生选择了直觉判断真假,发表自己的意见;有14.7%的大学生选择关注“大V”看法,并长期追踪;有40.9%的大学生选择去政府官网了解;有20.8%的大学生选择了随便看看,不发表任何意见;有2.5%的大学生选择转发扩大该事件的影响力。(见图2)

    当对于转发或者没有转发各微博大V或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文章的原因进行调查时,有6.5%的大学生是因为关乎个人利益时才发表意见;3.2%的大学生是因为凑热闹,随便说说;68.5%的大学生选择作为公民,理应关心社会;7%的大学生是因为心情不好借机发泄;11.5%的大学生选择帮助事件扩散,并加以谴责。有59.9%的大学生是因为不能核实信息真伪;3.2%的大学生是因为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3.2%的大学生是担心言论被屏蔽;26.5%的大学生是因为不了解其相关知识和背景,不知道该说什么。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模糊,对于一些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公民权利义务等政治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出现偏差行为。

    4.参与动因呈现一定的功利性

    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参与党团组织的政治讲座是因为何种原因时”,有34.8%的大学生选择了迫于学校的纪律要求;有7.5%的大学生选择了为了德育分这个选项;有25.1%的大学生选择了因为有兴趣而参加此类讲座;有29.7%的大学生选择了因为进行政治学习。(见图3)在“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41.2%的大学生是因为追求理想和信念;33.3%的学生是出于为社会和他人多做贡献;24.4%的大学生选择有利于仕途发展;12.9%选择能得到好处;13.3%的大学生选择出于家长的要求;9%的大学生是因为随大流,大家加入我也加入。这说明,总体上选择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因良好,但是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动因,参加政治活动是受到个人利益的驱动,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为了评奖评优等等。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探析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相关活动效果不够明显

    当前高校都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同时也在学校、学院等举办了一系列校级、院级的系列教育活动,但是效果却大打折扣。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效果不够明显,这些公共课都以“大课堂”的方式呈现,部分高校的授课老师也是流动的,甚至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考查科目,这些会带给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认为课程不重要,少数学生产生了偷懒、投机取巧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有关“政治学习”中形式主义态度明显,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实际效果与实际投入不成正比,学校大都是完成要求任务而举行讲座、班会、标语宣传等,学生参加也只是由于硬性规定。高校的这些主要教育培养方案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知识、技能、经验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与锻炼。

    2.国家政治参与制度不够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6]。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制度不完善或者不适应当前发展现状的情况,我国当前政治参与制度、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发挥大学生积极贡献于政治生活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无法给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参与途径,也无法给予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制度化保障,这种情况下给大学生带来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无法将自己的意见、看法有效地表达出来,从而也会影响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参政热情降低。

    3.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尚不稳定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会主流思想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上充斥着金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念,大学生还处在价值观的塑造阶段,加上社会实践经历较少,对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象没有辨别、评价和抵抗能力。受市场经济趋利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越来越看重实效和利益,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严重忽视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这种根本性、方向性上的转变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行为选择起着巨大作用。

    三、国家治理视野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引导和规制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7年2月,我国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7]。各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政治主体意识,加强政治参与知识教育。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队伍上转变,由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到切切实实的课堂授课、课堂反馈,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教师与学生自主讨论相结合;由单一的教授“四大课程”到传统文化与时政相结合,课堂内容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相符合;由传统课堂教学到创新媒体教学,突破传统中不适宜的东西,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客观条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正确面对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影响。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8]。”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在社会上形成主流价值观,净化社会环境,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实践环节等多样的形式与社会宣传教育相结合,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主导和统领作用,凝聚力量,统一思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遵循,从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外在环境。

    (三)健全政治参与的法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工作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保障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无法提供满足公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政治参与制度化渠道等,尚未形成吸纳公民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体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对政治活动过程的规范和保障,健全参与、反馈、监督等各个过程的法律制度,为扩大和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参政制度规范,净化网络参政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10]。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参与政治活动,对网络参政加强制度规范,既可以有效控制网络参政的负面性,减少网络参政带来的难以管控和预测的负面影响,又可以保证大学生通过这一途径实现参与政治生活的需求。

    (四)强化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引导

    大学生在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总是会受到各种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意志,造成消极、被动参政,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第一,要强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责任,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权利和责任是相统一的,享有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责任和义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于政治生活中。第二,明确政治参与实践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去除功利性参政心理,避免功利性参与行为。第三,引导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参政方式。大学生选择恰当的参政方式有利于参与效果的最大化,參政方式要符合大学生的社会政治角色和地位特点、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符合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保证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既合法又有效。

参考文献:

[1]褚松仑.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5).

[2]宋佳露.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

[3]杜兰晓,房维维.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

[4]刘慧涵.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高校的实证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

[5]孙观宏,胡雨春.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刘亚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

[7]程宏毅,常雪梅.2017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7.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

[9]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J].党的文献,2017(2).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朱伟红(1994—),女,汉族,单位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