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注重历史的渗透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范文

    陈磊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数学教育的一种创新,也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渗透数学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本文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体会浅谈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史,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一、多方位渗透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特别是数学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低效为高效,化无效为有效.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会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事实上数学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历史上数学学科与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学科都是交织共生.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多方位地渗透数学史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史中有很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史实,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数学的丰富天地,领会数学的动人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更好地学习数学.如,黄金分割、哥德巴赫猜想、多阶幻方、巧拿火柴棒等的渗透,总能给学生以吸引,让学生感觉心旷神怡,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数学由“怕”转化为“爱”,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習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注重祖国光辉数学史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悠久的光辉数学史.在古代,中国数学的繁荣时期最为长久,中国现代、当代的数学成就也很是辉煌.而现在初中数学教材里面所讲的大部分都是外国的数学成就,对我国在数学上的贡献及成就提及不多.那么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可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渗透我国数学史,使教学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数学史上的辉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可介绍《周髀算经》卷上记载西周开国时期周公与大夫就开始讨论过勾股测量,且有了勾股特例“勾广三,股修四,行隅五”,且在公元前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就证明了勾股定理.在讲解有关圆周率时,可渗透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有关“割圆术”的历史,刘徽早在公元3世纪就提出,且一再声明“此率尚微少”,可算是中算史上第一位建立可靠的理论来推算圆周率的数学家.另外,也可渗透一些近现代数学发展史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都可以在课堂中加以渗透,可让学生顿时产生民族自豪感,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三、渗透有关数学知识背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目前使用的数学教材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一般按定义,定理,证明,例题,练习的顺序进行编排.在引入时,很多也仅仅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的实例,而对数学知识的由来背景以及创造过程介绍得很少,同时相对失去了天然、顺理成章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若只会从教材入手,则很难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由来的一系列自然的创造过程,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正确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有关数学知识背景的数学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有关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自然的创造过程,让学生体会一种鲜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例如,在介绍实数时,可以渗透与无理数产生背景相关的数学史,让学生领会到无理数其实是在有理数“不够用”的情况下必须定义的另一类数,也很好地体会无理数其实也就是对有理数的扩充,它和有理数一起将数域推广到实数域.在介绍函数时,也可适当地渗透些有关函数概念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数学史.这样通过课堂上这一类知识背景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真正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四、渗透数学史于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在学校学习不单纯只是课堂学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际也是他们娱乐与学习的好方式.数学教育也是如此,在课外活动中学习有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数学教育中数学史的渗透当然也不光靠课堂上,课外数学史的渗透亦是多样的、精彩的,且更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馆阅读与数学史有关的书籍,让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可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在班级或年级进行数学史知识竞赛;也可让学生出几期有关数学史的黑板报等.通过这样一些课外活动,营造出了解数学史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对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总之,通过这些数学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爱上数学.而在数学史的渗透中,我们必须掌握好一个“度”,切勿为了讲数学史而讲数学史,毕竟数学知识的学习才是课堂重点,要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渗透数学史的课堂必将令我们的学生更加喜爱,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会更加精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