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四重维度
范文

     王光明

    摘 要: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整体性工程,需要多方位发力、统筹推进。从理论维度看,要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力量;从实践维度看,要坚持赓续传统和善于创新相统一,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时俱进;从目标维度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涤除消极庸俗的政治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从价值维度看,党内政治文化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又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逻辑中发挥着价值支撑作用。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价值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目标维度

    一、理论维度: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力量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4],深刻阐明了其理论指导、概念内涵、框架结构和鲜明特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筑牢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既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内容谱系,又反映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深邃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必须遵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在有机融通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国外政党政治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培厚和拓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力量、理论源泉。

    第一,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筑牢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既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型政党,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中汲取有益滋养和历史智慧。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5]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讲仁爱、崇正义的价值理念,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的道德追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政治思想。儒家的德治礼范、举贤用贤的为政之道,墨家的兼爱互利、尚同尚贤的政治观,道家的贵德守道、因循自然的价值观念以及法家事断于法、尊崇法治的治理理念等,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确证。新时代以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浸润滋养党内政治文化,要处理好古与今、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通过赋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协调,适应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实践需求。

    第二,弘扬革命文化,夯实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革命文化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书写的红色篇章。从理论内涵看,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进行革命实践的伟大精神创造,传承和升华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等人文精神,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从价值功能看,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抵御外侮、战胜反动势力,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动力。从理论形态看,革命文化具体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人民至上、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等具体的文化样态。一言以蔽之,革命文化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形态,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风范和精神面貌,是新时代确保共产党人红色基因永不变质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意见》强调,“发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3],是新时代涵育党内政治文化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既是永葆党的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引领,确保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的“压舱石”,也是浸润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的关键之举,旨在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统揽“四个伟大”的实践进程中的伟大精神创造,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扎根中国大地和鲜明的人民立场,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特质,促成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价值、汇聚了中国力量,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气、汇聚力量,使党员干部自觉成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者、培育者和践行者,将社会“正能量”不断融入政党政治实践之中,培育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进而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第四,借鉴反思国外政党政治文化,拓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源泉。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强调,要探索构建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借鉴汲取国外政党治理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借鉴吸收先进的政党政治文化。现代政党制度肇始于17世纪的欧洲。在数百年的历史积淀中,欧美的一些政党累积、型塑了多元的政党政治文化,能够为新时代涵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诸如,英国工党立足社会各阶层利益制定党的政策主张,有序可控地发展党内民主;德国社民党不断革新自身的理论和组织机制,重视党员主体和基层组织作用、渐进调整党的组织运作方式,不断推动政党的现代化,等等。另一方面,批判反思落后的政党政治文化。殷鉴不远,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和苏联的一批马克思主义政党先后丧失政权,走向衰落,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归根结底,就在于这些政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在党内出现了极端民主化、个人主义和特权主义等不良政治文化,导致它们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实践维度:赓续传统和善于创新相统一,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任何政治文化都是现实性与历史继承性的结合[6]263,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坚持赓续传统和立足现实相统一的内在逻辑理路。这就要求在总结继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眼新时代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强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管党治党实践同发展、共进步。

    第一,承继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历史是最好的老师。”[7]266善于学习研究党史国史并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力量,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所在,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营养剂”、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党内政治文化孕育和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绝不是一座“飞来峰”。自红船起航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精神堤坝,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注重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特征,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8]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旨在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注重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涵养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为民务实的价值观。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反复强调“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9]342,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培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9]343,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制度建设作为管党治党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策,“推动党的建设由注重'政治号召'转向加强制度建设”[10],高度重视发挥党内法规制度的治理效能,切实防止制度空转、条文虚置,为涵养党内政治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第二,创新培育党内政治文化的路径方法。创新思维是与时俱进、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的科学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1]198,为新时代深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直面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以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培厚正气充盈党内政治文化的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和涵养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与政治灵魂;加大党内法规执行力度,健全党内法规执行机制,将党的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匡正选人用人导向,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推动管党治党实现深刻变革,型塑了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二是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创新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理念。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精神标识,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以德治党的实质,就是发挥道德观念滋润人心,以及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实现了党内法规与党内政治文化内在贯通、一体建设的全新格局,创新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理念。三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11]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时发力、同向发力作为立党管党治党的独特优势,抓住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既为涵养党内政治文化固本培元,也是提高党内政治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党相继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都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实践,实现了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创新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机制。与此同时,我们党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将党内法规制度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管党治党的重要遵循,切实发挥党内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推动制度治党常态化、长效化[12],为涵养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及保障其价值功能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根基。

    第三,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时俱进。“政治文化的发展不是机械的,而是能动的,它是在与社会不断交互作用中发展和变化的。”[6]367党内政治文化贯穿于管党治党的全过程,并非一成不变的“概念”和“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体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这就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与管党治党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治理由“治污”转向“清源”、治标迈向治本,培厚了正气充盈党内政治文化的土壤。另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是管党治党的重要精神引领。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利于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反之,如果党内政治文化滞后于管党治党的现实需求,则会成为影响党的建设的“中梗阻”。直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的现实问题,以及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不良政治文化,要始终坚持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强化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三、目标维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2]26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也为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法论指导。以问题导向观照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要正视其中存在的問题,列出“负面清单”,又要善于解决问题,作出“正面规范”,并在“破”“立”结合中厚植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一,坚决抵制和涤除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正视和解决党内存在的政治理想淡化、政治价值扭曲、政治品格庸俗等现实问题及其滋生的不良政治文化。庸俗政治文化主要表現为:一是腐朽文化。由于历史惯性的影响,家长制、官本位等封建腐朽思想仍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和消踪匿迹,滋生了特权意识、家长心态、官僚习气等“病态”文化,衍生了“不信马列信鬼神”“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等不良现象。二是庸俗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激荡,不同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加之长期执政使某些党员干部忧患意识衰减,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潜规则”、厚黑文化、奢靡之风等庸俗文化涌入党内。庸俗文化及其衍生品败坏党的作风、损害党的形象、动摇党的群众基础,严重侵蚀了党内政治文化。三是不良政治文化。封建腐朽文化和庸俗文化在党内相互交织,形成了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的不良政治文化。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从内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13]少数领导干部无视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存在“七个有之”的政治问题,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动摇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针对以上庸俗腐朽文化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要坚持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发挥“大熔炉”和“净化器”的作用,根除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及其滋生的温床。

    第二,确立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我们党关于价值的本质、各种价值关系以及价值意识本质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态度的总和[14],彰显了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精神追求,处于党内政治文化结构体系的核心层次。习近平强调,“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1]181确立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是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一是集中展现了党的政治本色。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价值观是党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彰显了政党风气和精神内核,承载着政党使命和价值追求,是立党的精神根基。二是彰显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便正气充盈、充满正能量;反之,党内政治文化便消极落后、庸俗腐朽。“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7]168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无德不强。倡导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为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固本培元,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方能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第三,在“破”“立”并举中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任何社会和政治的发展,都需要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6]348同样,对于一个政党而言,也需要构建、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进而发挥其对政党发展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凝聚作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在涤除不良政治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实现“破”“立”结合、双管齐下,深化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要充分反映党的性质,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人民立场、回应人民关切、满足人民诉求,使党内政治文化成为共产党员凝神聚气的重要精神标识。二是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根本任务。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永葆党的政治本色的根本政治任务。党内政治文化是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精神境界的“营养剂”,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价值导引,为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强基固本。三是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目标指向。党内政治文化是规范政治生活的重要利器、涵养政治生态的关键抓手、加强党的建设的价值导引,形成了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精神纽带,凝聚出推进党的建设的磅礴伟力,为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系统性工程提供了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四、价值维度: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事关党执政兴国的战略大局

    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其所肩负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党的建设必须与国家建设有机统一”[15]。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轴,在建构和发展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独特精神标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精神滋养和文化支撑作用,在以“政党—社会—国家”为核心构成要素的政治生态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党内政治文化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又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逻辑中发挥着价值支撑作用。

    第一,政党层面:党内政治文化筑牢了建设“伟大工程”的价值根基。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能够为政党成长提供成熟的价值标准和逻辑框架[16]324,是决定一个政党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攸关政党的兴衰成败。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形象塑造、政治教化、激励约束、凝聚引领的重要价值功能[17],在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系统性工程中发挥着价值引领和基础支撑作用,筑牢了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181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三者内在贯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关键抓手和重要着力点。

    一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凝聚着政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诉求,是体现政党政治活动总和的文化样态,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引领和规范着党内政治生活。一方面,决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含金量”。党内政治生活是由政党政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内容和规范及其环境等多重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党内政治文化在党内政治生活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精神引领和文化支撑。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党内政治文化先进健康,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反之,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性、严肃性便会大打折扣。例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新时代党员干部严格家风家教、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和根本要求,明晰了党内政治文化在党内政治生活运行过程中的价值功能。另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是在政党政治实践中生成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涵养党员党性、强化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实践基础和重要场域。脱离了这一平台,党内政治文化就丧失了生成空间和实践场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以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引领、规范和导向,确保党内政治生活切实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和型塑政治生态的“净化器”。

    二是浸润滋养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态是政党长期在其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治环境与整体状态,反映了政党内部政治运行的总体形态,其发展演化受到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意见》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浸润滋养。”[3]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是型塑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载体,在党内政治生态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导引作用。实践证明,党内政治文化正气充盈、先进健康,党内政治生态便山清水秀、风清气正;反之,消极落后的党内政治文化便会侵蚀党的政治肌体,成为恶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直面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相结合,创新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培育路径,培厚了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土壤。

    三是引领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居于统领地位。规范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价值导引作用,指向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规范和精神内核,抓住了新时代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和重点。以正气充盈的政治文化引领党的政治建设,是新时代贯彻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应有之义和现实需求,旨在形成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精神纽带,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提供精神指引和重要保障。

    第二,社会层面:党内政治文化明确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具有明确政治方向的组织文化形态,“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对独立的发展能力,逐渐形成对社会的渗透趋势”[16]297,是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风向标”和“指明灯”。

    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价值导向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底色,是促成其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根本保证。党内政治文化作为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样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先进性,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正向激励”,引领、示范和匡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方向指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缺少了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和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便会迷失前进方向,丧失“先进”特质。

    另一方面,实现党内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是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党内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就是推动其辐射范围由党内延伸到社会生活全部领域,使之得以维持、传播和创造,并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同的过程。新时代深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能只在党内闭路循环,要善于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反思国外政党政治文化,进而实现党内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良性互动。党内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实现了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对接、对流与对话[18],是持续将新时代元素融入自身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是推动其与时俱进、防止“内卷化”的重要保障。这一过程既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党内政治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凝聚出党和人民群众的“同心圆”,又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方向指引,是确保党内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现实途径。

    第三,国家层面:党内政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关键抓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

    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40-41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在政党政治实践中的高度凝结和集中体现,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范畴,具有精神引领和文化滋养的价值功能。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地浸润和滋养着全党、全社会,既是凝聚党内共识、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关键抓手,又是引导社会成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高政治认同的重要保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之举和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强化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航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舵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定,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障。党内政治文化是规范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治本色的关键所在,在筑牢黨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价值根基的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2-28(01).

    [4]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431.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1).

    [6]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094.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刘先春,王光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J].中州学刊,2018(10) ∶ 1-5.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 94.

    [12]刘先春,王光明.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价值、逻辑和路径[J].理论探讨,2019(5) ∶ 149-154.

    [13]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1-05(01).

    [14]李斌雄.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13.

    [15]林尚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建设[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15.

    [16]王韶兴.政党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17]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J].党建研究,2018(6) ∶ 47-50.

    [18]方世南.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全民认同度研究[J].理论探索,2017(5) ∶ 77-81.

    【责任编辑:雨 蕙】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