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探索 |
范文 | 丛珊珊 【摘 要】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先进份子,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下大学生党员存在着思想上较为浮躁、信念上不够坚定、理论上比较薄弱、行为上比较散漫等问题,本文从相应角度探索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以满足优化党员队伍的需要,促进党的队伍建设的完善,保障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D26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4-0046-02 一、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党员思想、政治、作风、组织、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上、表现在高尚的道德和纯洁的思想意识,表现在具有坚定的党的理念和高度组织性以及纪律性。党性修养要求党员自觉按照党性原则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不断地促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它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政治修养、思想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科学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内容。青年一代的党性具有时代紧迫感、形势危机感、历史责任感、民族使命感等特征,提高党性修养是大学生党员的必修课,它是履行党员义务、做合格党员的重要条件,也是把自己自觉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发展要求。 (一)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有序、繁荣和谐 社会的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有力推动,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提高整体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凝聚力、提高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这能够增强青年党员承担历史使命的能力、创造价值的能力、统筹发展的能力,把青年党员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 (二)有利于高校教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党性的培养,加强学生党性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党员党性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当下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把青年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是为社会造福、为人民谋利、为教育增辉的重要举措。 (三)有利于学生自身坚定信念、严格自律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成多元文化入侵,多重思想碰撞的意识形态格局,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能够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自律自省、自尊自强优良品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有本领的高素质党员。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缺失现状 大多数的大学生党员能够在组织的关怀教育以及细心培养下,为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而不断的加强学习、自我锻炼,努力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和素质提升,但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意识较为浮躁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潮流,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金钱至上论、历史虚无主义等腐朽思想也趁机大行其道,在高校当中体现的也较为明显,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浮躁,受不了寂寞、耐不住贫穷、忍不了孤独,少数学生党员走上歧途,学生党员工作不负责、推卸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大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不利于党员队伍的建设,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方面的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二)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部分学生党员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上有崇洋媚外的表现,认为国外的政治制度与执政理念是先进的,而我国的制度的落后的,有的学生党员对党的执政方针、思想路线、组织纪律、作风宗旨产生了一定的质疑。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就不能坚定地执行党的政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正是党性不强导致部分学生党员信念不够坚定,致使个人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泛滥,有些学生党员的生活存在着庸俗化的倾向。 (三)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内容单一、学习主动性不强等原因导致一些学生党员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不够牢固,创新的能力欠缺,对党的工作满足于求稳来按部就班,导致学校党内工作出现本本主义和机械化的倾向;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强,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不统一,党性的锻炼不到位,党性修养不高,限制了学生党员的發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行为实践比较散漫 一是部分学生党员较为散漫,缺乏学习和生活上的坚强斗志和毅力,存在畏难情绪,面对困难畏缩不前,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过于计较个人得失,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削弱了党组织的威信。二是一些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性不强,党内工作懈怠拖杳,学习和生活思想松弛,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创新性弱,缺少前进的动力和激情,不按时缴纳党费,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坚持党性原则,坚守党性理念,对全体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路径选择 (一)优化学习内容,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修养 提高政治修养是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基本保障,要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就是要注重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 1.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重要精神。大学生党员对于党章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党课上,要加强大学生政治素养首先在我党召开重要会议时,例如十九大召开时,高校党委或学院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党员学习新《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我党的历次全会精神等文件,让学生在学习文件中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员对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不盲从、不激进和不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坚决拥护党的方针和路线,认清时代发展,把握时代机遇。 2.鼓励大学生党员参加党内学习和生活。学院党委应设立大学生党员支部及党员培训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并建立大学生党员思想工作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级干部培训,把党内学习生活纳入到“每月一课”“每月一学”范畴,形成党建和党内学习生活的定期化、常态化。学生党员要时刻牢记责任意识,认真配合学校党委开展工作,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 (二)加强进行党性教育,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 党性教育是提高党性修养的前提。习近平指出,党性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是帮助广大干部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因此,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保持党内纯洁、坚定政治信念的重要保证。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必须加强党性教育。 1.坚定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是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坚定政治信仰,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没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就不可能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重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更应该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仰,为实现中国梦做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2.弘扬和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在建立之初就已确立的宗旨。因此,大学生党员在學习和工作中更应该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并在实际工作学习中积极践行。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大学生党员要努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壮烈的革命斗争影响下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升华自身的党性修养。高校应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党史、红色文化等课程的学习,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迹、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组织革命歌曲大联唱等一系列党性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三)采用多种形式,完善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管理 新媒体为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同时也为大学生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新的媒介和手段。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针对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做好学生党支部建设。要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转正等组织工作,利用微信和公众号推送信息等方式组织党支部开展自查评定工作以及结对共建等活动,同时开展加强大学生党组织管理。目前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主要是学生党支部。校党组织或学院党支部可利用微信微博建立大学生党支部。在微信和微博上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指导,随时推送和发布党支部的信息,并定期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考核,并规划考核细则。 总之,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一直是我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党员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年青群体,是党的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邵超,王长春.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路径 ? ?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2]齐艳萍.王新峰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缺失与重塑 ? [J].中国冶金教育,2017,(4). [3]陶祚.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J].法制与社 ? ? 会,2018,(8). [4]周琳.关于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必要性研究[J].课 ? 程教育研究,2018,(30). [责任编辑:马雅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