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范文 | 摘 要: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采用双主体育人的要求,构建体现岗位要求的标准化培养方案,采用双场所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是符合学院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创新就业、实现毕业即就业。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与教学单位紧密结合,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全部由校企双方共建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承担。校方负责选拔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学校导师,主要负责基础理论培养和基本技能培养。企方负责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主要负责企业文化熏陶和岗位技能培养。学校导师要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并取得电梯行业从业资格证;企业导师要具有工程师或中级工以上职称,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并获得校方证书,实现“双导师”团队的“双证化”。企方导师以学校兼职教师身份纳入学校管理体制,校方导师以企业兼职培训讲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身份纳入企业管理体制。到2019年,“双导师”教学团队人员要稳定在12人左右,校企导师比例在1:1左右,副高以上职称以上人员占到30%以上。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总结我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前期订单培养的成功经验,实现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和西继迅达公司的无缝对接,成为我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研究意义 我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是在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梯方向)的基础上成立的。该专业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其中专任教师12人,外聘企业专家3人。该专业拥有实训室2个,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00万元。目前该专业与2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受到企业好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梯方向)专业在2014年与西继迅达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实践,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学徒制办学经验。2014年有13名学生参加专班学习,由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并安排实训场地,专门培训学生的电梯安装、维保等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西继迅达公司就业。在2014年校企双方就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开发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了一定的订单人才培养经验和成果,如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机电专业也选派教师到西继迅达公司顶岗实践。这些经验和成果的获得,为现代学徒制成果的固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6年,在总结前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成功申办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并在当年技能大赛中取得不错成绩;2016年11月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电梯安装技能比赛中,我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取得了河南省三等奖的好成绩。2017年4月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电梯安装技能比赛中,我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也取得了河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2 现代学徒制目标 (1)开展企业调研,编写企业调研报告,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做准备。 (2)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论证及制定工作,开展学徒岗位调研,制定核心课程标准,进行核心课程开发,为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建设做前期准备。 (3)完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建立学徒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4)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站按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继续完善招生招工工作机制并实施,第二批学徒入学,签订三(四)方协议。 (5)完成核心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 (6)继续完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 (7)建立学徒意外伤害基金,充分完善学徒实习安全保障机,完成管理制度建设。 3 现代学徒制教学关键问题及具体措施 3.1 拟解决问题 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逐渐形成。 具体措施:(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基础上,邀请更多的企业专家参与到专业建设中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形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学常态化。分析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方案的修订;分析电梯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积极为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出谋划策;并加强教学的监督、指导和评价,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2)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互通互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机制,我们从许昌微型电机厂聘请王春生担任兼职教师,主讲机床线路课程;从西继迅达电梯聘请冀飞担任兼职教师,主讲电梯技术课程;从西门子郑州有限公司聘请李晓沛主讲自动化课程;从森源电气有限公司聘请技术人员全面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选派轩建举、王永科、郑栋梁、李莲英、李艳、杜瑞涛、滕俊杰等多名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与企业人员共同研发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真正形成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高水平“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满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带动教师整体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3.2 拟解决问题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專业建设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理论和实战水平,提升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办学水平。 具体措施:(1)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 (2)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按建设方案开展考核性诊改。 (3)加强教学团队中年轻教师的培养。 (4)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5)课程内容与资源库建设。 (6)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7)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标准,按学生学习达标开展过程监控诊改。 3.3 拟解决的问题 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具体措施: (1)教师下企业主动提供技术服务。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服务。 (3)面向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3.4 拟解决问题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建设。 具体措施: (1)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 (2)设置技能大赛实训室。 4 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特色 4.1 校企真正融合,学生学徒双身份成长 开展校企联合,报考我院电梯专业的学生,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由许昌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直接参与,按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面试的形式招录学生(学徒),这些学生(学徒)就相当于该企业的“后备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明确学徒的企业人员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 4.2 探索建立双主体联合培养、一体化培养的长效机制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与许昌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带教教师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和相应实施方案。确定双元主体、教学做合一,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带教教师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5 现代学徒制教学推广应用范围 5.1 在全校推广应用 项目成果先在我校机电专业推广借鉴,进而推广到学校电气类、智能化建筑類、汽车类等其他专业。 5.2 在全省全国推广应用 将项目成果推广到河南省相关专业,也可借助全国电梯职教联盟,对所属高职院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推广介绍经验,促成更多的学校和企业参与和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 6 受益面 (1)受益学生与家庭:受益面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及其家庭。他们毕业后可以直接在西继迅达公司就业,第一年年收入可达40000元以上,可以帮助家庭告别贫困,走向富裕。 (2)受益学校:可以改善学校实验实训的硬件建设,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学校知名度。 (3)受益企业:为企业定期提供人力资源,减轻了企业招录新员工的负担;学校开展的理论教学和初步实训教学减轻了企业在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负担。 (4)受益政府:为许昌电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促进许昌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了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嵩.现代学徒制的推进.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04). [2]赵鹏飞.现代学徒制“广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 [3]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探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