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师生关系 |
范文 | 邹 燕 摘要“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尊重、欣赏包容的。 关键词全纳教育师生关系平等尊重欣赏包容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17-01 一、“全纳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内涵 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全纳教育”理念最初主要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经过10 年的发展,“全纳教育”已经超越了特殊教育的范畴,成了一种全面改革目前普通教育体制的全新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理念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对“全纳教育”内涵的认识,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际社会上,被广泛采纳的是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全纳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主张要促进参与就近入学的文化、课程和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 (一)“全纳教育”主张民主和平等 “全纳教育”指的是全部纳入,无论个体在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文化或种族上存在多大差异或可能的障碍,它都接纳所有的儿童(残疾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一理念认为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是正常的、是普遍存在的。千差万别的个体都是平等的,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全纳教育”体现了一种“来者不拒,爱无差等”的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 (二)“全纳教育”提倡合作参与 “全纳教育”认为, 学校的班级是一个集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有了困难或出现了问题,需要班集体共同合作解决。“全纳教育”主张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长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社区之间都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共同创建一种全纳的氛围。主张学生个人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来,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三)“全纳教育”提倡个性化教学 “全纳教育”观认为,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生理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个性倾向、意志品质、气质类型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因此,教育的实施要关注人、尊重所有人的差异,学校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是要儿童去适应学校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速度和性质的假设。要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优势特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在社会相适应的位置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培养富有个性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社会个体。 二、“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继承了以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全纳教育”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师生关系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尊重的,是悦纳包容的。 (一)“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相互平等尊重的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全纳教育”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学生是一个有感情、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儿童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独立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二)“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相互包容的 “全纳教育”认为个体具有差异性是正常的,师生交往是具有平等地位的两类人相遇, 而不是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的交往。“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此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要乐于吸纳各种类型的求学者, 善待他们,接纳、包容他们,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相信教育具有多元性, 相信人人有才。教师要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在错误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善待学生。 (三)“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欣赏悦纳的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欣赏是个人内心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教师的欣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趣,发现学生身上的局部美,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引导使之不断扩大。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亲近他们,通过言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关注他。利用他们的长处,在班中多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后进生融进班集体,发现自身的价值,消除自卑和对抗的情绪,培养自尊和自信。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使学生悦纳自己。学生欣赏博学多才、充满爱心、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因此教师要在这些方面不断的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文化素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纳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的良好手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悦纳的,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在学校愉悦地健康成长, 在离开学校时学生才能作为一个快乐的人, 一个有用的人, 一个与社会和谐的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