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期刊编辑创新思维在工作中的表现形式
范文

    张江

    摘 要:在期刊的发展中,编辑是重要的人力保障,期刊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编辑的创新思维。为了探究编辑的创新思维在工作中的表现形式,以科技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在明确了创新思维对科技期刊的作用和重要性后,以编务创新、稿件创新和宣传创新三方面为研究典型,论述了创新思维在编辑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方法,得出了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分析认为,创新思维应贯穿于期刊工作的全流程,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办刊水平。

    关键词:期刊编辑;创新思维;稿件;期刊宣传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万众创新被国家摆在了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期刊所强调的创新,一直以来的重点是围绕着所刊登的稿件内容和研究深度开展工作,对期刊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体现创新思维,如何在工作方式方面创新有所忽视。[1]期刊编辑,特别是学术期刊的编辑,是围绕所负责执编的期刊收集稿源、送审稿件后进行稿件加工并最终出版发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事务较为繁琐,需要与作者、专家、读者、以及印刷发行等众多人员和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并在岗位职责范围内研究有关专业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和组稿设想。显然,编辑行业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助力,[2]只有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提升办刊水平,进而为科研事业服务。创新从来都不是空谈口号,需要结合实际,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在我国,各类报刊杂志众多,不同期刊的编辑日常工作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所论述的期刊编辑即特指科技期刊的学术编辑,尤其是各高校学报的学术编辑。

    1 编务创新

    编务的工作就是协助编辑处理编辑部的日常事务,不直接参与组稿审稿等与稿件相关的事宜,一般由于人力资源有限,期刊并不设有专门的编务岗位,是由编辑自行承担,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精力需用在编务上。[3]编务工作颇为繁杂细碎,需要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整理到清晰有序,因此更加需要有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出错。编务工作首先得厘清流程,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从规章制度入手,规范操作流程。

    具体来说,在一篇稿件从投稿到出刊的全流程中,编务事宜在收稿回复作者时即告开始,为方便服务作者,此时应将稿件进行编号。在流程开始阶段,对于有基金项目资助的稿件,需要查验相关的文件和证明,在此步骤中,可构建模板文件以便作者参考提供,可以借助电子文件便于传输并在相关基金网站核查,从而减少因邮寄等手段带来的时间和物质的浪费,同时建立专门的文件夹归档留存。对于已经录用待刊的稿件,一般需要为作者发放录用通知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为优化流程,应当尽量提供电子版文件并通过网络转账等手段为作者服务,另外,为减少与作者沟通中的费时费力,可在投稿模板中列出发票信息和作者通讯地址(快递信息)的样式,这样也可及时开展为作者快递样刊等工作。在与作者的交流中,可借助QQ群等即时通讯软件,在稿件处理的每一步通知作者,及时回应作者关切。

    除了与作者直接沟通的部分,编务工作还涉及内部的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刊物送审等方面。[4]此类事务性工作一般具有时间节点的要求,因此,可梳理每项工作的节点和要求,形成备忘录,借鉴“安全检查表”的形式,以勾选的方式处理每项工作。编务工作在创新的思维模式下,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以新技巧应对。

    2 稿件创新

    稿件是科技期刊的基础,编辑的工作是围绕稿件开展的,[5]科技期刊的创新性也主要由稿件内容来体现,因此,期刊编辑在稿件方面的创新首先要从稿件选择开始。编辑在选择稿件进行刊登出版时,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主动组约稿和自然来稿,两种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区别对待。

    在主动组约稿时,编辑的创新思维可以体现的较为清晰。组约稿的重点在于选题和选择作者,创新在选题策划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在期刊行业早已经过了实践验证。具体来说,编辑进行选题策划,首先应侧重于选题的创新性,这就要求编辑必须紧跟研究热点,熟悉负责领域的最新成果,可以通过经常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以及定期梳理该领域内的科研动态,形成常态化的规章制度。随着选题的完成,在完善审批手续和制度性要求后,紧接着就要“选人”,即寻找合适的撰稿作者。期刊编辑选择撰稿人的活动一般被称为约稿,而约稿对象的选取是成败的关键,因此,编辑需不断拓展新渠道,除了常见的编委推荐、跟踪学术会议、对接科研平台等,还可以依托行业学会、采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寻找优质作者,并对邀约到的稿件试验新型的“单盲”或公开评审机制,为丰富评审手段积累经验。

    针对自然来稿,由于作者和稿件质量参差不齐,编辑在坐等稿件上门前需对作者加以引导。为了便于加工、规范稿件形式以及满足其他学术要求,编辑可以提前尽可能详细地制造相应的“投稿须知”“稿件模板”等文件,以供作者投稿前对应修改,在“投稿须知”中,可列出必要信息的表格,例如发票事宜、邮寄地址、联系电话等。审稿流程的优化创新不仅是编辑的工作职责,也是与作者直接相关因此最受关注的流程,而且随着学术领域不断细分和深入,需要审稿专家在细分后的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学术水平。除了认真选择和甄别,期刊编辑还可以注重培养青年学术骨干为后备的审稿专家,例如,编辑在送外审时将青年骨干作为除规定的专家数量外的附加项,创新性的与青年骨干建立情感和荣誉上的联系,可以为办刊积累可靠的专家资源。此外,初审、外审稿件应及时总结经验,标注高质量审稿专家以及所研究的特色,建立修回稿模板,简化审稿意见;在期刊的装帧设计、稿件的排版印刷中,编辑应树立品牌意识,优化创新纸质期刊的装帧印刷。

    3 宣传创新

    在现今的信息社会,学术信息同样繁杂,虽然期刊的受众即作者和读者属于特定人群,但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众多,期刊同样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隐忧,需要注意宣传方面的创新。宣传是期刊发行中重要的一环,发挥文章的最大价值也是对作者成果的尊重,向读者传播知识也是读者工作的重要部分。[6]具体操作时,期刊编辑不应拘泥于现有的发行和传播渠道,需要利用网络手段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例如,建立作者QQ群、微信群借助即时通信工具与作者沟通交流时,可以推广往期的文章。对于纸质期刊,除了向各作者、图书馆、书店等机构赠阅,仍需要拓宽发售渠道,征得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订阅,创新营销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推送已经取代纸刊赠阅成为期刊的主要推介手段,现阶段各期刊都已经开始了相关工作,但仍有很大的空白可以补充,例如建立定期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往期作者邮件推送机制。此外,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编辑需紧跟最新的出版技术,如HTML阅读、域出版等方式;同时在期刊官网提供历年的文章全文PDF格式全文下载;对于优质作者,可在期刊的封面进行宣传介绍,达到期刊和作者的共赢。

    期刊宣传与学术交流紧密交织,其主要形式就是参加学术会议。[7]期刊编辑在参加会议前应准备充足,不应只关注热点研究方向,还需以展板或者主题报告的形式介绍和宣传期刊。在会场,期刊编辑应分工合作,明确宣传的主次,例如应首先争取作主题报告,其次是会场与学者面对面交流。编辑还应与编委等密切交流,编委一般是本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争取到编委的支持可以使期刊宣传事半功倍。

    4 结语

    期刊编辑的创新思维应结合具体工作内容,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除了上述的编务、稿件和宣传等方面,创新思维还应贯穿于期刊工作的全流程,只有牢固樹立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优化办刊流程和办刊手段,不断提升办刊水平。

    参考文献:

    [1]成方.编辑的精品意识与创新理念[J].晋中学院学报,2019,36(01):106-108.

    [2]戚文艳,秦志峰.对融媒生态下新闻编辑意识创新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9,11(04):92-93.

    [3]刘威.现代文字编辑的素养与能力探究[J].传媒论坛,2018,1(24):75.

    [4]李小丽.大数据时代下学报编辑的能力提升[J].编辑学报,2018,30(S1):181-183.

    [5]张祥合,王丹,程仲基,等.开放办刊、勇于创新、突出特色、精准服务——《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创新发展实践[J].编辑学报,2017,29(S1):114-116.

    [6]王农,郑庆祥,李无双,等.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J].天津科技,2018,45(11):94-96.

    [7]王瑞霞,费理文.编辑的创新能力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性——以《食用菌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7,29(S2):117-1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