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复习课更高效 |
范文 | 蒋慧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笔者了进行两次《中考易混知识点之一——分式》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对比,总结出一节中考高效复习课的几点建议,希望对中考复习的学生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式;复习;高效;学情 2020年6月是中考冲刺的关键时刻,为了更好地打赢中考这场“战役”,学校特地举行了中考复习备考示范课活动,希望我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出让复习课更高效的方法。笔者有幸代表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准备之初,笔者的脑海里立即呈现了《中考易混知识点——分式》这一课题。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如下:1.分式在中考中的地位很高。在近六年的中考中,分式的化简6年6考,分式的应用题6年3考,总分值占了有13分之多。2.学生在做分式的相关计算时,错误率太高。去分母和通分容易混淆,做方程题时忘记检验等。3.分式的概念理解不清。对分式有意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经常弄混淆。在5月底的区一模考试中一个分值4分的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填空题全年级的得分率只有1.97分。究其原因,就是与分式的概念相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区分相关知识点,为了让学生在做分式的相关题目时准确率更高,笔者特地精心地准备了这堂课。6月4日,笔者在本班公开课上上了这节复习课。然而,上完课后的效果却差强人意。1.设计的难度较大,与学情不符。导致学生们做题速度较慢,举手的学生较少,积极性有所影响。2.课堂研讨部分,笔者引导的部分太多,学生自我思考度不够,对题目的掌握不够深刻。3.时间把控不到位,因为前期引入铺垫不够,设置的题目较难,学生做题花费时间较多,致使笔者在讲分式方程这个重难点时时间不够,分析不到位,学生掌握情况不好,信心有所削弱。课后,区教研员、教导处潘主任、九年级备课组三位同仁给笔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经过深刻反思和总结之后,笔者对本课题的整个流程做了全面调整,并于6月11日再次公开上了本课题。下面请允许笔者把本节课变更前后的所思所想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 一、学会改变、与时俱进 主要从设计内容、课堂主体、课堂关注点三方面进行变更。 (一)设计内容变更 1.课堂引入部分由单一化变多样化 将“课前热身”环节变为“真题再现、课堂引入、温故知新”三个环节。 2.课堂主题部分由繁变简 从最开始的研究“分式与二次根式、分式化简与解分式方程、与分式相关的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三个易错点,更改为“分式与二次根式、分式化简与解分式方程”两个易错点。 3.课堂前后加入学情分析 在正式上课前一天进行了10分钟的课前小测,了解学生的学情,并根据学情设置了“课堂引入、课堂检测”两个环节,首尾呼应,便于对比。 4.设计选题上更侧重中考真题 在选题上尽可能的选择中考真题,并把题目的出处公布在题号之前。如:2019年广东中考第18题。 (二)课堂主体变更 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讲练结合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白沙“五步教学法”模式。重视先学后教,自学质疑,合作探究,感悟自得,让学生在自学、对学、群学中巩固提高,自我提升。 (三)课堂关注点更多元化 1.设置课前小测,关注学情分析。2.设置计时器,关注学生解题速度。3.将以前只展示正确答案,改为展示全班大多数同学都有的典型答案。关注除优等生外,学困生和中下层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发展。4.通过课终的课堂检测反馈,关注学生课前和课后的学习效果。5.多表扬、多鼓励,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學习兴趣的培养等。 二、变更后取得的效果 (一)本节课适合本班的学情,难易适中,由浅入深,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1.学生在温故知新环节复习因式分解与最简公分母后再进行本节课的合作探究,更容易上手。2.删除分式方程应用题这个环节后,学生们专攻分式的化简和解分式方程这个重难点,思考的时间更多,做题的正确率更高,自信心也更强。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本节课有学生抢答环节,学生自学、个别回答环节,有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环节。中间穿插有教师展示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上台讲解思路,在台下点评答案、指出对错,小组长拿红笔在教室巡查并帮助其他组员纠正错误等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一节课下来笔者上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开心,知识掌握得也牢固。 (三)课堂关注多元化,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在课前加入“真题再现、课堂引入”学情分析环节,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上课的积极性更高。当宣布上节课小测只有四个人全对时,笔者看见学生们的眼睛是放光的,是充满好奇的。2.练习中注明中考真题的出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通过”课堂引入、课堂检测”两个环节的对比,笔者能更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表扬,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信心大增,老师对课堂的把控更准确。4.限时器的设定,让学生更有紧迫感,有利于让学生养成做题要看速度的好习惯。5.全面关注各个阶层的学生,能使课堂更真实更有效。虽然这课堂没有预设的那么顺畅,但是在生成问题的纠错和改错中,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以了发展。学困生不会无所事事,低头沉默。学优生也充满了激情,不断从错误示范中纠错改错。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同学们互帮互助,学习效果特别好。 三、一堂高效复习课的建议 通过这堂复习课的前后对比,笔者对一堂复习课,特别是中考复习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何让一堂复习课更高效或者更有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建议:把握学情是重点;课前小测定方向;课堂关注多元化;真题检测不可少;前后对比看进步;提高成绩需表扬;信心信念是保障;师生齐力必夺魁。 作为教师,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每年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是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却是千差万别的。我们除了认真研读教材、考纲和考题之外,认真研读学生,研究学情,才是我们上好一堂复习课的关键。当然一堂复习课,除了为学生查漏补缺之外,也应该让学生有以下几方面的提高。如,1.解题速度提高;2.分析问题能力提高;3.自我表现能力提高;4.学习兴趣提高;5.自信心提高。当然还有学习氛围的提高。师生的关系融洽,学生想学、愿意学、喜欢学,学生爱你这个科目,喜欢你这个老师,那么复习的效率一定高。 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课堂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中考每年都在继续,愿我们每一位在中考备考路上的教师,都能大放异彩,把高效课堂留给每一位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