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的影响探讨 |
范文 | 刘佳鑫 徐立新 摘 要:计算机技术是人类世界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起来的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其在各个工作领域当中运用状况大家有目共睹,给各个工作环节的开展都提供了便捷,效率显著提高。而农业作为一项关于民生的基础产业,在这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无疑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现阶段段,计算机技术对农业影响总结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上世纪的50到60年代发展起来的农业广播、电话通信信息化;第二个阶段就是20世纪70到80年代发展起来的农业数据库开发;第三个阶段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当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与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伴随整个人类社会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农业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联系会越来越密切,由此对计算机技术对整个农业的影响进行展望与探讨十分有必要。文中便基于此对有关内容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农业应用;农业管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1-002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A 1 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自上世纪50年代,美国率先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农业领域当中来,其他各个国家也努力将农业向计算机技术这一方面靠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下,我国农业领域当中,计算机技术主要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计算 众所周知,如今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一般都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次甚至千万次,部分巨型计算机可以达到每秒上亿次。如此高计算性能的计算机技术,当然在农业当中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相关从业者节约大量的时间。比如运用计算机计算来对在实际野外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进行较为复杂的代数与矩阵运算、微分与积分运算、甚至一些复杂的统计分析,来实现害虫预报、气象预报等等。传统的气象预报需要同时6万人进行工作,才能基本跟上实际的天气变化,而如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只需要运用特定的数学模型,就能够将有关的气象数据预报出来,从而进行之后的农业决策。 1.2 数值试验 这一功能主要运用在农业种植方案的选取上。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只需要将各项环境、影响指标提前输入到电脑系统程序当中,就能够将最终方案所呈现的结果显示出来,相关工作从业人员,以此电脑数值试验结果作为有关条件来进行方案选择,以便能够使最终所选定的方案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这样计算机技术还常常会运用于最佳施肥方案的选择,即同理,运用计算机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来对化肥在农田中的肥效结果进行预估,从而实现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来选择最适合的施肥方案,达到最终的农业种植效果最优化。 1.3 模拟试验 这一方面与上文提到的数值试验有着部分相似之处,但这一方面更加具有系统性,即这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主要是针对某一明显规定的区域而言,例如一大片农场,提前将农场当中的各项指标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去,当农场的某项指标发生变化时则直接输入到电脑系统当中来,来进行实地模拟,得出可能的结果,从而为所需采取的措施提供参考。 1.4 专家系统 这里的专家系统更像是一个智能的计算机程序系统,这其中包含了与农业相关的各方面的相关的专业知识经验。以计算机作为平台,将这些知识联系捆绑到一起,从而使得各农业相关领域都能够实现这些知识的共享。农业专家系统是一项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工程体系,实时提供农业知识经验的系统平台,其中有来自于作物栽培、植物保护、配方施肥各方面的经验,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领域的关联性和效率性。 1.5 畜牧业应用 纵观当下计算机技术在畜牧业当中的应用,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可大致分为科学计算、生产管理、流程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从畜牧业的角度出发也能够分为遗传育种计算、饲料配方设计、辅助生产管理以及控制生产过程等等。即计算机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影响是多方面的,它能够显著地提高农场主的畜牧方案选择,也能够提升相关畜牧工作人员在日常畜牧养殖当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工作环节的效率。 1.6 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对于任何领域来说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故当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方面应用时,自然也离不开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如此信息资源数据库可以最大程度地把农业上的多种信息整合起来,利于相关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同时也给其他个体农业人员,例如农场主,录入和寻找所需要的农业资源带来了方便。 2 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运用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方面的起步还是比较晚,其中某些环节还是不够成熟,故综合来看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当中的运用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这一点认识不足主要是表现在思想认识方面。我国农业方面很多管理部分都对农业计算机技术存在一个较大认识不足,即对农业计算机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方面普遍不高,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也不会有意识地将信息工作建设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当中来。并且在我国农村很少有农民拥有并且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于此就更别提使用计算机来学习农业生产知识了。至于利用网络来对农产品进行销售则更是少之又少。 2.2 投入不足,农业计算机网络建设发展缓慢 对于各级政府来讲,农业软件的研发是需要资金支持的,然后部分有关政府部门对这农业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总是秉持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致使农业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总是面临资金供应不足的窘境,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业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发展缓慢。 2.3 网上信息重复严重,综合质量不高 诚然,在农业领域当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身上的高度信息化。然而就我国当下的农业计算机技术运用来看,很多地方性网站的建设水平都不够高,网站上所刊登的内容都有许多重复的地方,信息服务水平十分低下。这样的形势之下,农业计算机技术成了一种形式过场,农民无法从中获取收益,故这样的农业计算机信息系统意义是不大的。 2.4 培训滞后 农民普遍来说,文化素质都比较低,故在应用计算机这一较为现代信息化的新技术就很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便需要基层的乡政府、村委会能够定期开展讲座或者培育班,來提升农民对计算机使用的熟练度。然而当下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状况是,为了节约资金或者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将这一方面的培训工作搁置,导致虽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却鲜少有真正地农民对其加以利用。 2.5 信息采集与处理手段比较落后 农业信息同样也需要遵守集成化的选择。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的采集标准化程度都比较低,再加之农业信息采集地点较为松散,这便直接对信息本身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造成了伤害。 结束语 伴随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技术于农业领域的应用会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初步的实践也证明,计算机技术给农业领域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虽然目前我国的农业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必能够推动我国农业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焱,王召巴,杨风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培养(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4):39-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