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化学复习阶段练习的设计与使用策略 |
范文 | 曹年华 摘要:练习是化学复习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科学地进行练习设计与使用呢?文章从复习阶段练习设计的原则和使用策略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练习设计;问题性;针对性;适变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6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19 练习是化学复习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而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和检验。进入复习阶段,各地各类练习蜂拥而至,常常会出现“繁”“难”“偏”现象:繁——题多量大,费时而低效;难——练习难度大,欠缺层次性,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畏难情绪;偏——练习的内容与复习阶段的核心知识背离,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习题的选择和编制,应充分体现习题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功能。注重选择有真实情景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的习题,通过改变问题的情景和呈现方式,来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习题的数量应适当,难度应适中……”。可见,练习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那么,复习阶段如何科学地进行练习设计与使用呢? 一、复习阶段练习设计的原则 1. 问题性原则 设计的练习要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练习设计前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分析现阶段学生知能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1)复习阶段了解问题的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平时教学的经验,预测学生可能会在哪些知能上存在不足;也可以根据复习阶段考试的答题得分率分析,初步找出学生易错的问题点,对错误率较高的,要找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弄清他们解题时的真实想法,准确找出问题的原点。 比如,在复习“金属的活动性”时,用一个化学反应可以证明镁比铜活动性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考查的知识点是“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许多学生答题时写成了“Mg+Cu(OH)2■Mg(OH)2+Cu”,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几乎都能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记忆,但常常忽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条件及使用范围,学生的问题点是不知道这个“化合物”指的是什么?弄清了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设计时就可以侧重编制“金属活动性的应用”这样的习题。 (2)复习阶段常存在的问题 某一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某些能力方面的问题(观察能力:现象、图形、图表的观察与描述等能力;实验能力:对现象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思维能力:对知识、信息进行分解,将之迁移、重组的能力,抽象、归纳、概括、推理、评价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图表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等),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审题、计算等)。 2. 针对性原则 设计的练习侧重想解决哪些主要问题,是巩固基础知识,还是综合性的能力考查?或是要解决非智力因素等问题?应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 (1)专题练习 将近期想解决的学生易错或中考必考的重点设置成专题练习。设计时,要注意精心选择、目标准确、适当拓展。以南通市为例,近三年的中考中均考查了溶解度曲线、除杂试剂与操作的判断、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能点,因此在复习时可以进行“溶解度曲线”、“物质的除杂”、“守恒思想的运用”等专题练习。专题练习是解决学生存在问题的“万金油”,便于形成规律。 (2)题型练习 将本地区常考的一些题型集中训练,有利于提升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镇江市为例,近三年中考均涉及不定项选择、信息、推断、数形结合等题型,这些题型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题型练习。设计时,要注意统筹分类、避免重复、关注范围、突出重点,便于形成方法。 (3)习惯练习 根据学生常常出现的审题习惯、书写习惯、答题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设计一些有小陷阱或有一定阅读量的练习,提醒学生对习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作好标记,并做到审题细心、格式规范、运算准确。通过这样的练习训练,有助于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4)分层练习 根据复习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进行设计,分为培优和补差练习,主要运用于课后。培优练习要有一定难度和思考性,以提高型综合题为宜;补差练习应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如制气、现象、方程式)、简单的计算,以基础型填空题为主。 3. 适变性原则 所谓适变性,一是要适合,二是要变化。 适合指练习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搞好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做到难度适中、难点分散。我们选题时,往往有一种误区,尽可能选择所谓的“好题目”、“新题目”,如果一张练习大多是这类题的堆砌,必然会使整张练习难度大增,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要体现人文关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吃、吃得饱、吃得好。 变化指设计练习时要根据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改变。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层次要求进行磨合、改编练习,对那些认为可用的习题,可保留其背景材料,将问题进行修改,变成能为我所用,能解决存在问题的题目,从而达到复习教学的高效性。 如在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时,涉猎到某中考原题。 (原题)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學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 。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 。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 。 (5)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 。 (改编)保留原题干,问题如下: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SO4)3+ Fe■3FeSO4,该反应类型为 。 (2)步骤Ⅰ中,加入过量的废铁屑,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有气体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进行此操作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所得到的“不溶物”中含两种金属,其成分为 。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钠盐,通过复分解反应能实现其转化,该钠盐的化学式 。 (5)步骤Ⅲ的目的为: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其操作过程为:加入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并洗涤干燥。 与原题相比,改编后的问题更贴切复习的课题,更符合复习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逻辑顺序,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让学生在解题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般方法。 二、复习阶段练习的使用策略 1. 即时训练 为提高练习使用的效率,防止“炒冷饭”,可采用“即时练习、即时反馈、即时讲评”的训练方式。对于一套练习,为了便于操作,在完成时可分为几段进行,具体使用流程为:教师指定学生完成相应分段的题目、教师立即公布正确答案、小组组内交换批阅、针对错误组内讨论、教师适当点评提升。 这种训练方式变传统的“冷轧”为“热铸”,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相批改,有助于快速发现他人和自己存在的问题,相互讨论及時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即时训练是一种高效的练习使用方式,使用该训练方法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参与到学生交流之中。 2. 限时训练 限时训练,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题目。由于教师给予学生完成每段习题的时间都很短,这就逼着学生养成快速审题,精准答题的好习惯,可以训练学生的应试心理,让学生在紧张状态下暴露基础知识存在的欠缺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适用于单项选择题及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练习训练。 3. 回顾训练 学生练习中的易错点、难点,通过一次订正,学生能够理解或掌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慢慢地淡忘,甚至再练习时还会出错。所以可以采用“常回头”的方法,将一个阶段内(根据遗忘规律,以2周为宜)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频题进行简单的变式,重新呈现在一张练习上进行训练,通过不断的刺激,巩固复习效果,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最终内化为能力。 总之,复习阶段的练习设计与使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只有科学系统地进行练习设计与使用,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跳出“题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