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范文

    张彦军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应将农业经济和市场创新进行深度融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要将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作为工作的重点,妥善地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更快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59-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 ? ? 文獻标志码:A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在当前情况下,通过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此,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1? 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经济管理体制落后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农村经济难以实现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近些年来,一些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全新的农业发展需求。

    当前,一些区域的农业经济规模较小,导致农业经济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得农业种植依旧以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为主[1]。与此同时,在某些农村地区,人口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的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而现有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需加强培训与学习,这就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相对落后。

    1.2? 农业基础设施与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就要运用全新的技术设备,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方针,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方案。根据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可知,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依旧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

    在农业基础设备方面,由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较少,使得在农业生产中缺乏相应设备,生产效率也难以提升[2]。

    另外,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尽管国家目前已经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农业技术人才缺乏是造成科技创新水平不足的一个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根据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确保农业实现良好发展。然而在落实具体政策时,却出现了较多问题。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理解不透彻,很难形成统一意见,进而影响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工作人员的能力不同,也会影响工作效率[3]。受到各种传统观念的约束,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

    1.4? 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是制约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地区依旧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的农业建设脱节。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传统的农业经济规模达不到规模化生产的目标,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革新。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改进方法

    2.1? 规范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现阶段,应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全方位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应将乡村振兴理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要优化生产制度。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候,要通过合理的组织,从源头上避免粗放式的农业生产行为,将各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4]。

    2.2?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农业经济最终的发展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进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引领作用,将改善农业基础设备当成头等大事来落实,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为落实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动力和支撑。例如增加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完善农业科技研发需要的水力、电力等基础设施,铺设农机道路与农机配电、输电线路等。引进先进的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5]。

    2.3? 建设管理团队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举措。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让各项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相关管理人员要提高工作效率并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农业经济发展环节发挥的关键作用,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2.4? 加快开展信息化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改革工作的重点。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只有让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构建更加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然后通过信息系统统一整合,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3? 结束语

    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根据我国农业经济的实际特点,在改善管理体制、培养创新性人才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各种新型农业科技项目的落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面对这样全新的发展契机,相关工作人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实现现代科技与农业经济的深度有效结合,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彦妮.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11):186-188.

    [2]赵枫.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9,10(1):160-161.

    [3]赵惠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J].纳税,2019,13(13):219-220.

    [4]胡伟斌,毛迎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18(2):127-130.

    [5]李谷成.解析中国特色农业项目的发展机制与路径——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35(17):2,189.

    (编辑:周宏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