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刘英林 【摘要】语文是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世界观、人生观等培养的启蒙学科。初中语文阶段,语文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以语文部编新版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知识点的获取到语言文化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理解世界和应对社会的能力。本文对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对策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是人类理解世界和应对社会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初中语文作为语文的一个学龄分支,从学科意义上来说已经完全区别于小学单纯性的识字断句的“点型教学”框架,所谓“点型教学”是相较于传授内容中的具体化和针对性而言,而“线型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初中语文阶段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功底、语言表达和情商等,是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的关键,但也因其特殊性而造成一些教学误区。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总结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方面的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如下几点改善对策,以供参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1.教学设计不合理 作为一位新课改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深知教学设计的编写非常重要,它既回答了要教什么又阐明了教学者为什么这么教,相较于传统教案的编写而言,它是教学品质升级的体现。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但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仍然把教学设计当教案来写,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而忽视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特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容易陷入传统的粗放式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方法涵盖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教师教授法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素质,但也容易走入极端:教师以传授者的身份介入,陷入教学经验的重复中,例如,有些教师习惯采用提问教学方法,这就阻断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这种重复式教学经验的误区也导致教师不善于运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把语文知识讲解深入。这样下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另外,针对新课改的需要,一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置学生学习内容和方法而不顾,只是为应用而应用,反而违背了新教程改革的初衷。 3.教学内容比较片面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材料,主要是指教材内容,但又不等于教材内容,是实施教学以达成预期目标的媒介和载体。教学内容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知识和收获价值的信息载体,科学化组织处理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等同在一起,用理性思维解剖文学作品,将优美的文章,讲成一个个单一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应用价值。除此之外,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大部分学生为了上课而上课,最终影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4.教师角色转型不到位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教育教学的进步,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兴起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发生转变,从而对教师这一群体带来巨大冲击。过去,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教育是老师上课传授知识,学生课上听讲课下复习,而今天,教育已经转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需要进行转型。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也存在误区,这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许多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时,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而忽视学龄阶段的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度和理解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所谓教学相长,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定位正确的教师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转变:第一,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提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之外,更注重提高学生多方面知识营养的吸纳,教给学生独立思维和学习的能力;第二,从权威到非权威,教师要从内心意识到每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和分享,进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从蜡烛到灯塔,灯塔的明亮需要经久不衰的电力供应,所以教师还应该树立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质,最终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2.改进教学设计 在新課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与学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科学性。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方面呼唤教师在“教什么”之外,增加“为什么教”“怎么教”“效果如何”等多个层面,具体来说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第一,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结合教材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可将几个单元的写作要点进行整体的梳理,当讲解第三单元的“写人要抓住特点”能重新回顾到前面单元的学习要点,让学生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认识,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探究能力。第二,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比如,当讲到教材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刚好结合到本地的秋季环境,让学生举手发言讲讲自己最喜欢秋天的色彩或故事。第三,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理解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 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被动提问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讲解《纪念白求恩》时,可以结合当下抗击新冠疫情的白衣天使,形成书里书外的知识互动和启发。第二,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将“课件”作为一种教材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形式上的必须。第三,拓展多媒体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微信课堂、抖音教学等等。 4.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对此,一方面要合理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科学地加工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比如,教师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可以深挖文章里面的“孩子”这个点,嵌入课外延伸阅读物《小王子》的讲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5.依据前面所探讨的,首先要视情转变角色定位,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主体,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把时间、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互换角色中理解教师教学的个中艰辛。其次要注重区分调整。不拘泥于固定程式、习惯套路,而是通过沟通,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和兴趣特点来创新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再次要引入融合课外资源,紧密结合最新资讯和教学要求,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之中,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诱导学生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 三、结束语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主体关系。初中语文教学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正视问题所在,走出教学误区。通过更透彻地理解和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结合教学实际,总结经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魏桂香.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分析与研究[J].学生之友,2011. [2]王军红.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吉林教育,2016. [3]刘万胜.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