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建设需破解三大挑战 |
范文 |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三大挑战:“西西合作”、全球产能过剩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西部地区是资源驱动型经济,中部地区是投资驱动型经济,而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向创新型经济过渡。同样,全球经济也可分为这三种类型:主要发达国家是创新驱动型经济,新兴经济体是投资驱动型经济,而发展中国家是资源或要素驱动型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同样,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把中国西部地区推到对外开放前沿,把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放推到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前沿。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两篇文章:把东部创新优势、中部投资优势与西部资源优势合成对外开放新优势;把西方创新优势、新兴大国投资优势、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合成对外合作新优势,以破解“西西合作”即中国西部地区与西方国家合作的难题。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我们目前所处的全球产能过剩的环境。过去十多年,产能过剩是全球性现象。越发达的经济产能过剩越严重,经济越不发达的地方,产能短缺越严重。要解决这一产能过剩现象,我们有三个选项:一是扩大内需,但这样做很难消耗产能;二是增加出口,但这样做可能会引发全球性贸易摩擦甚至货币战。 第三个选项,就是我们能不能通过“一带一路”建立起全球产能的合作。化解全球产能过剩现象,本质上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当前全球产能严重过剩,而“一带一路”沿线严重短缺;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一帶一路”沿线严重短缺;全球经济福利严重过剩,而“一带一路”沿线严重短缺。如果能把严重过剩的产能、流动性和经济福利通过全方位国际合作,转移到严重短缺的“一带一路”沿线,既能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也能使全球实现经济发展。 不过,在化解产能过剩时,如何保障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的产能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上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低于1万美元的国家占三分之二,世情、洲情、国情差异大且复杂多变。要适应这样的发展环境,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采取优势兵力,在对方有明确合作意愿、双方有合作诚意和条件时,聚焦重点来开展合作,取得突破。 二是要加强与全球跨国公司、本地企业合作,实现本地化,形成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这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应对复杂局面非常重要。 三是要做好调查研究和规划合作。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有一个很好模式,就是用不多的项目前期费用做好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规划。这种规划和调查往往对特定国家的国情、商情、民情有认识,对工业、农业、交通、电力、通信也有认识。 四是用好本地华侨华人资源、驻外商务部门和当地中资企业人脉,帮助企业在“走出去”时,增进对当地市场的了解。 作者简介 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