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学会放手,让数学课堂充满惊喜
范文

    者敏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一线教师都在关注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理想课堂成了我的追求目标.在理想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我认为教师必须先学会放手,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交流和体验,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会放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兴趣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引领,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对于一般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能够解决的;有许多问题必须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许多知识只有自己理解、消化了,才能灵活地运用.在遇到问题时,需要留给学生去思考,需要练习,如果没有给学生留有时间,那么你讲得越多越细致,学生反而越迷茫.那么学会放手后,随之而来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能充满惊喜,就像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中提出,新教育也是“信”教育,这里的信是信心,是信任,更是信念.新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之一,就是“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唤醒潜能,激发力量,让孩子走向成功.而相信的第一步,我觉得就是学会放手.

    一、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思考的魅力

    每当我们在讲授一节新课时,往往把课前导入设计的多种多样,担心导入不能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所授内容,而我所说的放手,自主学习,就是放开以前的有目的的精心导入,在课前,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其重难点让学生自己慢慢摸索,畅谈自己的看法与理解.首先,明确本节课内容,我会根据课程内容提前设计好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学教材例题,清楚本课知识点;其次,通过预设问题,引入探究,自我感知重难点;最后,根据学生自学后对本节知识点的把握,和预设问题的研究情况,完成知识目标,并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课堂注入新的动力.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课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周长的意义,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和正方形的边长,并算出周长.这时候,惊喜逐步发生,一名学生说他把四条边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另一名学生立刻说他的方法计算太麻烦,可以给长和宽分别乘2,再相加,于是,大多数学生点头赞同;这时,又一名学生思考说还有更加简单的做法,就是用长与宽的和再乘2,计算更简便,而此种方法一说,部分学生理解不了,纷纷议论这是什么意思,发言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在黑板上用一根铁丝做了演示,其他学生恍然大悟,演示的学生更是满脸的骄傲,这种放手,让学生们充满了成就感,也给数学的课堂注入了生命.

    二、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思想碰撞

    在课堂中,每名学生、每个小组都会分配到学习任务,教师先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从不同角度感知知识的生成,来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主动性,最后留给小组充足的时间,来挖掘小组的智慧灵感,发挥探究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并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对数学课堂进行二次升华.

    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材中把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法放在一起,如果学生按照教材提供的问题进行探究,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情感目标.我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对内容进行了整合,先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图形,然后把他平均分,再给其中的一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再联系生活,自己写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最后根据教师給的分数写上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来.按照这样的思路,学生在完成自己课前小研究后,我发现在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的读写法上,很多学生都已经掌握,根本不需要教师出手,于是就用错例的展示方法,放手让学生评价,明确提醒读法的书写形式.从而,让容易出错的问题,不用教师强调,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解决.最让人发愁的是分数意义的理解,因为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如按以前的方法,孩子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意义,通过放手,让小组内自己合作讨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从图形的平均分画法,到写出的分数,最后到语言的表述,跟语文中的扩句似的,一点一点地完成了难点的突破,当时我真正的觉得放手后,学生们那巨大的潜能让我震惊.尤其,到最后的发现生活中的分数时,学生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其中一名学生引用名人名言说到“天才的百分之一来自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来自汗水”时,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那时的我忽然觉得真的过上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放手,让学生在展示评价中懂得分享

    放手的课堂,处处充满着学生的展示影子和评价的快乐.第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就给他们展示的平台,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都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可以指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只要学生展示,就会有同学进行评价,若展示得精彩,就会得到赞扬,而为评价的其他同学也在展示和评价中,懂得欣赏他们的光彩,分享他们的精妙之处.第二,每当一个小组的学生讲解完以后,教师就适当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进行补充,并鼓励其他组的学生有不同想法可以当堂反驳,甚至全班学生都可以随身参与,潜移默化的渗透注意敢于质疑的精神.第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的形式可以从自评开始,到生生互评;评价的话语从简单的“好”“棒”,到精彩之处的赘述,使学生学会聆听,懂得尊重!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10.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77-18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6:54